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路上,需亲近的六种人,你知道吗?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于这句话的意思,想必大家都能明白,也都懂得。在学佛修行的道路上,我们皆知“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但大家是否可曾想过,你当下所亲近的“善知识”是如何来的?是什么原因让他成为“善知识”的呢?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不管是“善知识”还是诸佛菩萨,他们皆是由人而修成的。即是人修行而成,那么这成就善知识的路上,亦是艰难无比。因此,当下学佛的我们,其也不仅仅是要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亦有很多种类型的人需要去亲近。譬如下文所讲的这六种人,亦是学佛修行路上须亲近之人。
一、口吐“莲花”,搬弄是非之人。
口吐“莲花”,搬弄是非之人。这种人往往嘴上能说,但却上不了大“台面”。如私下交流,往往不着边际,大话连天,还喜欢揪着你的短处到处宣说,搬弄是否。对于这种人,你是选择亲近,还是选择远离呢?
在修行路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人,那么我们可以选择不亲近,亦不远离。为何?因为他人的口吐“莲花”,可能是你的短处,你需学习,但却并不是让你去学习“大话连天,搬弄是非”。而是学习如何才能将话“说到位”,而不犯“口业”,做到真正的“口吐莲花”。
二、心胸宽广,懂得进退之人。
心胸宽广,懂得进退之人。这种人,其实说难遇,亦不难。对于福缘深厚之人来讲,其身边亦是比比皆是。那么这心胸宽广之人,会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该如何去分辨呢?其实很简单,一个心胸宽广之人,就算你在他眼前多优秀,他也不会因为你而“暴露分毫”。其只会默默的关注于你,并且从你身上观照一些他所没有,需改正的地方。对于这种人,我们亦可选择亲近,这可不仅会让你心量扩宽,还会让你增加福德。
三、惹你生气、起烦恼之人。
想必大家对一些喜欢开玩笑,但却无度的人,很是头疼。这种人往往喜欢开玩笑,但一旦开起玩笑,就不懂收敛,在有的时候甚至会因玩笑开头,悲剧收尾。对于这种人,我们是选择亲近,还是远离呢?
经云:“烦恼即菩提”。学佛,修行的路上,有烦恼才是对的,不管是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还是工作中所遇到的烦恼。这烦恼皆是我们“自度”的机会,如果遇到这种惹你生气,起烦恼的人,我们亦需控好内心,让烦恼转化成学佛,修行的动力。
四、助你破迷,开你智慧之人。
在佛教之中,有这么一句话“依智起福,依福起报。”拥有智慧,才能真正出离生死苦海,解脱生死。如若遇到助你破迷,开智慧的人,亦是需要亲近,懂得感恩,而非远离。当然能够助你破迷,开智慧之人,想要遇到亦非难事,其只要你学佛之心够诚,学佛够精进。
五、推波助澜,背后“给一刀”之人。
在当下,对于“小人”二字,想必大家皆有体会。那么遇到这所谓的“小人”,该怎么办呢?是选择远离,还是不予他计较呢?其实在学佛修行的路上,遇到“小人”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小人”到来,亦代表你了业的机会来了,所以遇到小人不要慌,顺缘即过,我们将债了了就好。
六、乐善好施,常年行善之人。
乐善好施,常年行善之人。这种人,对于真正发心学佛者来讲,比比皆是。如学佛多年的“师兄”或是初入佛门的“师兄”。其实他们在没学佛或学佛之后,皆会行持布施,善于助人。对于这种人,是远离,还是亲近呢?其答案,想必大家心中已然有解。
感恩阅读,分享!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