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时间:2024-11-01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东林寺文宣部

2024年10月27日晚,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应邀于庐山东林寺作了题为《佛教与科学》的专题讲座。讲座在青莲念佛堂举行,今年秋季菩萨戒法会刚刚圆满,寺内常住僧众、护法居士及部分新戒戒子到场聆听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监院德首法师主持讲座,法师对潘宗光教授的生平、佛法学修经历以及在科学和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作了简要介绍。讲座开始,潘教授说,自己现在是一位净业行人,刚完成百万佛号闭关,平时每天念佛4小时以上,很高兴来到东林寺开展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教授从一个经常性的话题“很多朋友问我,您是科学家,亦是大学校长,为什么信佛?”开始,以科学家的深厚学养与宏阔视野,结合多年修学佛法的亲身经历,从科学——极小极大、时空非实、质能互等、粒子波动、模型所依、量子涨落、超弦理论、多维时空,与佛教——芥子须弥、无常无我、不增不减、不可思议、唯心所造、真空妙有、因缘所生、大千世界等八方面的相关性,生动客观地阐述了自己对佛教与科学彼此间关系的理解与体悟。

潘教授指出,佛教和科学是从不同角度来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教是从宗教及教育两个角度认识宇宙,而科学则是根据理论与实验了解宇宙。佛教与科学殊途同归,可以高度吻合。佛学作为一种古代东方智慧体系,大不可思议,与最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有着相当程度的共鸣。

潘教授讲到现代科学相对论、量子纠缠、能量守恒定律、弦论等理论对于宇宙万事万物的探索和认知,这些理论跟佛教一些基本理论非常吻合。佛教并不是迷信,佛教是大智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例如,“相对论”理论认为一切物质、空间与时间不是实有,不是固定不变,物质与现象都是因条件改变而变化,条件分散而消失。“量子纠缠”理论,告诉我们宇宙和意识不是各自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意识可以影响物体、环境与生活,甚至可以创造及改变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强烈意识或共同愿望的群体意识所导致的影响会更大。“能量守恒定律”理论,告诉大家宇宙的一切万事万物与现象只是能量的转移,总量是不变的,是不增不减的。这些理论与佛教“无常无我”、“缘起性空”、“境随心转”、“不生不灭”等思想是很吻合的。

又如,“弦论”认为当很多相关的基本粒子(例如电子、质子等)在依从着一股强大的指挥动力下,可以和谐共振,整合为一种更大的能量。爱因斯坦的能量与质量的互变关系表明,能量可以展现为一种物质或现象。这与佛教所强调修心——当精神极端专注时,意识可以影响外境的理论,非常吻合。潘教授特别注重从科学的角度,来对比研究佛教诸多重要概念;又以科学的推论,阐明佛教相信六道乃至十法界存在,并非迷信之说。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教授由此谈到净土念佛法门,我们要相信佛的智慧不可思议,佛陀告诉我们,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能够感应佛法界之能量,只要信愿具足,老实念佛,就能感应道交。佛菩萨非常慈悲,希望帮助我们,我们智慧不够,但只要根据佛的教导,实际修行,相信佛力,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提供最好的修行环境和助缘,保证我们修行成功,成就佛道。末法时代,净土念佛法门是唯一出路。

潘教授讲到,净土宗祖师中,自己最推崇二祖善导大师和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六祖四料简有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等,是我们净业行人的修行指南。尤其是“无禅有净土”一句,我们应铭记于心,老实实行。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教授的演讲,反响热烈,时间一再延长,听众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提问,与潘教授进行交流和探讨。潘教授就净土法门的抉择和殊胜、儒释道传统文化的差别和联系等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晚9时许,讲座圆满结束。

潘宗光教授于庐山东林寺作《佛教与科学》专题讲座

潘宗光教授简介

潘宗光教授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和精进的佛法实践者。毕业于香港大学,获伦敦大学博士(Ph.D)及高级科学博士(D.Sc.),曾在加州理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及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投身教育40载,在2009年1月荣休以前,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长达18年。亦曾为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理学院院长。从事化学研究,于1985年及1991年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屡获殊荣包括香港特区大紫荆勋贤(G.B.M.)、金紫荆星章(G.B.S.)、太平绅士(J.P.)、2009年杰出领袖(教育)等。曾获委任为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2013)及两届香港立法局议员(1985-1991)。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