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怕犯戒怎么办?
时间:2025-05-21
有不少师兄内心对求戒是向往的,但又碍于戒律严格,担心自己持不好守不住,所以迟迟未能受戒。
■ 为何要受戒?
学佛的人,在皈依三宝以后,具体的实践规则,即为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诸酒五种戒法。
所以五戒是佛弟子的基本生活准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低标准,是修行的最“低保”。
五戒是远离一切恶法,生长一切善法的基础,能受持五戒,则能渐断一切恶因恶果,生长一切善因善果。
五戒的有漏果报,能招感殊胜的人天福报。如《辩意长者子经》说:
不杀得长寿,
无病常鲜肥,一切受天位,身安光景至。
不盗常大富,
自然钱财宝,七宝为宫殿,娱乐心常好。
男女俱不淫,
身体香洁净,所生常端正,德行自然明。
不欺口气香,
言语常聪明,谈论不謇吃,所说众奉行。
酒肉不过口,
无有误乱意,若当所生处,天人常奉侍。
若其寿终后,二十五神迎,
五福自然来,光影自炜炜。
■ 戒律是束缚还是保护?
受戒后不必担心犯戒,也不可尚未受戒便准备犯戒。
受戒后,自然会出现多方善缘,助你持戒。
佛法的因果报应,纯属自作自受,别无神明给你惩罚,却有护法龙天及诸佛菩萨给你加被援助。
正如开车要系安全带,不是因为怕扣分罚款而系,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生命安全而系。
佛陀制定的戒律并非洪水猛兽,就像国家的法律一样,表面看是约束,实际是保护。
佛灭度后,我们以戒为师,有戒律的保驾护航,我们才能在这个末法时代顺顺利利的了脱生死,直至成佛,所以完全不用谈戒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