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福果的结成,离不开这3块田,看完恍然大悟!
在佛教中,时常会听到这么几句话“广种善因,广结善缘”“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善因能够结出善果,能够让我们得到福果。而恶因亦能结出恶果,让我们尝到被伤害的滋味。而这种下善恶之因,就如播撒种子一样,离不开“土地”也就是田。
如种下恶因,这块田就是被你伤害的对象,而结成的果,自然也就是他人反过来对你的伤害。而播撒善因,亦是如此。我们常说“福报、福气”,这亦是从播撒善因而来,而能够让我们去种植善因的地方,在佛教之中也被称之为“福田”。
在《优婆塞戒经》中云:福田分为三种,其分别是“功德田、报恩田、贫穷田”。而想要福报,我们就需要在这三块田中去耕种,如此才能收获福报。福果的结成,离不开这三块田,看完恍然大悟!
一、功德福田。
何谓功德田,其意就是供养佛、法、僧三宝。三宝具有无上功德,能成就众生,亦能生出一切功德。如众生能够时常恭敬供养三宝,则生无量福报,故称之为“功德田”。在《无量义经》中云;“布善种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发菩提萌。”
对于不学佛之人来说,学佛之人天天礼佛,拜佛,甚至还拿出钱财来供养三宝,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其却并不知晓,这是学佛之人在给自己培植福报,种植善因。如在家居士,在寺院之中做义工,或是帮寺院的一些忙,这皆是在种植善因和培植福报。对于佛弟子而言,无论在家出家,能够持戒而行,勤修戒定慧三学,乃是无漏福田,亦称之为“无上福田”,在世间也没有比这个更高的福田了。
二、报恩福田。
何谓报恩田,其意就是报答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因此称之为报恩田。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父母乃是生养我们,教导我们的恩人。没有父母,也就没有当下的我们,我们也不能来到这个世界。所以,佛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就是让我们懂得去报答父母之恩。
其第二就是师长,如老师、皈依师父、工作上的师傅等等。如老师,是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增长我们的见识和智慧。而工作上的师父,则是教会我们技能,而皈依的师父,亦是教导我们“解脱生死”理解佛法佛理的师父。所以,我们需要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此为世间第二福田。
三、贫穷福田。
何谓贫穷福田,其意就是“即以一切穷苦困厄人为田,施与之能生福。”用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其就如遇你遇到乞丐一样,看到他人来行乞,给于布施,不贪求回报,自然能够获得福报,这就是贫穷福田。当然贫穷福田的范围也比前两个更广,它所包含的也更多,其只要是因贫困而受苦难的一切众生,皆在此内。
在佛教之中,僧人的袈裟亦被称之为“福田衣”。你看他一格一格,其意就等同于“田”。我们去供养三宝,供养僧众,亦是在培植福田。佛教之中福田的说法也有很多很多,如“佛田、僧田、敬田、悲田”等等。我们看很多人虽没学佛,但常年行善,经常去做一些帮助他人的事,这就是在播种福田。所谓“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而方寸所说的就是心,因此我们不管播种何种福田,皆需尽心尽力。
凡人本是尘间物,心有不甘而顿悟。
问缘能有几分福,禅来禅去皆是空。
感恩阅读、分享、关注、南无阿弥陀佛!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