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山怎么会有憨?”

时间:2025-01-04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山怎么会有憨?”

笑岩法师是年六十二岁,白眉白鬚,神色庄严萧穆。德清一见,立时起了崇敬之心。他轻手轻脚地走近,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德清素闻笑岩法师能言,一生渡人无数,能得笑岩片言半语,对佛学进境颇有好处,所以并不着急,在一边静候笑岩开口。

德清吃了一惊,忙恭身回答道:“弟子来自南方。”

德清聪明机智便在这里显示出来,他答道:“一走过便忘了,为僧随遇而安,岂能对俗务如此执着?”

德清紧跟着问:“法师可知我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法师,法师。”德清轻轻地叫了两声,见笑岩法师不再有反应,便退出了屋门。

德清已独身游历惯了,妙峰虽不能同行,他没半点犹豫,立刻起程向西北五台山而去。五台山对德清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此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内有大小寺院百座,香火盛极一时,实是佛门弟子参访必到之处。

有这两个原因,德清再也不会像当年游庐山时,因虎踪而半山作罢,他凭着手中的一卷《清凉传》,逢山便登,遇寺便参访,倒也让他将五台胜景走了个八九不离十。

这天早晨,德清玩遍了五台各峰,气喘吁吁地登上了五台最高的山峰:北台叶斗峰。北台高出群山许多,此时还是冰天雪地,德清放眼望去,只见山中群寺林立,黄墙红瓦,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格外突出。

德清看那小沙弥所指的山峰,清秀可人,云自峰中出,彷彿仙家所居之地,立刻喜欢上这小山峰,问道:“那也是在五台山中吗?”

德清心中灵光一闪,道“憨山?山怎么会有憨?小师弟,其中必有缘由吧?”

德清听小沙弥沙娓娓道来,不禁暗暗觉得此山与自己有缘,心念已动,暗道:我何不以此山为号,以示我献身佛门事业,如憨山一般,永不动摇。

不过憨山这号当时还未正式使用,一直到他在东海牢山择地居住时,才开始用憨山这个名号。

请待更新。

RECENT POSTS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自古以来,关于鬼魂与人之间的故事不绝于耳。在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中,《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等经文都曾提及人与鬼神的微妙关系。佛家常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鬼虽处...
2025-05-18
佛家智慧:鬼魂敬畏的3种人,你有这种特质吗?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人世间,生死别离是最难以承受之痛。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世,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思念,有时还有梦中相见的奇特体验。古往今来,亲人托梦一直是一个神秘而令人好奇的现象。佛经中记载,佛...
2025-05-18
亲人托梦的6种含义,你了解多少?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人生在世,谁能不经历背叛与伤痛?古老经典《法句经》有言:"众生皆苦,唯有觉者能超脱。"当我们遭遇背叛,心灵受创,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往往让人难以自拔。 在佛陀住世时期,曾有一位女...
2025-05-18
遭逢背叛,她向佛祖哭诉:如何走出阴霾?佛祖赐予她力量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结缘,在佛门中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因缘法则。《法华经》云:"一切法从因缘生,一切法从因缘灭。"看似简单的结缘之举,实则暗藏无量因果。修行人在日常与人结缘时,若不懂得其中奥妙,看似...
2025-05-18
修行人结缘要三思!不当之举易损功德,5 个忠告发人深省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提到禅宗,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打坐。寺院里僧人盘腿静坐,面壁冥想的画面,成了世人眼中修行的标准模式。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大师曾言:"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这...
2025-05-18
别再傻傻打坐了!慧能大师亲授:一个故事,让你直指开悟核心!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彼时江南有一位富商,姓顾名阜,世代经商,家财万贯。他四十岁便已是一方富豪,府邸豪华,佣人如云,生意遍布大江南北。顾阜虽然财富无数,但他却始终有一个...
2025-05-18
富豪求长寿,活佛只送他四个字!这四字秘诀,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人生在世,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正如《杂阿含经》所言:“世间有五事,人所不能避。何等为五?老、病、死、破坏、灾害。”对于当代人而言,最令我们畏惧的事情亦是这五件事...
2025-05-18
人这一生,最怕遇到这五件事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送子观音,是民间信仰中深受尊崇的神圣菩萨形象。她手持净瓶与杨柳枝,怀抱婴儿,代表着慈悲与生育之德。在古老的典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若有人想要孩子,只要礼拜供养观世...
2025-05-18
不孕多年,梦中出现送子观音,寓意何为?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在《法句经》中,佛陀曾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一切唯心造,无法而不造。”这句话揭示了佛法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心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心就像一位精...
2025-05-18
佛陀为何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故事让你明白心的真正力量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武当山的秘境里,隐居着一代宗师张三丰,他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默默苦修剑法,承受着无人能知的寂寞与挑战。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沉醉于探寻武学极致境界的追寻之中。 张三丰的修炼...
2025-05-18
张三丰受飘落叶启发,练剑中顿悟人生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