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和合二仙”
接上篇:
寒山与拾得终于相见了,面对面站立在一起。拾得连忙把荷花献给寒山,寒山正好手中有个化缘的素斋匣子,就用匣子来接。
鲜艳的荷花正在绽放,每一瓣都泛出红光,在灿烂的阳光下,这红荷,这宝匣,正是寒山、拾得真挚情谊的最好象徵。
寒山与拾得双手相执,手拉手地在蓝天下、绿野上又唱又跳起来,团团地打转。
这情景被田野上的农夫看到了,也朝他们不住欢呼、扬手。
“走!快到寺庙去。”
两个人就一个手执荷花、一个手捧宝匣,向前方走去。
路过枫桥桥头,正好一户人家在办喜事,张灯结綵,鼓乐喧天,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寒山、拾得正从门又经过,有人高声喊了起来:“大和尚来贺喜了!”
于是,鼓乐齐鸣,唢呐高奏,主人和宾客一齐涌出门来。主人拖住了寒山拾得,热情地邀请:“师父,赏个光吧!快请进屋。”
寒山、拾得淬不及防,只好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点点头同意,跟着主人进了屋。
只见厅堂中挂满喜幛,大红的龙凤花烛在明晃晃燃烧,照得婚礼一片喜气洋洋。
新郎新娘已站在历堂正中,一条丝褶把两人连在一起。新娘虽技着红罗帕迁住一张脸,
但从凤冠霞披和大红喜服石榴裙中,仍能看出绰约风姿。
赞礼生在高唱: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随着赞礼生“拜—升”的喊声,新郎新娘一应如仪,颇有大家风范。赢得全场声声喝彩,齐夸郎才女貌,是天作之台的一对佳偶,是美满幸福的鸳鸯。
做长的都把事先准备好的礼金、首饰一一赠给新郎新娘。
“寒山师兄,我们送点什么呢?”拾得推推寒山的手肘,悄悄地问道,“总不能来喝人家的喜酒,一点心意也不表示一下啊!”
“不打紧。”寒山胸有成竹地说。“出家人贺喜不在于钱财,在于心意。我们把这荷花和宝匣送给新郎新娘,祝他们花好月圆、白头到老怎么样?”
“这主意太妙了!”拾得高兴得阖不拢嘴,笑个不停。
两个人就来到新郎新娘面前,一个拿荷花,一个捧宝匣,把两件礼物赠给了新婚佳人。每人还笑嘻嘻地各说了一句祝词。
寒山说:“祝新婚伉俪和乐美满、琴瑟和鸣。”
拾得说:“祝新婚佳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么一来,赢得满堂笑声和喝彩。鼓乐声敌得震耳欲聋,几乎要把喜堂抬起来了。
“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有人叫了起来。
“和合二仙!和合二仙……”全场也同声欢呼。
和合二仙的名称一下传开了。在场有个乡村盖师,就依照寒山拾得画了幅“和合二仙”图。用木版刻好,彩印发行,广为流传。
从此,凡是结婚喜庆,或者新年春节,都要张贴“和合二仙”年画,以祈求年年如意,岁岁吉祥,新婚夫妻更希望和谐美满,永远幸福。
寒山拾得从此出门就边笑边唱一首《和合歌》。
“呵呵呵—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双欢颜。为人烦恼终无济,大道还生欢喜间。国能欢喜君臣合,欢喜定中父子联。手足多欢树茂,夫妻能喜琴瑟贤。主宾何在堪无喜,上下情欢分愈严……呵呵呵….”
这首《和合歌》很快在枫桥一带传开了。
自从寒山、拾得二人在枫桥相遇以后,真可说是形影相随,朝夕不离。
一起诵经拜佛,一起看病化缘。枫桥一带都知道这对和合二仙,越传越广,越传越神。这样,两人在枫桥过了好几年。
有一年,天时不正,气候反常,阴云密布,乍阴又雨。
闷头雨越下越大,歇歇停停,已经足足下了半个多月。
洪水滔滔,一片汪洋。大水把江河湖海都连在一起了,真是天连水,水连天。寒山、拾得住的那座寺庙,像是一个水围子,成了水乡泽国的一座“孤岛”。
就在雨过天青的早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怪事。
那天清早,总算雨霁天晴。太阳从云层中透出来,把光明和温暖带给人间。洪水也很快退去,田野又恢复了绿油油的生机。被连月阴雨关在屋里的人们,纷纷跑到户外。农夫们到田间操作,开沟排水,老人们到阳光下晒晒太阳。
不要说人们的衣服长出了霉斑,心都要发霉了。
和尚们也走出了寺庙,只见离寺不远的河边,围着不少人在看热闹,寒山、拾得也随兴向河边走去。
原来河埠头的石驳岸边,漂来了一又青铜古钟。这钟也真怪,重达几千斤,非但不沉,还在波浪上一起一伏。
古钟被波涛不断撞到石头上,发出了“噢噢来—”的响声,像有人在钟内歌唱。这钟声清脆悦耳,听了令人神往。
乡亲见寒山、拾得来到,就关切地问:“师父,这钟是你们寺庙里的吧?“
寒山一看连忙说,“我们寺庙里没钟。“
拾得也说:“我们寺庙正好缺一口大钟呢!“
“那就快捞起来,挂到你们寺庙里去吧!“
乡亲们异又同声说,还七嘴八舌议论打捞铜钟的方法。
庙里的老和、小和尚全都闻声赶来了。听说河里漂来一又钟,谁不高兴呢!跑到埠头一看,真是一又上好的古钟。钟身明光澄亮,闪着蓝光,像是涂了一层釉。而且奇怪的是:这古钟钟口朝天,竟是一滴水珠全无。
“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掌,朝天遥拜。“这定是天赐的神钟啊!“
其他和也齐声唸佛,感谢上天为寺庙送来一又神钟。于是,众和尚就七手八脚一起打捞,要把神钟设法搬到岸上来。怎么搬?有人提议用绳子拉。
这个办法好,小和尚跑回庙里把所有绳子全背到河埠头来。寺庙里三十七个和同心协力齐动手,把又粗又牢的麻绳拴在钟钮上,然后大家一起拉。
“嘿唷!嘿唷!“三十七个人的喊声又响又齐,真是有些惊天动地。
可是这钟也怪,任他们怎么拖、怎么拉,它只是在波浪中摇摇晃晃,就是无法拉动。和尚们脸红脖子粗地运足力气,拉呀、拉呀,足足拉了半个时辰。可是任你左拉右拉,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那又古钟却是丝毫不动,像是在河底生了根。
庙里的九十九条粗麻绳、棕绳全拉断了,仍无济于事。古钟仍在河中,不时发出“噢噢来——“的响声,像是在嘲笑大家的无能。
一个个和尚都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几个小和尚累得索性坐到地上,气喘嘘嘘地说:“算了!再拉也拉不动,还是让它在河中吧!“
“看来这钟,老天是故意不给我们寺庙的。”
看见大家这般泄气,拾得却还不死心。他把断绳一拉,说:“我不相信,就是把绳搓成稻草灰,也要把钟拉上来!“
和尚们个个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无不感到失望。听到拾得这么一说,仍然显得没精打彩,牢骚满腹地叽叽咕咕:“我看是吃力不讨好,白费功夫!“
“手臂粗的绳子都拉断了,钟一动也不动。你还有什么办法?“
大家正在议论,有一个人却说:“喂,你听听,那钟传出的是什么声音?”
大家连忙屏息静听。那个人摇摇头说:“我......没听出什么声音来啊!”
“还说没听出什么声音。“那人就向大家点破,“这口钟分明在嘲笑我们:懊恼来—懊恼来...”
原来是因为大家已经洩气,把“噢来”的钟声,听成了“懊恼来”。
寒山听了心里很难受,思潮翻腾,想了很久。最后他决断地说:“钟不上岸,强求不得。那就推开这口古钟吧!”
和尚们听寒山这么一说,都上来帮忙推钟。大家七手八脚折腾了好一阵,那口钟倒又像被铁水铸在石岸上一样,不管花多大力气,仍然丝毫不动,停在河中。
拾得一向是个手脚动快的人,他从河边的竹园里拔了一根连着根的书竹竿,去了枝桠,拿在手里。然后将竹竿一头向岸上一点,身子一纵,“呼—“地一声,人已腾空而起,一眨眼功夫,身体已稳落在古钟里,挺身站着。
“好啊—“和尚们为拾得的腾越功夫喝彩。
拾得这么一跳,如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把古钟冲动了。拾得顿时站立不稳,差点把整个人掀翻到水中去。
“当心!“岸上的人一齐惊喊。
拾得连忙用竹竿稳住身子,谁知竹竿在水中轻轻一撑,古钟就被撑动了,在水面上荡了三荡,就向下游漂去。
拾得再用竹竿在水面划了一下,想把古钟撑回岸边。哪知这竹竿竟成了撑篙,使古钟像小船一般飞速向下游滑去。
这下,可把大家急坏了,连忙跟着古钟在岸上飞快奔跑,嘴里在大声叫嚷:“快回来!快划到岸边来…”
“拾得!快稳住!”寒山也急坏了,拼命边跑边喊:“别用竹竿划了,快把它交给我,我来拉住它…….”
可是说来容易,这又怎么稳得住呀!古钟随着急流很快往下游漂,无法控制住。
拾得想把竹竿伸向岸上,可是毕竟离河岸太远,竹竿无论如何携不到。
“寒山师兄—快救救我啊!”拾得立在钟内大声呼救,他已大惊失色,知道自己处境十分危险。古钟就像被抽急的陀螺,越旋越急、越旋越快,箭一般朝正东方漂去......
“拾得,你别慌!快想想办法把钟停住......”
有什么办法呢?钟又没有脚,四周又没东西可抓。河水是那样急,速度那样快...转眼之间已离岸有一段距离了。
众和大惊失色,有人不禁叹息道:“阿弥陀佛!看来这新来的拾得法师要灭顶了......”
这下急坏了寒山,他使出浑身力气向下游奔去,不住叫唤:“拾得—拾得……”
“寒山—寒山......”
拾得在钟内喊寒山,寒山在岸边喊拾得。两人你一声、我一声,一声连一声喊。直喊到双方都听不到相互的喊声,看不到对方的影子...
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河面上是白茫茫的一片。拾得乘着那口古钟,顺着河水向东漂流而去,一直漂到东海大洋。只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就越过大海,到达了海岛边一个叫萨提的地方。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