「故事」寒山大师:“他真有高深的道行吗?”
接上文:
青云道长给人第一眼印象,确是高风亮节、超凡脱俗,令人对他无限祟敬、无限信赖。
他平时总是打扮得齐齐整整,服饰上从不肯半点马虎,一副仙风道骨的威严形象。
他平时尘帚不离手,符咒不离口,嘴里永远唸唸有词,似乎在唸经诵道。可是当锺离明同他促膝谈心,对论道家学说时,他常常膛目而视,一问三不知。
锺离明把经书中道教较疑难的问题请教他,他更是哑又无言,不知所云。有时只好故弄玄虚地说:“仙家奥秘,不可言传。汝只要悉心读经,无须多言,自然会领悟其中奥妙。”
青云道长早晚必定要打坐两次,说是在修身养性,以登仙境。
锺离明也想学会修行,就请教道长有何要领。他只会闭上眼睛,双手合掌,反反覆覆几句话:“劳宫相对,意守丹田。导引服气,以保元神。”
据青云道长说,每当此时,他就进入如梦似幻的仙境。能看见往事,能预卜未来。生老病死、灾难祸福、妖魔鬼怪、吉凶命运,他额角上那隻“天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他甚至能与神仙谈心,也能和鬼怪对话......
锺离明练功几个月下来,除了觉得神清气爽、舒筋活血,没什么感应。他就请教青云道长,道长这时竟不客气地一挥手说:“早哩!早哩!你道行未到,功底甚浅,怎能有神仙境界?非得像我这样,练上几十年,才会有这些功夫。”
锺离明不禁半信半疑地在心中自问:他真有高深的道行吗?
青云道长的卧房是一幢小楼,楼上楼下有不少房间。大门一关,谁也进不去。
锺离明被青云道长待为上宾,破例可应召进去,同他论道谈经。
他发现青云道长的中厅有一隻大香炉,上面覆有铜盖子。从镂花的空隙,冒出缕缕烟雾,还能看到炉里灼灼红光。
“道长,此为何物?”
“炼丹炉。”
炼丹,是道教一大神仙术。锺离明过去只从书上读过和听人说过,今天终于见到实物。他出言谨慎地询问道:
“道长,丹药真能祛病解痛、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吗?”
“那当然。”青云道长非常肯定地说:“仙丹灵验无比。凡人如服用了仙丹,则可长生不老、羽化成仙,跨鹤乘鱼,遗遥于万物宇宙之间,与天地日月共存。”
“仙丹真有如此灵验?”
“妙药必然神奇。”
锺离明追根刨底想问出个究竟,就很恳切地要求:
“道长,你能不能同我讲述仙丹的原理,传授我炼丹之要术呢?”
青云道长一见锺离明这样穷追不舍,心中产生戒心。他诡异地一笑说:
“此乃仙学之精髓,难以言传。道行不到,莫存妄想,道行深厚,心中自明。到时我自会点拨于你……”
这么一说,锺离明也不便再问下去了,仍是每日读经练气,修身养性。
开头几个月,锺离明为天台山的神奇秀丽风光所陶醉,沉浸在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他不必再为科举去读四书五经了,但吟诗作赋已成为一大爱好,他就又诵一绝或吟诗一首,回来记在纸上。
可能被天台山绮丽风光所感染,他一反在咸阳写的那种愤世嫉俗、关心百姓疾苦的民歌体短诗,而写了不少抒情美丽的山水风景诗。
作品风格迴异于往昔,语言也从五言绝句发展为七言律诗。这反映了他修道读经、游山玩水的闲适飘逸的心境。
北山区是以国清寺为中心的佛教胜地,锺离明碍于自己现在跟着青云道长在学道,不便贸然到国清寺去,就先去西南方向的山区寻幽探胜。
现在,锺离明已经对天台山全貌和地形熟悉了,用不着其他人作向导,可一个人自在地游览。
从天台县城向西南方向行约七十里,循小径沿溪向前,就进入人迹罕至的山区。只见大石磊磊,环山列翠,如入桃源仙境。山润流水如风吹环珮叮叮淙淙,群峰合抱,景色清幽。
越向里走,景色越奇。巨岩峭立,纵横数里,石状幽怪,望之如兽,或似巨伞灵芝,或似狮象犬马,或什庆都不像也什么都像,移步换景,意趣无穷。
进人了这个山谷败地,确如进人另一个世界。
这儿连一个人也碰不到,只有头顶青天飘浮的白云、脚下山独流动的鸣泉,千年不变的巨石、和绿如绒毯的芳草。
吼啾啁啭的是林间跳动的鸟儿,沙沙作响的是轻风拂动的松涛。锺离明几次滑倒在路上,站起来一看,没有下过雨,头上也没沾上水,为何如此滑溜?原来青苔太厚了,从未被人践踏,所以行走在这上面就感到非常光滑。
最后,在山崖壁之下,锺离明看到一个很大的岩洞。
高五丈,宽十六丈,深约二十六丈,像一座天然房舍,冬暖夏凉,深广幽奇。
洞口,石壁高数十丈,鬼斧神工,凌虚而出。洞前,有数座大岩石,并峙排列山前。上面还有一块桥一般的岩石积架于上,筑成一座桥。
山洞左侧,严壁奇险,如同斧创,上有“寒岩”两个大字。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