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朱龙广有多牛?总出演西游记不到一小时,惊动了外交部
说起《西游记》想必所有国人都不陌生,这四部家喻户晓的作品之一,不断被改编成多部影视剧,堪称是一个庞大的“IP”。
其中就有1986年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作为经典电视剧被传为佳话,成为老少皆宜的国民电视剧,其中的各种文化衍生品也被人们广泛讨论。
2016年,1986版《西游记》在尼泊尔播出,引起了整个尼泊尔人民的关注。
当地人非常喜欢这个传奇童话,演员在银幕上的精彩演绎和浓郁的中国元素也让他们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参加《西游记》的朱龙光当天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尼泊尔的来信。信的内容居然说朱龙广应该是尼泊尔人,欢迎他回尼泊尔。
这不禁让人觉得有些奇怪,而这封信,也同时让外交部担心,闹得沸沸扬扬。
那么,尼泊尔到底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给朱龙光写这样一封信?
释迦牟尼诞生地
你们中有些人可能从未听说过尼泊尔。
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国周边有很多与我接壤的国家,而尼泊尔就是一个小国。
尼泊尔位于中国西南部,毗邻中国西藏,另外三边完全被印度包围,是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
如果你想从尼泊尔到另一个地方,你必须经过中国或印度。
打开地图,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尼泊尔。
不过,如果你对尼泊尔很陌生,那么你对另一个名字会很熟悉。
那就是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这位传奇人物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人们尊称他为“佛祖”。
释迦牟尼出生于尼泊尔,是当时迦毗罗卫国的太子,而尼泊尔的蓝毗尼已成为佛教圣地。
时至今日,尼泊尔仍有大量民众信奉佛教,并在每年的卫塞节纪念释迦牟尼诞辰。
因此,您可能会开始对尼泊尔感到熟悉。
顺便说一句,中国和尼泊尔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唐朝时期,尼泊尔的赤珍公主嫁给了中国吐蕃的松赞干布,没错,就是后来嫁给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
当时,赤真公主和文成公主共同致力于西藏社会和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与此同时,西学取经的唐玄奘也来到了尼泊尔,将这里的所见所闻写下了“大唐西域”。
后来,吴承恩以《大唐西域记》为灵感创作了《西游记》,谱写了一段神话传说。
如今《西游记》打造的电视剧在尼泊尔热播,不得不说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缘分。
尼泊尔人对电视剧中的各种元素感到新奇和喜爱。
毕竟,《西游记》中的“西学取经”,也在一定意义上诠释了佛教故事。
在《西游记》的众多人物中,除了性格各异的四位唐僧师徒外,尼泊尔人尤其被故事中西方的如来佛所吸引。
虽然这个角色在整部电视剧中扮演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但这个角色的原型却是释迦牟尼。
作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尼泊尔人民十分重视。
看到《西游记》里的如来佛,尼泊尔人以为释迦牟尼起死回生。
既然重新来到这个世界,原本的身体也必须重新回到自己的故土。
这个尼泊尔的妄想不禁让人哭笑不得,但也让人好奇:
《西游记》中的佛祖如来是谁饰演?
“佛祖如来”的艰难选角色
19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中,佛祖如来由朱龙广饰演。
朱龙广出生于兰州艺术学院表演系,曾分别就职于宝鸡市话剧团和工程兵艺术团。
作为一名职业演员,朱龙广长相帅气,身高高大,亲和力也相当,人们第一眼看到他就很容易对他产生好感。
此前,他因在电影《地道战》中的角色而出名。
在《地道战》中,朱龙广饰演了一个“微光正”战士的形象,导演评价他“帅气、威武、演技好”。
《地道战》作为元旦献礼全国上映时,好评如潮。
电影院的电影票很快就卖光了,很多人甚至多次买票一遍又一遍地看。
目前,《地道战》这部电影已经有数十亿人观看,人们还记得这位憨厚的、了不起的少年军人。
当年,朱龙广万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创作出一幅经典的神仙形象。
朱龙广从没想过自己会演,恰好在《西游记》中饰演“佛祖如来”。
目前,《西游记》已经开拍,导演杨洁精心挑选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
然而《西游记》的制作量巨大,各路有头有脸的妖魔鬼怪神人不计其数。
对于一些一时难以找到合适演员的角色,剧组不得不边拍边选角。
直接的拍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
剧中,天庭、佛界人云集,但饰演“佛祖如来”的演员尚未确定。
此前,为“佛祖如来”一角面试过20多位演员,都没有合适的。
导演杨洁对“佛祖如来”有一个理解:他认为这个角色既要表现出国人眼中“佛”的大度,又要表现出佛界教主的威严。
前来采访的演员淘汰掉了那些不符合形象的,要么看起来太友善,要么看起来太严肃。
开拍的日子越来越近,“佛祖”的选角也越来越近了。
就在杨洁万念俱灰之际,首席化妆师王锡中向他提起了演员朱龙广。
在他看来,朱龙广“满天地广圆,鼻端端正,口如刀削”,是一尊天生的佛。
而且,王希钟认为,朱龙广的神情和气质,很符合杨杰心中的佛祖形象。
当剧组找到朱龙广时,朱龙广非常惊讶。
一开始,朱龙广拒绝了,因为如果他在《西游记》里演一个妖怪,不符合他一贯的银幕形象。
直到剧组跟朱龙广解释他演的是《佛祖》,朱龙广才答应试一试。
朱龙广来到《西游记》剧组,先是试镜化妆。
当他从更衣室出来的时候,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活泼的“佛系”,觉得自己心中的“佛系”可能就是这个样子。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导演杨洁当即确定了“佛系”人选。
然而,光有合适的造型还远远不够《佛系》的成功演出。
朱龙广演技出众
在《西游记》中,“佛祖”的出场总时长不到一小时,但对演员的表演功底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佛祖”几乎一直都是端坐着,面带微笑。
偶尔出现的对话和剧情也非常清晰简单,没有眼花缭乱的打斗动作和复杂的情绪表达。
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需要通过简单的表情和较短的表演时间让观众相信这个“佛”形象。
任何违背和谐的细节,也会在观众心中无限放大。
刚开拍的时候,朱龙广没有时间仔细琢磨剧本。
他一出场就模仿其他演员跟风签名,却遭到杨洁的严厉批评。
原来“佛”身边总是有许多佛菩萨相伴,无论是坐着还是行着,这些佛菩萨总是手牵着手,一副“拜佛”的姿态。
但对于“佛”来说,“佛”就是“佛”本身,他当然不会“拜”自己。
而朱广光则跟随其他演员联手“拜佛”,与角色身份不符。
杨洁告诉他,手要自然放下,掌心朝上,动作和其他演员不一样。
朱龙广听了这话,很是尴尬。
此后,他仔细研读剧本,仔细琢磨出所有的套路“佛门”招式。
一方面,朱龙光走访了各个剧组,研究其他演员是如何塑造“佛”形象的。
另一方面,朱龙广买了很多佛书,去寺庙看佛像,听佛法,读佛经,发自内心感受佛教的魅力。
时隔一段时间,重新出现在剧组的朱龙广仿佛成了人间真正的“活佛”,他塑造的“佛”形象也成为了永远的经典。
此后,每每提到“佛祖”,朱龙广的模样常常会不自觉地出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话说回来,朱龙光曾经来过大觉寺。
当时在大雄宝殿里,一群人正在上香,当他们上完香许愿后,就看到朱龙广坐在他的身边。
于是,这群人纷纷围了上来,急忙磕头,自以为心地虔诚,就见一尊“佛”出现。
被围困的朱龙广哭笑不得,解释了一番之后,才向那群人说明了情况。
不仅在中国,在整个东南亚,朱龙广的“佛系”形象也深入人心。
有一次,朱龙广来泰国观光。
为了入乡随俗,他还打算买一个护身符挂在身上保佑,没想到正要付钱的时候,朱龙广却发现护身符上的佛脸是自己的。
他又拿起身边的符咒,仔细一看,果然和模样一模一样,走进另一家店铺,也是一模一样。
无奈之下,朱龙广来到了寺院,却更惊讶地发现这里的许多佛像也是他的形象。
难怪尼泊尔人民看过《西游记》后,会认为朱龙广是释迦牟尼转世,要他回尼泊尔。
这样的“乌龙”事件并不少见,但都是对朱龙广演技实力的印证。
在拍完《西游记》之后,朱龙广还接手了其他多部影视剧的拍摄,还在其中饰演“佛祖”一角,也算是巩固了“佛祖”的形象.
不过,朱龙广并不局限于“佛系”这个角色,他还在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新角色,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
另一部童年经典《武林外传》中,朱龙广饰演童香禹父,童父。
在童父那里,她既看不到英俊潇洒的少年,也看不到慈祥威严的佛祖,只看到了憨厚的中年大叔。
没有往日的气场,只有身上的作用,这就是这位老艺术家的态度。
结尾
1986年版的《西游记》是永恒的经典,也是一代人永恒的记忆,其中像朱龙广这样的老艺术家不在少数。
他们用心雕琢每一个角色,用最热忱的态度对待心中的作品和艺术。
回过头来看,社会变得越来越匆忙,很多人只处理手中的事情。
不但心中没有星光,也看不到眼前的“繁华”。
所以,要向老艺人学习打磨演技的不只是现在的演员。
我们还必须向老艺术家学习——继续改进我们的工作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