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

时间:2023-05-01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这是真实的话,并不是比喻。

  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孝顺供养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一年不抵触顶撞父母,能灭尽三十年戾气,之后你缺少的,一齐到来,不顺的,都自动顺遂。你就算拿一个月孝顺供养父母,让父母高高兴兴,你手头上的这件烦恼事都会自动化解的。

  如果要积累大福德,积累现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如顺利好姻缘,工作顺利,资财积聚,重要考试发挥出色,各种申请不被拒,乃至现实生活一切福德顺意),只要不抵触顶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对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快快乐乐,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拥有是没有阻碍的,鬼神看你孝顺父母,他非常尊敬你,丝毫不敢障碍你,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却不知道,太可惜了。

  如果想要仕途顺意,通常是从小就不抵触父母的人,因为他从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气生助,非常强大,别人比不过。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说中国古代圣贤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坏话,一说就完蛋,别想升迁,除非大忏大悔。毕恭毕敬的对父母,让父母高兴喜悦,有一点好东西,都要拿来供养父母。毕恭毕敬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没有比这更快的,你尊长,那自然你也要成为长,受人尊;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不管一个人怎样说自己的心地孝顺,一个人不供养父母,他这个穷字非常大的写在脸上。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一念孝顺,一念孝顺之后还有一句是:些许微物供养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顺,念完就没有供养的下文啊。平时多少都要拿出财物供养父母,不要抱那么紧,不要找借口说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钱,你这个样子,以后你老了,你孩子一样不会供养你,连借口都和你一样,这叫:父形子肖。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

抵触顶撞父母的人,怎样改过来呢?

  1、佛像前好好忏悔自己抵触顶撞父母师长,一件一件事的想,一件一件的忏悔。你想得出来的,马上忏悔。造业后要尽早忏悔,能忏悔多少忏悔多少。然后把你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好的事一件一件的想,一件一件对佛说。然后来重点了,开始磕头,磕头磕下去一个,别急着起来,要说一句:弟子从今以后再也不抵触顶撞父母了。要磕头108个,磕一个要说一句。

  2、得到父母原谅,这一点至关重要。打个电话给父母,怕你不好意思说肉麻煽情话(其实就是应该说的时候了,因为这就是解怨结真言啊),你闲聊式的不经意说说也好,比如:我觉得以前老是抵触顶撞你们真是不对,哎,对不起噢。以前我经常惹你们生气,让你们身体都不够好,哎,对不起噢,我觉得我要是有我这样的小孩,我一定经常都堵气在心里经常都不开心。我朋友这样来一句,从来都恶声气对他的父母很意外,然后说:没有对不起,其实你小时候很乖。结果变成父母开始赞美他,他更意外。

  3、经常发短信关心父母,比如爸爸晚上早点睡,少喝点酒。我敢肯定你的父母会把这条短信偷偷反复看上无数遍。从小抵触顶撞父母的人,要每天发一条短信关心父母,或者问候父母,或者说点幽默话逗笑父母,每天都要。

  4、从此再也不要抵触顶撞嗔恨父母,多对父母笑笑。父母说话我的嘴角要像上弯,绷着脸最笨了。而高声发气,声音会比狼叫还难听。父母说得对,我就说对。说得不对,我也说对,有道理。说得实在我接受不了,我就无奈又可爱的笑笑。叫我装个顽皮可爱,不是难事吧?口舌上争什么呢?口舌争从来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父母难过。我想不想将来的小孩子高声抵触顶撞摆脸色你?不想就赶快改过来,不然这个因果逃不掉,每天都被小孩惹一肚子气,至少二十年如此,够呛。

  5、不抵触顶撞父母,也不要再抵触顶撞其他长辈,上司。我要贵,就一定要尊长,否则我贵不起来的。我抵触顶撞父母的时候,要明白,这就是古人说的“贱”,这就是定贵贱的地方。菩萨为什么恒顺众生?因为他福大,智慧大,所以他不会去做折福事。

  6、我们没福气的人,就老是做折福事,而且抵触顶撞父母的人,就是最没福报的人,生活中没有一样顺遂的,我见过就算聪明读书成绩好,可关键考试却会砸。伸手不打笑脸人。笑一笑很重要,父母嗔我笑,父母怒我笑,父母不高兴,我连忙软语上前谦虚可爱的问有什么事。我这样柔顺可爱笑容的对待父母,父母怎么可能对我冲得起来?连批评我都不好意思。这个是转运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朋友的母亲看她就发怒发嗔,什么话伤人就说什么,歇斯底里得很,就这样已经二十年了,可是她就做了一个月对父母始终是笑颜软面软语,搞定了,母亲看她可顺眼了,一点儿不想批评她。

  7、我要有敬父母的态度,我就用柔顺可爱笑容民主去转他们。而不是他们发气,我就顶,我这是入魔了。如果不理睬父母,让父母有气憋心中,下面马上会提到,很严重。经常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对父母说对不起,一遍一遍真诚的对师长,对自己伤害过的众生说对不起。

  8、父母如果不高兴我说的话。我切记不要让父母留气在心中,因为这样其实很严重。父母心中堵一丝气,我当天的工作,考试,乃至般般事,都不会顺利的。而且父母自己憋气在心,他自己要生病,我自己要生头痛病。我要是知道父母有气不管,那真是太严重了,这就是长期倒霉日子的预兆。古人看你气色就知道你什么不顺,你抵触顶撞父母,脸上马上大大的写上贫贱,让会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如果父母挂我的电话,摔我的电话,我要尽量短的合适时间就打过去,尽早的消除父母的气,我一定要陪好话,要记住:目的就是化解父母心里的气,我说什么不重要,父母说什么,不重要。

  9、过去自己如此抵触顶撞父母,轻贱尊长毁灭的福德太巨大了。要把福德找回来,只有每天带着孝顺感恩的心给父母洗脚,自己端水倒水,要细致的洗,洗干净要用干爽的毛巾擦很干(擦不干容易烂表皮),把父母的袜子穿好,注意袜子不要穿出褶皱,不然咯脚的,穿好袜子裤脚要放下来,要细心,要温柔,要有爱。

  10、每个月的工资无论如何都要抽部分出来供养父母。恭敬孝顺拿财物供养父母对改财运是非同一般的好。

  11、爸妈叫我们,我们要马上应声,不能拖拉。爸妈叫我们做事,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偷懒。如果一个人生活上般般都不如意,受尽各种痛苦折磨,这一般都是因为从小抵触顶撞父母。我观察到网络上很多女孩子最痛苦的就是感情。姻缘本来就是和合二字,经常抵触顶撞父母,是丝毫和合气都没有的,搞到全身戾气,所以无法有顺遂和睦的感情。父母,长辈,上司是什么呢?父母生我,所以是生助我;长辈,上司,长生幼,也是生助我;感情对象是什么呢?对象,对象,相对之象,就是对冲我;没有父母师长生助你,对象来和你较量,你就要受欺负。所以想要姻缘好,第一个就是不要再抵触顶撞父母师长,经常让父母师长喜悦,让父母师长来生助你,这样感情就欺负不了你。现在开始,立刻改,不出一年,好姻缘就到。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是天地间至贵至珍生气最强的气蕴,养得住一切福德,镇得住生活中各种不顺包括担心忧愁恐惧。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