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寒山大师: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时间:2024-08-26

「故事」寒山大师: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接上篇:

闾丘胤细细回想寒山的长相、说话和性格,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往事如闪电般在他心中亮起,他失声地喊叫了起来:“是他!肯定是他!”

“大人,你说的他是谁?”

“他是我的老朋友。”

“不,不可能。”道翘法师说:“寒山在这儿至少五、六十年了,太守刚从京城来赤城,怎么会是您的老朋友呢?不会的。”

“肯定是。”闾丘胤显得十分有把握。“这个叫寒山的和尚是从哪里来的?家乡在何处?”

“这个……我也不知道。”道翘如实禀告。

“他是不是从北方来到天台山做和尚?家乡是陝西咸阳?”

“他是陝西威阳人氏?”道翘法师沉吟了一下说:“这倒有可能,国清寺里的人都相传他是北方来的和尚,讲话口音同我们这儿的很不相同。听说他二、三十年前回过北方家乡一次,家中已没有什么人了……”

“那肯定是他无疑!”闾丘胤动情地说:“我年轻时候的同窗学友。”

“这疯和尚还是太守的同窗学友?”道翘也感到好生奇怪。

“对!”闾丘胤感慨地说:“当年他是少年俊逸,才气横溢,熟读四书五经,又善作赋吟诗,可谓文武双全。只因考场失意,家道变故,他才一气之下离开家乡,到南方做了和尚….没想到六十年后,却在道国清寺重见了。”

闾丘胤边说边走,已走出了国清寺大门。他站在小桥之上,望着淡淡夕阳,似在轻声呼唤:

“锺离兄,我们虽得在此相见,也是人生一种缘分。你又为什么突然离去呢?难道一点也没认出我来吗?还是你已忘记当年的老友呢?”

寒山难道没认出闾丘胤吗?不,一见面,他就认出来了。他今天之所以来国清寺,也就是想同老友会一会面。

闾丘胤虽然也已银髮皤然,老态龙锺,因长时间当官养成了一副颐指气使的神态,但寒山还是从他身上看出年轻时候那种风流倜党的英姿。

他没和闾丘胤相认,不光是因为他俩现在境遇截然不同,凡俗不同流,相认以后又怎么样呢?分别以后的六十年岁月能一下说得清吗?说不清不如不说,不如将往事长埋在心底。

但是,寒山同闾丘胤见面后也是感慨万千,心潮难平。

他回到寒岩石洞后,久久地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故事」寒山大师: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人在山林坐,星斗身边移。

六十多年岁月,如电光石火在心胸闪过。此时,回首平生事,的确像重读一本旧书,每一页都能领会三昧。人只有到老年,才能回顾生平的道路是如何走过来。

从国清寺同闾丘胤相见回来后,寒山写了一首长诗,这是他平生写得最长的一首诗。过去,他大都写一些五言绝句或五律,七律都很少写。这次一气呵成这首七言长诗,可谓是平生的一次总结了。

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若人何乡何姓氏,隋末唐初豪杰氏。

屠龙技痒无所施,东守西征徙万里。

天厌荒遥羖羟君,大地山河移姓李。

满眼清贤登庙堂,书生分合山林死。

谒来寒山三十年,不堪回首红尘市。

游戏千岩万水间,驾言足蹑龟毛展。

不饥不採山中薇,渴来只饮山中水。

拟将大筏渡迷津,咳唾烟云生笔底。

银鈎洒洒落岩阿,至今护守烦山鬼。

世无相马九方皐,但从肥瘦求形似。

诗成衆又浪雌黄,往往视之为下俚。

寥寥千载无人知,知偶逢知惟如此。

知与不知于何乎,此其所以寒山子。

写完,把笔一掷。这晚他坐在清风明月的山崖,听于沟与流泉的吟唱,观碧海青天星月,伴夜鸟秋虫的啷啾,一直到曙色鲜露的天明。

「故事」寒山大师: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闾丘胤在国清寺碰了一鼻子灰后,只得带着一班人马回到赤城郡,从此郁郁寡欢。寒山没有同他正式相认,互诉别后,共叙友情,闾丘胤总是不甘心。

他日也思,夜也想,梦魂牵绕着这位老朋友,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同他见见面。

但是一连十多天,他总没有想出办法来。心里一闷一急,老毛病又犯了,脑袋痛得像要裂开。闾丘胤躺在床上,“哎唷!哎唷!”地直叫唤,深夜也是不停地呻吟。厉害的时候,疼得在床上不住打滚,彻夜展转难眠。

这可把手下的人急坏了。

太守得病,不理公务,这还了得。下属官员纷纷前来探病问候,送药的送药,荐医的荐医,忙得不亦乐乎。结果,什么药都服用过,求仙问卜、驱魔降邪什么方法也都使用过,闾丘胤的病情还不见好转。

手下的人终日惶不安,想不出好的法子。一天,一个幕僚自言自语地说:“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其他人听了一楞,不知道所以然。一名管家就问他:“师爷!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明日更新。

「故事」寒山大师: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自有系铃人

RECENT POSTS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爱笑的人,无论是放声大笑,还是梨涡浅笑,都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甜美。 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就都乱了。 爱笑的人,独有自己的一份气质,这份气质逾越年龄、...
2025-06-24
坚持这七件事,你会越来越好!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 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 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
2025-06-24
为何念佛时,不要计算念了几遍?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人生在世,业力无处不在。嘴能造业,也能积福。 嘴上喊穷的人,会越来越穷,命运一定悲苦;嘴上有德的人,善缘会越广,人生自然越来越顺利。 千万不要因为说话,无意间漏掉了自己的福气。...
2025-06-24
这样的嘴是漏财嘴,很难发财!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何为上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 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一、十五、佛菩 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 尤其...
2025-06-24
寺院中的“上供”,你知道多少?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很多游客来到寺院, 都会对师父们和居士们 穿着的服装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公众号后台也常常会收到 一些已经皈依三宝, 或是受了五戒菩萨戒的 居士们这样的问题: 师父们和居士们所...
2025-06-20
在家居士受三皈五戒后的“穿搭指南”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普佛 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 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 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为两种:吉祥普佛和超荐普佛。 吉祥普佛是为生者祈求福德智慧、...
2025-06-20
寺院“普佛”有什么用处?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现象,因果法则早已深入人心。 但在肉眼看不见的层面,人们对于因果是否存在则动摇起来。 有些人颇为聪明地...
2025-06-12
因果人人都说,却非人人懂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 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
2025-06-12
学佛之人,这些场所你千万要警惕!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 真就能吃苦的人特别能吃苦?” 周围空荡荡的工位让小红分外不快 “你看看隔壁小明!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那么懂事!” 看着儿子空白...
2025-06-11
与其抱怨诸事不顺,不如接纳因缘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佛珠”,即“念珠”,念珠梵名“钵塞莫”,汉译为数珠,也叫“诵珠”“咒珠”等,是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器。 // 佛...
2025-06-11
108颗、54颗、18颗佛珠……带你“解锁”捻在手里的秘密!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