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什么,敲钟能传情?”
接上篇:
寒山日夜思念拾得,一天天憔悴衰竭下去,心中一直很焦急,但也想不出一个办法。
一天,庙里来了个蓬首垢面的老和尚,一进山门就大叫大嚷:“我给寒山治病来了——”
众人感到很奇怪,一问他法名,才知是丰干禅师,无不肃然起敬。连忙带他去看寒山。寒山一听丰干禅师来到,犹如服了一剂神药,马上精神抖擞、神清气爽,从床上坐起身来。
“禅师远来,未能相迎,罪甚!”
丰干大笑:“我看你这病也没什么,道友远去,没有人跟你日夕论道,你得了道业的寂寞症了。”
经过丰干这样一说,立即使寒山心田明光透亮,如净化了的天宇。这时,寒山虽然病好了,但他更思念起拾得。
“你在想念拾得吧?“丰干看出了寒山的心思。“他没有死,他在东瀛的一个海上仙岛上。”
“啊—相隔这么远!”寒山失声叫喊出来,感到又兴奋又惋惜。“恐怕这辈子我们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连鱼雁传书也不可能啊!”
“怎么不可能。”丰干神秘地一笑说:“没有鱼雁,但有钟声。可敲钟传情呀!”
“什么,敲钟能传情?”寒山不信地问。
“对!一方敲钟八面音。流水能传声,你在这儿敲钟,通过江河湖海,就能传到东瀛。这样,拾得就能听见。他也就敲钟把他的心意传到这儿来。”
好方法!众和尚一听就连忙请了治匠,仿照那口神钟的模样,铸造了一又相仿的大铜钟,悬挂在高高的钟楼上。
寒山就开始敲响了这口大铜钟,一下、二下、三下……钟声是那样宏亮、深沉,传向四面八方,久久地在天宇回荡......
寒山把对拾得的思念之情全倾注在钟声里,传向遥远的东瀛。
奇迹出现了!远在萨提的拾得听到了钟声,如见寒山其人,如闻寒山其声。他也连忙敲响这口古钟,藉钟声将自己近况告诉寒山…
从此,他们分别在大海的两边,日日敲,月月敲,昼夜敲钟不停。
于是,枫桥的这所寺庙就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寺钟声也成为闻名遐迩的一大佳话。特别每到夜深人静时分,四周的村镇均已进入沉沉梦乡,江河田野一片静悄悄。这时,姑苏江上的夜航船到达枫桥码头,旅客们纷纷下船。每当此时,寺庙内结束晚课,钟楼上响起钟声:“噹—噹——”
这巨大的铜钟,发出的钟声是那样低沉、雄浑,可传得老远、老远……
方圆几十里,均可听到寒山寺的晚钟。这钟声,使四乡的百姓睡梦都格外香甜,似乎每记锺响都带来幸福和希望。夜航登岸的旅客听到钟声,也有一种平安吉祥之感,踏上栏桥河岸,犹如回到家了。
尤其到了秋冬时分,寒风清冽,银霜满地,月朦胧,乌朦胧,这钟声更能给人有一种温馨与安宁,也能唤起旅思和乡愁。唐代诗人张继就写下了千古绝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离开姑苏寒山寺后,仍旧回到天台山寒岩。从此,他就在寒岩修身养心,参悟禅宗的真谛。
光阴悠悠,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寒山在山中餐以野菓,饮以泉露,虽然头髮已白,但心胸却浩渺如天宇。任日月星辰在眼前闪过,世事变幻如白云苍狗,他独坐寒岩畅然不动。
除参禅外,他有空就写诗。把几十年对世事的观察、对人生的感受,用诗记录下来。每有所得,就随手写在石洞岩壁上。
这么一来,几十年其人们竟不知天台山深处,有寒山子这庆一位诗僧在默兽地潜修。人们不知其姓氏,更不详其生平。
因为寒严深邃,山高林密,当暑也有雪,更不要说严冬腊月了。唐咸通十二年,毘陵道士李褐,性褊急,好凌悔人。仗着众多穷苦百姓常要找他求道问仙、治病解难,养成一副盛气凌人、唯我独尊的架势。
一天,彤云密布,天色阴霾,朔风怒号。李褐正在道观里生着旺旺的火盆,在火上熬参汤喝,以补身子。陶罐在火苗上丝丝喷出热气,冒出铁缕人参的芳香,整个室内瀰漫着氢之气,温暖如春。
这时,门外响起一个幽幽的声音,向他殷切恳求:“道长,给点吃的吧!”
李褐回过头往门外一看,只见寒风中抖索索立着一个贫士,手拿着一隻破鉢头向他乞讨。此人衣衫十分单薄、褴褛,快要在冷风中冻僵了,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我这儿没什么可吃的。”李褐一又回绝。“你上别处讨去。”
这贫士不肯走开,双眼望着红艳艳的火苗和喷吐热气的陶罐指着罐子说:“这罐子里……不是煮着东西吗?能不能……”
李褐一听就火冒三丈,立即双眼圆睁,大声叱责:“想得倒好!这罐里的东西,你消受得起吗?眞是不识好歹!滚!滚!再不走我要喊人用棍子赶你走了。”
李褐站起来,气势汹汹,大有动武的架势。这个贫士眨眨眼睛,只好可怜巴巴地走了。
明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