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故事:怕老婆的多杰,和他的三个愿望
他有一个喜欢数落人的唠叨老婆,多杰经常盼望神,能让他唠叨不休的妻子住口,他突然看到一位女神站在一块大圆石后面,他知道现在回去,但是他又迫不及待地要告诉妻子,他决定要小心谨慎地思考整件事情。多杰刚走近他们的石头小屋,她立刻开始痛骂他是个又懒惰又一无是处的人。她完全不知道丈夫正在盘算着的心事。我巴不得我又大又丑的鼻子塞满你的整个厨房。我希望我没有这个鼻子。多杰很快从妻子的表情中”....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明知一切成空,为何还要积极度众?
佛陀说实无众生可度,但佛陀仍然会积极地度众,为什么?
因为,积极的行为可以排除顽空带来的弊端。人一旦陷入顽空,就会变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动物,整天懒洋洋地,觉得一切都没有意....
因为,积极的行为可以排除顽空带来的弊端。人一旦陷入顽空,就会变成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动物,整天懒洋洋地,觉得一切都没有意....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槃特悟到两个词,“拂尘”和“除垢”
在佛陀的僧团里,除了虔诚的求道者以外,还有很多修行人。这些修行人本身都具有一技之长,他们为僧团做出了很多贡献。
但佛陀对求道者和修行人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每个人的贡献大....
但佛陀对求道者和修行人没有分别心,不会因为每个人的贡献大....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活在当下,像个孩子一样
那种自在和快乐是不需要依赖世界的,所以其实不用在乎这个世界,只要在乎自己当下是不是明白,是不是清醒。当一个人活得像孩子一样,任何事情都能引起他的好奇,都能让他毫不怀疑地尝试,本就不用想得太复杂,念头的本质是空的,不要在乎它,新中式手绘禅意水墨画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你来我就当你不会走“你走我就当你没来过,觉得没有人情味儿”好像对谁都不在乎,很多东西是不能强求的”所以才会随顺世界。....
2023-06-20

僧团内部的各种问题,佛陀是怎么面对的呢?
随着佛陀的僧团日益壮大,跟随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但是出家绝对不意味着只要成了佛陀的弟子,穿上了袈裟,就变得清净完美。
在僧团当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实际上还不如一般世俗之人,....
在僧团当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实际上还不如一般世俗之人,....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形色、色身,也可以说就是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或者一切物质形态,比如金钱、地位、名誉。“空”是指虚空,真空。“不”和“异”是....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让你放下的不是原谅,而是你的慈悲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
现实也的确如此,人们追求物质的节奏越来越快,现在比十年前快了10%,如果这样继续快下去,我们可能连休息时间都保证不了。不过不少人也开始发....
现实也的确如此,人们追求物质的节奏越来越快,现在比十年前快了10%,如果这样继续快下去,我们可能连休息时间都保证不了。不过不少人也开始发....
2023-06-20

因为缘分不够,他们没能成为佛陀的弟子
佛陀得道之后,其实对于是不是要传法,还有过一些犹豫,佛陀自己讲:“我之所得不容易,何必费力去宣示;众生执著贪和嗔,难以理解这种法。微妙精.密逆潮流,深入细致难洞察,众生染欲陷黑暗,....
2023-06-20

佛陀在宫门口选妃,遇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
净饭王为了让自己的太子悉达多,也就是未来的佛陀,能够不要有出家的念头,他采用了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为太子娶亲。
净饭王向太子悉达多征求意见,悉达多经过了七天的....
净饭王向太子悉达多征求意见,悉达多经过了七天的....
2023-06-20

佛经中常见“一时”,与六种成就有什么关系?
阿难尊者闻佛说法的时候,2.因为佛说法时,有天人和十方世界众生来听法。一时就是六种成就中的时成就”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处成就、六众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阿难闻到这种佛法:一时为时成就。就是佛说法的时候:以佛为主成就。佛为说法主:在华严经有时是菩萨为说法主,道场为处成就。佛在菩提树下说法:听法为众成就。同闻佛说法,所以佛陀选择这个地方来成佛,佛陀当时三叹奇哉?....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住”是念念不忘,“不住”是了无牵挂
在《金刚经》中有“不住”两个字,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是不执着的意思。
比如有一头毛驴,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跑着。有一天,主人怕它跑得太远,把它拴到一个桩子上。“住....
比如有一头毛驴,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跑着。有一天,主人怕它跑得太远,把它拴到一个桩子上。“住....
2023-06-20

佛陀传递智慧,阿难擅长“多闻”,反而成了障碍
阿难很擅长记忆,也就是“多闻”。有些人在开悟之后才开始多闻,而阿难是在开悟前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开悟前多闻,对阿难来说却成了障碍,因为佛陀说过什么,他全都记得,但就是开不了....
但是开悟前多闻,对阿难来说却成了障碍,因为佛陀说过什么,他全都记得,但就是开不了....
2023-06-20

须菩提问“如何称呼这部经?”佛陀说“就取名《金刚经》”
须菩提向佛陀请示:“世尊,我们应当怎样称呼这部经?我们又应该怎样受持奉行这部经呢?”
佛陀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就取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此名称,你应当奉持,因为佛所说的般....
佛陀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就取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此名称,你应当奉持,因为佛所说的般....
2023-06-20

为什么人一旦开窍,就会变得十分厉害?
说一只小老虎在猪圈里长大,问猪妈妈,猪妈妈笑了,我妈说我是一头猪,它太想成为一只老虎了,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猪妈妈”可猪妈妈却一点儿也不高兴,为什么自己不想当猪就会被骂,小老虎把这件事告诉了大老虎,问它还想不想成为一只老虎,小老虎惊讶的张大嘴巴,让小老虎忘记当猪的记忆。扔给它一只死了的兔子,低下头小心地啃起了兔子,不当猪简直太痛苦了,小老虎很开心地大口吃起来:小老虎的猪朋友越来越少。....
2023-06-20

佛陀的故事:一只死老鼠和一枚戒指
有一个夏天,竹巴噶举祖师苍巴加芮,带着随从们在乍日扎营,这里是上乐金刚本尊的圣地,他们希望在这个吉祥的地方,举行一场金刚荟供。
但是他们身边什么也没有,怎么进行供养呢? 苍巴....
但是他们身边什么也没有,怎么进行供养呢? 苍巴....
2023-06-20

佛陀最后一世:难陀想舍道还俗,“你可见到那五百位鸽足天女?”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难陀对其他比丘说:佛陀对其中一位比丘说,以我之名对难陀比丘说“比丘应道。于是难陀去见佛陀,佛陀问道!佛陀握住难陀的手臂“佛陀便问难陀,你可见到那五百位鸽足天女,释迦族之国美与五百位鸽足天女相比。佛陀又握住难陀的手臂,看来难陀是为了天女而修习梵行“因为世尊已向他保证可获得五百位鸽足天女!进入并住于善男子离家而出家所追求梵行的无上目的。一位十分美丽的天女现身”天女说”....
2023-06-20

佛经传奇故事:她生了五百个儿子,因此又将其称为“鬼子母”
从名字判断,鬼子母即鬼子之母也,一听就知道绝非善类。
的确,鬼子母专门以人间的小孩为食,她又叫“欢喜母”,欢喜的梵文是“诃利帝”。据说此女出生时容貌端丽,看见的人无不喜欢,于....
的确,鬼子母专门以人间的小孩为食,她又叫“欢喜母”,欢喜的梵文是“诃利帝”。据说此女出生时容貌端丽,看见的人无不喜欢,于....
2023-06-20

佛陀的故事:历经三次集结,公元前240年,佛陀真身舍利向东而来
公元前484年秋,古印度各国比丘僧团共推选出五百名大德高僧,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摩竭陀国的京城王舍城。
在郊外的毗婆罗山中的七叶岩,由阿周世国王出资施舍所需吃住,并主持召开了首....
在郊外的毗婆罗山中的七叶岩,由阿周世国王出资施舍所需吃住,并主持召开了首....
2023-06-20

佛陀尝试苦行,时间长达6年之久,然后开始反思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佛陀刚出家的时候,主动向很多名师学习,但是他却感觉不到满足。
佛陀当时觉得,这些有名的仙人和修行者,他们的学说都不是根本之说,也不是究竟之说,不能导致寂....
佛陀当时觉得,这些有名的仙人和修行者,他们的学说都不是根本之说,也不是究竟之说,不能导致寂....
2023-06-20

佛陀传递的智慧:布施是修福,但通常会犯三种错误
《金刚经》中重点讲布施、持戒,所以会经常看到持戒修福者如何如何。
修《金刚经》的人,前提就是必须持戒修福。只有持戒修福了,才能得到《金刚经》中的智慧,反之则没有意义。布....
修《金刚经》的人,前提就是必须持戒修福。只有持戒修福了,才能得到《金刚经》中的智慧,反之则没有意义。布....
2023-06-20

王阳明说:“所谓鬼,其实是由自己的良知制造的。”
才会怕鬼“如果平日里做事都能合乎神明的意志,希望能看到有趣的事”可众人的说法更让他惊异万分。而这个男人之所以不想看到自己的前女友,是因为他前女友本来想要那个孩子,女朋友死了这件事让他大为愧疚,是因为你心里先有了鬼,如果心中没有鬼,当我们内心有愧时,其实就是我们的良知制造了一个鬼,或许有会人问,正直的鬼不需要怕。所以才会害怕,仅仅有这个怕的心理在“不是真正被鬼所迷惑。....
2023-06-20

佛经传奇故事:天蓬元帅猪八戒,前生是光明女神
摩利支天也叫“摩利支提婆”,意思是“阳焰”。如果一种光芒超过了阳光,那连太阳神也无法看见她,所以,这个女神会隐身法,太阳也找不到她的身影。
一天,当太阳神和往常一样出巡时,觉....
一天,当太阳神和往常一样出巡时,觉....
2023-06-20

佛经传奇故事:帝释天,也被称为“玉皇大帝”
一说到帝释天,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不过,如果说到玉皇大帝,大家应该都知道。
其实,老百姓心目中的玉皇大帝,就是由帝释天演变而来的。这两者是一回事,不同的仅仅是称谓而已。“天”分....
其实,老百姓心目中的玉皇大帝,就是由帝释天演变而来的。这两者是一回事,不同的仅仅是称谓而已。“天”分....
2023-06-20

佛经传奇故事:唐太宗让唐僧去取经,是因为他见到了阎罗王?
唐代以后,随着佛经大量翻译过来,出现了一种说法:阎罗王的前身是毗沙国王,也就是北方多闻天王。
有一次,毗沙国王和维陀如生王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毗沙国王兵力不足,吃了败仗,他恨恨....
有一次,毗沙国王和维陀如生王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毗沙国王兵力不足,吃了败仗,他恨恨....
2023-06-20

去小区里遛狗,听见3位大妈聊天,你永远可以期待她们的结尾
听见3个大妈聊天”胖大妈说“嗐? —— 只听胖大妈说,我家孩子最近刚买了房“ 瘦大妈接着说“这瘦大妈还真敢说“我偷偷撇了一眼胖阿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漂亮阿姨?的话题胖阿姨丢一局,—— 这次是漂亮阿姨先开局。说话的声音里都立马有了喜悦。然后就听见瘦阿姨一声叹息“找媳妇呢也别太挑,像咱们这种老实人家还真不一定压得住”我打心底佩服这胖阿姨, 只听瘦阿姨慢条斯理地说“....
2023-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