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的人为什么最终会退失菩提心?
法量大和尚指引“榕荫读书会”的学员学习《阿含经故事选》经典选篇《二十亿耳的精进》,并就学员们在学习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作了智慧的开示。
学员说:一个人生前学佛十二年,精进诵经、吃素、放生,在寺院做义工。后来得了重病非常痛苦。他说自己得病的原因:一是“要代众生受苦”的发愿太大,自己没这个能力;二是他在寺院当义工修忍辱,受的气郁结在心里。
我想知道,这么精进的人为什么最终会退失菩提心?
在这个故事里,二十亿耳尊者渴望获得解脱,但长时间勇猛精进修学三十七道品,都未能如愿。当他准备退失信心时,因为宿世善根的成就,也是他那一刻当得度,所以感得佛陀去给他开导。
佛陀是一切智智者,知道二十亿耳尊者在家时好乐弹琴,就用他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弹琴譬喻,为他开示修学之道:太紧,琴弦会断;太松,弹不出悦耳的琴声。只有将琴弦调得不松不紧,恰到好处,才可以弹奏出美妙的乐曲。修行也是这样,依着中道持续不断地精进,当因缘和合,必能摄入真谛,证入涅槃。
尊者二十亿耳听了佛陀的微妙开示后,依着中道学法,不著于乐、不取于苦,不过于精进也不放逸,就这样持续安详地修学三十七道品,很快就得到摄于真谛,证入涅槃。所以,我们修学要行于中道。
退失菩提心,是因为他对佛法还未建立稳固、透彻的正见。为什么这样说?比如,他发愿要代众生苦,但当身体违和时就怀疑是否自己力量不够,因发了这个愿才令自己得病?他对身体贪恋,放不下我执,对为什么要发愿“代众生苦”可能还没弄明白。
菩提心,就是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何能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首先必须经历种种苦难的磨炼:要经受修行上的种种历练;要承担无始以来种种不善业的果报;要坦然面对一切境界,逢苦不忧。只有做到逢苦不忧,方能学习做到“代众生受苦”。
其实,代众生受苦是一种愿力,并不是说我们有这种愿力就真能代众生的业。业的本性是自作自受。若业能让别人代受,那佛菩萨就都帮我们代受了。
“我”不可得,我们所受的业,都是我们的虚幻执著而已。因为我们有虚幻执著,就有种种苦乐之业。若无虚幻执著,一切如梦如幻!
一个人若是未能建立缘起的正见,所发“代众生苦”的愿就不坚固。一旦境界来了,就会起怀疑。
因为他的知见还未能建立,而因缘又不能恰如其分地支持他,当身体不舒服时,他就会怀疑自己的发心,甚至怀疑自己的修行。当他怀疑了,就会有压力;当压力得不到开解,就会郁闷、抑郁,自然也就引生身体的各种不适。
压抑、郁闷不是忍辱。当我们有力量时,还可以表现得自己很有修养;若没有力量时,就会如火山爆发。
佛法说的忍辱跟常人讲的忍辱是不一样的。这种“忍”是一种接受、理解、承担,不是像石头压草似的,将别人的过错压在我们的心里面闷着。
佛法说“忍”,是忍许的意思——忍许佛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真谛;忍许一切有为法;对“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样的真理有深切的信解,相信、面对、接受、肯定这种真谛,忍许一切有为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性,性空寂静。有了这样的信解,有了这样的肯定,自然就能接受、堪忍现实生活中种种的苦乐现象。真正的“忍”,首先需要有认知上的通达。
“辱”,就是侮辱。一切危害我的——侮辱、辱骂、欺骗、打击、伤害等等,都是辱的表现。我对这一切都能正确观察:“这些都是我过去所造的种种业因所引生的,我应正确面对,逢苦不忧,遇乐不迷,堪忍不动。”
佛教的忍辱是智慧和担当。忍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信愿力的生起——深信佛法,深信佛所说的业果缘起的真理。因为有了这种深信,所以能产生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让我们在生活当中逢苦不忧。逢苦不忧就是忍辱。
辱,广义上来说,一切苦都是辱;狭义上来说,是指别人打我、骂我。辱,有内辱、外辱、内外辱。总的来说,一切让我们不舒服的都是辱。
忍辱是一种力量的训练。我们若不能从这件事获得清凉,我们的心当下不能开解、不是轻松安详的,就不叫忍辱。
当我们接受了这件事,分析思维,放下它,就一定能得到清凉自在。我们通过思维缘起:“他辱骂我,我就还债了,当下业就消了。”我们当下就会感到快乐。如果没能感到快乐,也会觉得无所谓、很轻松。这才真的是忍辱。
如果我们只是因为怕人家笑话自己,或因自己是修行人要表现得有教养,或是希望得到同修道友们的赞叹,所以要忍着、不跟别人计较,这都不是真的忍辱。这样“忍”的话,若我们的身体能支持,还可以承受一下;若身体不能支持,那就很苦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六榕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