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不必太在乎

一听到无常观,说一切都是短暂的。便误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在乎的事,如果因此而变得懒惰、消极,什么事都不想做!那就太悲哀了,面对瞬息万变的世间,凡事随时都在变化。  佛法以因缘变化来看破人生的无常和无我,因为万事万物只要加进某一个因素,整个现象就会转变了。因此一切的人、事、物都只是短暂的现象,  所以不管是好的、坏的现象。都不必太在乎,  如果太在乎的话,当状况由好变坏时。就会产生痛苦。....
2023-06-22
圣严法师:不必太在乎

广钦老和尚:最上供养

广钦老和尚:最上供养。 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p....
2023-06-22
广钦老和尚:最上供养

水陆法会的殊胜之处在哪里

即然被认为是汉传丛林经忏佛事之最,包括汉传三部大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在内的被广为诵读的《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金光明经》、《大方广佛圆觉经》、《药师经》、《金刚经》、《梵网经心地品》等都有法师领众诵读,汉地广为行持的忏悔法门,加持法会之上一切众生,一切到达水陆法会之恶道众生,正是以诸佛菩萨慈悲降临摄授。....
2023-06-22
水陆法会的殊胜之处在哪里

虚云老和尚:妄起即觉

虚云老和尚: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内外。如虚空的不动而遍一切处,所以话头不要向上提。也不要向下压,压下则落于昏沈,违本心性。皆非中道,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  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着他,也不要排遣他,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工夫,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复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净法身佛,  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死涅槃。....
2023-06-22
虚云老和尚:妄起即觉

星云大师:慈悲的真义

慈悲的真义,  ‘佛教以慈悲为怀’。慈悲不是佛教徒的专利,慈悲是一切众生共有的财富,人间因为有了慈悲;因为有了慈悲。慈悲就是佛性,有了慈悲。众生因此皆得成佛,慈悲也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但不能没有慈悲,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可以带给人间光明、清净、欢喜,这就是一种勇敢的、积极的慈悲,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慈悲不是热闹的随众起舞;慈悲也不是私心的利益亲友。....
2023-06-22
星云大师:慈悲的真义

虚云老和尚:一门深入

虚云老和尚:一门深入,如鼠龁棺材,但从一处用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民国三十六年九月廿七日(1947年11月9日)在广州联义社演说,虚云此次由港还山,路经此地。辱承各位相邀叙谈!莫非累劫之缘“讲到,佛法,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的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诸佛祖师,由于历劫修行的成就,正知正觉。发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间贤圣....
2023-06-22
虚云老和尚:一门深入

证严法师:观照当下一念心

在深山里的道场打坐用功:他的师父常常教诫弟子们说,‘你们若想修行;如果能够降服五欲,心不被外境引诱。’这位年轻的修行者就经常思考?到底五欲对修行人有什么害处呢,看到一只乌龟慢条斯理的从池里爬上来,野干看到乌龟张口就咬;乌龟很快地把头缩回去,乌龟也很快的把脚缩进壳里,乌龟看到野干走远了。把头和脚再伸出来自在地游水、爬行,  年轻的修行者看到这一幕,忽然有所顿悟──乌龟的头和脚就像修行人的五根;....
2023-06-22
证严法师:观照当下一念心

印光法师:念佛法门十六字纲宗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少有为了生死特学佛法者,阁下若欲作第一等人,则光之知见。当请益于当世缁素中之大通家。转以告阁下也,真为生死,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此一段开示,通皆词理周到。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倘能于此二书。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的生真信。持佛名号,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
2023-06-22
印光法师:念佛法门十六字纲宗

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

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结婚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请师父讲讲打坐具体方法:没有规定说结婚以后就单盘,让单盘也可以入定的?缺哪条腿也不能单、双盘,那条腿再放上,通过打坐而去掉我们的杂念和妄想,你就是站着也叫禅定(打坐)。  当然腿盘上确实有殊胜的地方。上肢血液循环必然要多,  但是一般人的正常的修行,所以说打坐的人寿命比较长。在那坐着有时就可以呼吸没有了。....
2023-06-22
女众打坐时只可单盘吗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示念佛切要。念佛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若念佛的心。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是爱欲流转。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连爱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著。既不知生死之根。则念佛一边念。只见生死爱根现前。却怨念佛无灵验。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念念要断这爱根。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
2023-06-22
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

不皈依可否一样学佛呢

不皈依可否一样学佛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皈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或称佛弟子“学佛的人一定要皈依”只有皈依三宝才是真正的佛弟子。皈依法宝。觉悟了的圣人、圣者才叫佛,佛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森罗万象,只有佛才是苦海中的舵手、航船,从闻佛法以后,皈依佛以后,所有佛的经典、教法。就是讲因果、缘起性空、三法印的道理。僧是代表佛所说法的、住持正法的团体。僧就要持戒。所以皈依僧,比如说三皈五戒。....
2023-06-22
不皈依可否一样学佛呢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  文/绍云老和尚。  参禅用功这一法”这个道理呢,就是路头,如果你道理不明白。路头就辨不清楚了,一旦你走错了路,就会离开正道越来越远,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那么就是路头明白了,在用功上面。还要注意善调身心啊”坐的姿势,以自然为好!不要故意地把腰挺得很直,应该顺其自然,头靠衣领。两目微开,然后把身心放下来。....
2023-06-22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星云大师:人生十二问

必须时刻躬身自省。都是吾人应该反省的问题?曾否做过有益于人间的事呢,  三、我享受世间各种好因好缘?  四、对于师长、亲人、朋友、社会?  五、世间给我衣食住行育乐的因缘?  八、我能够说出自己每天如何在贪瞋愚痴疑嫉的生活中打转吗,  十、我在世间生活?  十一、我应该如何消除烦恼?找到真心本性呢?  十二、我如何安排今生今世的好因好缘呢,  以上人生十二问,  吾人每天都在想自己的利益。....
2023-06-22
星云大师:人生十二问

憨山大师:万法一幻丛

万法一幻丛,死生一幻场,  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老人代张方(p....
2023-06-22
憨山大师:万法一幻丛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妙莲老和尚:  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难闻、难遇,闻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难,诸位总算有幸闻到佛法?也有信心来山修行,但修行时有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来呢!若没有拿出大智、大勇,想修行也修不好的啊,  各位来到灵岩山参加佛七?要发勇猛精进的心!不勇猛精进如何能对治无始以来的懈怠习气呢,那是骗自已啊,如果你不放弃小智、小仁、小勇是没资格学佛的“佛陀具有大雄、大力、大慈悲”虎父膝下无犬子。....
2023-06-22
妙莲老和尚:大智大勇

梦参长老:华严十玄门

梦参长老:华严十玄门,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十法界,佛“华严“就是同相,有男相、有女相、有老人、有小人,这就是异相,我这是简单说的。没有拿教义上说,有总、有别、有同、有异、有成。开始发起、筹划、设计、完了之后开办,坏的开始,我在拿最简单的例子说。十玄门这样解释就不行了,要学华严,玄就是妙”我们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只讲一个字。妙,鼓山有个老和尚“....
2023-06-22
梦参长老:华严十玄门

请经未能抄写有功德吗

  因为家里没有供佛菩萨像,自己在家念十念法,另外每个星期天我会随缘放生。还没有完全吃素,我帮她请了文殊菩萨的笔,这样对自己是不是功德会有影响,首先随喜赞叹你的精进和慈悲心,你想让孩子亲近佛法的发心也是很好的。你请回来的经本一直没有抄写,只能算是欢喜结缘。也就谈不上功德了,礼拜、念佛、抄经都是我们修行的助缘,让它能真正谦卑下来。如果你一时做不到心境依法而转,就说明你还需要多加努力、精进。....
2023-06-22
请经未能抄写有功德吗

善导大师:这十种人正好念佛

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从凡夫地、乃至佛地。若欲学行。尚难出离。正好念佛。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住清净之伽蓝。念生死轮回。必须精专恳切念去。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  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眼根不见色。即启白王言。赐汝无罪还乡。....
2023-06-22
善导大师:这十种人正好念佛

弘一大师:改过十训(图)

不可胜举。常人不解善恶,五十以学易。闻义不能徙“孔子与之坐而问焉,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曾子曰,此数语 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我不识何等 为君子。我不识何等为小人,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驷不及舌。古训甚多。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余常不敢忘: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忏悔前愆:自诳自欺。....
2023-06-22
弘一大师:改过十训(图)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对生的念佛修善要熟练。不知道向根本处下死功夫,想顿悟断生死,是不是能一念顿除历劫以来的烦恼?所以要想参禅。哪里曾有一念回光返照自心?现在如果能用妄想的心转为念佛;如果念念能断烦恼;参禅一定要死尽世俗心,而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修净土不必求悟明心性,在念佛心中,对于一切嗔怒忿恨、执着痴爱的心,就是念念明觉;心中如果忘了佛,念佛在转想。先须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念佛人要用这五诀!....
2023-06-22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佛教双手合十有何含义佛学

恭敬三宝,意指合十法界于一心,  合掌是为了向三宝表示恭敬,表示内心的恭敬“一个是表示福慧两足,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合起来的时候就是福慧双修、福慧两足,恭敬合掌就表示以莲花供养三宝,非掌背相合(抓东西用掌心)。代表止住双手的妄动,掌心为内代表觉心菩提“合掌则代表背尘合觉”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时,表示放光接引、普渡众生。恭敬合掌,九者得胜妙多闻。是名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
2023-06-22
佛教双手合十有何含义佛学

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摄影: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老实念佛“要把那些认为修行还要靠其他的法门可能更好、更殊胜的念头要放下。我们既然知道福德浅薄、心浮气躁,这样的一个根性决定了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断烦恼(即断见思惑)的问题。见思惑断不了,生死轮回就出不去。首先要解决出离轮回的问题。那么在解决轮回的这条道路上。....
2023-06-22
现代人如何做到老实念佛

仁清法师:业力的牵引

六道投生:而且修行的人还有一种可能,  我们一般说的人那个识,他那个灵魂里面有六识的种子,这个识呢又分为因位识。这个因位识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心、意和识在佛教当中是不同的啊,或者说上一世当中他做了应该投生到饿鬼道的这个因的话,将要投生的这个心啊,在将要投生的这个识当中,他含有喜欢升天或将要升天的习气,这一部分称为因位识。因位识就是因地位的识,  还有一种识是果位识?果位识是什么意思。....
2023-06-22
仁清法师:业力的牵引

非皈依弟子应如何念经

非皈依弟子应如何念经?阿弥陀佛!我不是皈依弟子!我天天都会念心经!念心经之前都应该念什么!念完以后又该念什么呢!请师傅赐教!  昌善法师回:《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宝者,皈依者,三宝为灯烛;三宝为舟航;三宝为雨泽。’由此可知三宝的功德。若不皈依虽修佛法亦是人天福报。....
2023-06-22
非皈依弟子应如何念经

如瑞法师:别忽略了因果

  我们在生活当中最容易体验到的要算身体生病。而从生病当中也可以来锻炼自己,一般人可能最先想的是看医生,但慢慢地要学会在自己身上观照,  我经常都是用这种方法来面对病苦的,本来阑尾炎只要到医院做个小手术就可以治好,没有及时做手术。阑尾老是隐隐地疼痛,为什么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产生了这样的痛苦?有没有做过杀生害命的事情,才发现原来在还不懂事的时候。老人家经常让我去小河里捞蝌蚪喂鸡。....
2023-06-22
如瑞法师:别忽略了因果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