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为社会的佛门企业家——杨钊

时间:2023-05-09

终生为社会的佛门企业家——杨钊

  香港佛教联合会常务董事、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位慈善家、教育家、佛教大护法。作为上市公司旭日集团的董事长,他在驰骋于商界的同时,大力支持许多佛教活动。作为玉泉寺祖庭重建的中兴功德主,他对于自己为佛教中兴所捐助金额的数量轻描淡写,从不多提,却很乐意与众人分享自己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以及多年来平和与富足的精神收获。

杨钊居士谈“佛商”的平常语

  “佛是创造精神财富,解决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心灵快乐、生死等问题……”,“商是创造物质财富(文明),解决温饱、小康、富裕等问题……”,杨钊居士常如是说。他巧妙地将东方智慧和现代经营理念结合起来,并始终恪守实践着“取于社会,用于社会”的信念,追寻着古往今来有识之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杨钊居士的心灵就走过了这样一段历程。时间回到1991年,这一年,杨钊因为工业领域的卓越成绩,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评委们写给他的评语是“正直精明,能干苦干的企业家”。从白手起家直到一代裤王,打造国际集团,“香港裤王”杨钊名播国内外。

  二十多岁当“裤王”,事业有成,正是“春风得意马蹄轻”,然而,对人生旅途的迷惘感即随之而来。杨钊居士坦言,若以金钱衡量物质生活,那时所拥有的财富够一家人受用一世。

  “但是,人来到世上是否只为有三餐一宿的温饱生活?若是继续赚更多的财富,求取更大的名和利,真正能用到自己的身上的又有多少?辛苦工作,劳心劳力又劳神的目的是什么?”在他事业开始有成就的时候,他就不断地在思考这些问题,并且试图从身边的亲友中寻求答案,有人建议他尝试从宗教信仰中去追寻答案。

  “我用了数年时间去了解各主要宗教的教义精神”,虽未详言了解的过程,杨钊认真的神情令人不容质疑地感受他寻求生命意义的真诚。有一次,虔诚佛教徒的叔父给了他两本阐论佛教教义的专着----由一位广州佛教居士冯达庵着作的《佛教真面目》及《佛教要论》,在用心阅读后,他从中领悟到佛家度一切众生,帮助众生去除烦恼的慈悲心。随着对佛家思想,佛教精神的认识及体会日深,杨钊居士将度人向善,助人即助己的理论付诸实践,成为自己的人生信仰,亦成为他丰足的精神财富。他在一九八一年正式皈依我佛,逐渐从佛学找到了生命的归宿,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定位于“为众生、为人群、为社会”且一经定位便身体力行,坚定不移,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下去。

旭日精神:闪耀中华文化之光

  旭日集团能够迅速发展取得骄人成就,与杨钊居士推行的一整套经营管理思想和模式有着密切联系。深深领悟到中华文化之精髓的杨钊居士在总结自己管理方面经验时认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

  杨钊居士生活淡泊,鄙夷奢侈,不尚虚名。读书占据他生活中许多时间,尤其喜爱读哲学和佛学方面的书。杨钊居士外表俊朗,谈吐不俗,气质儒雅,一双岭南人特有的眼睛发出思想的光辉,给人一种是企业家又为学者的印象,曾有人这样描述“杨先生的含笑,很平静、透彻,看不到一丝的风霜或骄灼或任何的故作姿态。”

  杨钊居士对命运的看法尤具思辨性和现实性,他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对于事物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他常常引用古代哲人所言“今天之运气,是昨天的努力,今天之努力,又是明天的运气。”

  从多年商场经历中,杨钊居士概括出完整的富有特色的“旭日企业文化”,如发展战略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工作策略为“分轻重、随机应变、事缓则圆”;员工守则为“学习工作、学习生活”,“不断学习、不断改善”等等。

  从1985年3月起,杨钊居士创办了公司内部刊物《旭日之声》,他每期必在篇首着文,以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和参与社会事务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向员工传授、解惑。

  杨钊居士把支撑旭日成功的力量称作“旭日精神”,他说这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去处理前进中的问题,他称赞旭日创业者们大都具备勤奋、肯吃亏、乐于助人、有责任心的精神。他在他企业内部的报刊《旭日精神之三》一文中说:“这种人生的取向(为人群、为众生、为社会),最终会把自己融人社会、融人大自然,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是宇宙的一部分,为人群服务中几乎可以达至‘忘我境界’,中间亦有‘我’亦有‘私’,但很快就被‘大我’和‘大公’所融化,这样,再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群、服务于大自然。由近至远,由亲至疏。”

  在杨钊居士富有特色的管理下,旭日集团于1999年被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为全球300家优质中小型企业之一,并于同年获得香港管理专业协会颁发的“1999年优质管理大奖”。

达则兼济天下

  “继续赚取更多的财富或许对自己并不需要,但还有许多人有需要,我可以更好地利用金钱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经济条件好了,这时候就要兼济天下,这也是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在事业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年轻的杨钊居士从佛家教义中悟出助人为善,感受到佛陀发愿普度众生的慈悲心。

  1993年,他捐资1000万港元给惠州大学建教学楼;同年还捐资1000港元万给上海纺织大学建实验大楼;2002年6月14日,旭日集团为素有“光明使者”之称的健康快车捐资300万港元,为祖国偏远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治疗,期望他们尽早复明;多年来旭日捐资的中、小学有10多所;2002年捐资700万给四川成都建成爱道堂;2002年捐资2600万元给河北柏林禅寺建佛殿及教学楼;2002年,内地第一家佛学研究中心在具有深厚人文研究传统的南京大学成立。“南京大学旭日佛学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佛学人才的培养和重大佛学专题的研究,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中心数百万元的经费都由旭日集团提供。2004年,他又欣然接受净慧老和尚的聘书,担当起玉泉寺中兴功德主的重任。

  2007年11月19日,净慧长老在北宗祖庭度门寺全堂圣像开光法语中曾说到“有大功德主杨钊居士、杨勋居士,现长者身,作如来使。兴实业于香江,富甲桑梓;展鸿图于北国,誉满商林。法门外护,圣教功臣。建法幢于处处,安僧办道;布慈云于朝朝,助教济贫。功高山岳,非笔墨所能罄书;德配江河,岂口舌所能尽赞。余与大功德主多生缘会,累劫胜因,十五年来,先后助我中兴赵州祖庭、虚云禅林、真际禅林、开元古刹、南北玉泉,宝刹连云,净资累亿。度门重建,计日成功,殿堂金像,僧舍斋厨,禅诵无忧,讲习有地,诸般如意,一切现成。”

  同时,杨钊居士还在不停地为祖国默默奉献着:为内地华东水灾捐款300万港元,为华南水灾捐款300万港元,为广东阳山县大良乡扶贫捐款200万港元,2003年捐资300万给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协助解决东北三省失业人员问题。向广东惠州市教育基金捐款300万港元,去年抗非典期间,他捐资2000万港元给卫生部及佛教界协助应付非典等等。

  实实在在的善举,实实在在的爱心,多年来,杨钊居士已捐献2亿多元港元建学校、助残疾、扶贫困、救灾民,支持祖国的科学文化及相关事业。他提出的“将西方科技和东方智慧结合起来解决人类物质和精神两大问题”的哲理命题已产生广泛影响,尤其将东方智慧引入企业文化中更是一种创造。杨钊居士带领着旭日集团,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赢得了财富与道德的统一,用他自己的话讲,“不只获得了物质财富,还赢得了精神财富”。

  兼济天下,让杨钊居士领悟到一名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莫大的人生快乐和满足。

RECENT POSTS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佛手柑,这一自然界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果实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寓意丰富、象征深远的象征。其果实形状犹如一只张开的佛手,细腻而生动,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温馨与包容,寓意着...
2024-11-25
佛手柑的寓意和象征,你知道吗?

一日禅:禅在哪里?

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不在禅堂里,不在深山古寺中。禅,就在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的当下。...
2024-11-25
一日禅:禅在哪里?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