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佛后才懂得孝顺公婆的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我是学佛后才懂得孝顺公婆的
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过的更好。媳妇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就像牙和舌头一样,配合的再好,也有打架的时候。但是在问题出来之后怎么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却是方法的。
南无阿弥陀佛,说起来果玉都很惭愧,但既然是自己不光彩的历史就该让它见见光,给自己一个忏悔的机会,虽然老人不再怪我,但每每自己想起内心都很难过,感恩阿弥陀佛慈悲加持让我写下这篇忏悔文,也以此警戒自己在以后的修学路上必须孝养公婆如自己的父母。
公婆是江西人,因为语言的不通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我们的交流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自己当时找对象就是赌博一样,因为那时的自己太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了,太渴望有自由的天空了,所以谁对我好一点,我都感激不尽,就算有一个茅草屋能挡风遮雨就行,有一杯凉水两人能互相谦让就可以,所以遇到有缘的老公自己就同意了,其实妈妈当时很不欢喜自己这门婚姻,因为爱人身高不理想,爱人的家庭条件很贫穷,
又加上他是家里的老大,而且还有一位聋哑的弟弟,父母没有退休金等等……,但他却是一个多才多艺能吃苦的的人,在姐姐们的支持下我还是同意了,可是婚姻生活不是想象中的爱情,现实中的残酷不是片言只语能说明白的,记得第一年回婆家过年,公婆依自己家的习俗,半夜不吃饺子,自己因为和他们离得不近,平时沟通也很少,尽管自己的身体处于怀孕阶段,但还是没好意思自己找吃的,总觉得自己从一个极端又到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在公婆家大家都在说江西话,我听不懂,也不知如何融入到这个家庭,虽然家人都很好,可是在一起生活真的不知所措,再后来自己也是因自己的娘家比婆家条件好而总是有恭高我慢之恶习,总用自己的娘家的标准来要求婆家,自己一直被这种恶性循环而控制着,在娘家被娘家人瞧不起,在婆家又瞧不起婆家人,总也不平等,虽然我没达到同公婆争吵的地步,但大家都心有隔膜,后来自己因为孩子和自身原因而发愿学佛,读诵地藏经,才知道做人应该先要孝顺父母,尽管那时的自己已经同公婆有很多误会了,但自己每读完一遍地藏经都告诫自己不应对公婆再有抱怨,但那时的自己真的是在强忍着,因为那时的自己渴望平等的爱,可是不懂得自己种尊敬别人的因,总是要求对方来善待自己,因为家里人把我当负担,在公婆家依旧是以自己的孩子为主,我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自己被排斥,我好像只是个附属品
想想自己一个人带孩子,自己的父母抱怨自己为了孩子放弃工作,再想想自己的公婆不但帮不上忙还不理解自己真的很委屈。记得一次爱人打麻将,我很委屈的向公公诉苦,可是公公却说爱人很辛苦,需要调节心情,打打麻将算什么?并告诉我多付出点,当时我真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打这个电话?为什么要别人理解自己?现在想想是所有逆境在督促我修忍辱呢!真诚感恩顶礼!
记得前年自己回公婆家过年,想想自己心里对自己的娘家人近些,感觉很对不起爱人,因为我有两边父母,逢年过节爱人总提醒我给老人汇钱,可是爱人就一边父母我却做的还不好,所以我决定给公婆买一台洗衣机,因为老人岁数大了,儿女又不经常在身边照顾,就让这个现代化的机器暂时来帮婆婆吧,我又特意把哑巴弟弟带到商场让他自己选衣服,想让他选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看到婆家缺啥就又买啥,可是自己和孩子连双新袜子都没有买,我不敢把自己的所做告诉娘家人,因为大家都觉的我对自己太亏,但想想为了学佛让孩子好也值了。
可是境界就是这样毫不留情的来考验我,除夕夜,不能回家的小弟弟来电话了,所有的人都问候了一个遍,唯独没有我这个嫂子,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想想一切不能强求,自己依旧在和婆婆包着饺子,更让人奇怪的是孩子的压岁钱也没有了,婆婆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一些,我开始有一种被瞧不起的感觉了,因为弟弟妹妹每年都是给的,而且她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妹妹开美容院,每天的收入都是几百元,
她远在新疆,平时孩子是受不到姑姑照顾的,就是过年给孩子二百元钱,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正常的礼节他们都做不到,为什么连个普通的朋友都不如?我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爱人,爱人也说不理解,后来爱人和婆婆说起了这事,婆婆说不知道,并告诉我们那是我们之间的事,我整个人被这种生活习惯而激怒了,虽然我无语,但也用自己的行为默默表示着,想想自己活着到底为什么呀?自己的所做没有任何人认可,只要自己有求就是矛盾,所以家人让我吃饭我也不起床说不吃,孩子因为对我的依恋也不起床,再后来因为要回娘家了,我起来了,公公把二百元钱给我们,说是孩子的姑姑和叔叔给的,我拒绝了,我说孩子长这么大也不是靠压岁钱长大的,公公也被激怒了,质问我给他们什么了,除了照顾孩子,我又能做什么?还说她女儿给她多少钱等等……还说我把他的家庭搅扰了,婆婆甚至在一边说他们老了也不用我管,孩子是我带,我可以教孩子不理他们,天啊,我的确是生气了,从世间法来说我无法想明白,但从来没有这么恶劣的想法,相反我是因为学佛了才想着改变自己以前不对的地方,可是老人却把我想的那么坏,我从没和别人吵过,看着老人的表情我吓到了,也不知道说什么了,老人还说我学佛白学了,我被爱人拽着离开了,记得自己临走时说:“您们放心,就是我和您儿子离婚,我也不会影响您儿子和孙子孝顺您们。”大年初二在客运站,我的眼泪像止不住的水滴流下来,我铁定心要和爱人离婚了,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尽力了,虽然我知道自己以前做的不好,可是我在慢慢改呀,我既然无法融入到这个家庭,但我绝不会打扰这个家庭的安宁,想想孩子已经接近于正常了,作为妈妈我也对的起他了,我只想一个人回山东,以自己的能力孝敬养父母。
我和爱人约定回娘家不提这件事,不想再让家人为我操心,只想等过完年我们办完离婚手续再说,后来回到家里,爱人说我可以不回他父母家,只是我们一起生活,我强硬的说,“如果背负着不孝的名字和您一起生活我做不到,如果让我面对您的父母我也做不到,因为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必须离婚。”爱人说我不是真学佛,如果真学佛不会记恨的,因为老人就是有错在孩子眼里也没错,我虽然生气,但想想爱人说的也没错,开始反省自己,又想想爱人结婚又为了什么呢?再想到他的工作性质我开始自责了,因为他本来工作压力就够大的了,常年和火车打交道,如果稍不留神……我不敢想了,所以自己也主动向公婆承认了错误。当然善良的公婆也原谅我了,我也重新以学佛人的形象展现在他们面前了。
今年春节是我和孩子陪公婆过的,而且也是提前自己想到的,也不想有要求的陪了,我们是在很亲切的环境里过的年,我不再想着为孩子要压岁钱了,相反我把一个懂得礼敬爷爷和奶奶的好孙子带到了他们面前,当老人把压岁钱给孩子时我还不好意思了呢,因为我决定替孩子把钱捐给西藏智悲学校,孩子的姑姑给我聊了好将近两个小时,她说她也在念佛,还说我们现在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因为彼此都有了改变和理解,我虽然是嫂子,但也不想以嫂子而自居了,只是告诉弟弟妹妹安心工作,老人离我最近,我会尽力去把老人照顾好的,而且我在做就是他们在做,不要难过,并赞叹他们为老人从物质上的改变而尽的孝养。
学佛的好处说不完,依佛教诲修忍辱断贪欲等等习气也受用无尽,以前自己总想让身边的亲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现在懂得了自己是佛的学生,应该理解尊重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因为佛法是大慈大悲包容虚空法界的,作为佛子应该学习佛的胸怀才对呀,永远与人无争,依靠佛的慈悲教诲做好自己才能感化家人,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是自己学佛改错,不是改别人也不是改境界,境界随着我们的修行而改,我知道自己的修学路上离不开善知识慈悲指教,同时也深深惭愧自己做的很不足,我愿意永远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而改过,因为学佛真的很好,真的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穿越痛苦就是修行路上的一笔财富,因为没有白受的苦。南无阿弥陀佛!惭愧果玉合十问候大家!同时感恩所有善知识的提携和指教!
评语:有好多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和婆婆处理好关系。作者就是通过学佛之后才懂,懂得和家人相处。全家欢乐。想做一个好媳妇,懂懂脑经想一个好办法出来!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不过,佛教的确赞叹出家的功德,那也并不等于反对在家人结婚,信了佛教的人也不会都该出家。其实,唐宋时代,在家的佛教非常兴盛,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的文字记载、图画、或雕刻中,看到许多关于在家居士家庭生活的描述。宋、元朝以后,佛教渐渐隐遁山林,与人世间渐渐疏远,因而造成一般人认为佛教是仅属于出家人的错误观念。很多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女亲近道场、亲近法师,就会很担心他们出家。事实上并不尽然!你们就经常亲近寺院,却没有因此而准备出家。出家不是消极地逃避,仅有极少数人适合出家、出得了家。
在家居士是佛教的基础,在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如何彼此相待。甚至还有经典讲到结婚之后,怀孕、生子的事。例如《善生经》、《玉耶女经》,均对夫妻亲子有明确的伦常原则。《长阿含十六经》明文说:为子求善婚娶是父母的义务。《中阿含一三五经》亦明言:「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妻子当以十三事善敬顺夫。」并说:若人慈愍妻子者,必有增益,则无捐耗。」由此可知,佛教并不是与世隔绝的。诸位菩萨很幸运,能够参加我们第一届的佛化婚礼。今天请诸位来上课,就是从佛教徒的立场、从将来要踏入人生另一境界的立场来认识婚姻。
1、婚姻的意义
婚姻本身是责任和义务的肯定与承担。通常一般人在结婚之前,认为自己还没有结婚,可以什么都不管,不但没有想到如何让父母颐养晚年,其至还一直接受父母呵护照顾;可是,结婚之后因为有了家室,同时因为孩子的诞生,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而产生家庭的责任感。所以结婚和没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婚姻本身是家庭责任的肯定与开始。
有人说「婚姻是练锁」,「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现代年轻人认为,反正结了婚还可以离婚,为什么一定要结婚,不结婚不是很自由吗?这是不负责任、过份浪漫而不务实的态度。如果结婚的时候就准备离婚,还结什么婚!结了婚还要求绝对充分的放肆,还结什么婚!结婚是一份责任,岂能儿戏?请诸位菩萨一定要肯定:婚姻是一个严肃的课题,是人生绝佳的历练。
现今社会问题最多的,莫过于金钱及男女色。印度因为天气炎热,一般人都很早熟,女孩子十二、三岁就能结婚,甚至更早。气候炎热加上居住空间小,所以一般人多半在树下或门前露天而眠,因此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比较混乱。释尊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而规定在家居士一是要守五戒,其中的不邪淫戒更是非守不可。由此可见佛教对婚姻的重视,及夫妇彼此之间要互守信诺、互守贞操等观念的强调。可是,中国自五四新思想的学者们提倡「守贞操是吃人的礼教」,及毛泽东主张「破四旧」及「一杯水」,因此把中国弄得家庭不像家庭,夫妻不像夫妻,所以今日的中国大陆,也在注意正常的婚姻关系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是夫妻共守。因为邪淫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这种罪业是很重的。大家千万不要认为逢场作戏没有关系,假戏真演,终会导致婚姻破裂;而且以生理健康而言,男人在外面宿娼嫖妓,可能感染花柳病、梅毒、爱滋病的病毒,而带回家传染给太太,贻祸给后代。就心理层面而言,不论男女,一个人有了外遇,便会造成另一半的不平衡,因而第四者也可能接著出现,问题不断衍生,造成社会的不安,这个责任实在太大了。所以婚姻的社会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结婚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人际关系因之扩大而改变。面对人生的新境界,更应秉持慈悲的精神,来对待、照顾另一半的亲人,公公婆婆及岳父岳母。同时也应以智慧来处理自己的公私事务,以理性来迎接儿女的出生,给予适当的教育。这是在婚姻过程中,应该学习负起的责任与义务。
2、建立佛化家庭的意义
(1)以宗教信仰来促进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
宗教信仰是非重要的,这次法鼓山农禅寺举办的联合婚礼,我们准备赠送每一对新人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特别请艺术家设计雕塑后制成的白瓷观音像,希望你们不论居家空间的大小,都能虔诚供奉此尊观音菩萨。从此这不仅是你的家,也是你们共同修行的道场。
供奉观世音菩萨有二种意义,一是学习、模仿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如果能像观世音菩萨那样慈悲,夫妻还会吵架吗?还会打小孩吗?还会弃父母于不顾吗?还会对朋友不忠诚吗?不会的!第二种意义是,菩萨的确是有感应,当在有困难、有麻烦时,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同时祈求佛菩萨给予力量和信心,让你们在平顺中共渡一生。夫妻双方由于同床异梦、意见不合是正常的。要在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下,互相的调和,彼此包容。
有的人结了婚以后,夫妻吵架,就来找我,我的方法,通常是谁来就骂谁,「有理扁担三,无理三扁担」,因为吵架是两张嘴巴之间的事,如果只有一个人在吵,一会儿就吵不下去了,有了这种认知,就算对方不改变,家庭也不致于破裂。结婚仪式的本身很简单,但在婚后的未来,则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彼此一定要以宗教的信仰为依归,有了共同宗教信仰的家庭,一定会美满、幸福。
(2)以家庭的净化,提升人品、净化人间
净化人间要从净化家庭开始,也就是要从建立佛化家庭开始。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为我们学习的重点。提升自己,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遭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成净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3、如何建立佛家庭
(1)建立婚姻的共识
建立佛法家庭,是希望从你们两个人结婚时开始,就是一个佛教家庭。如何建立佛教的家庭呢?首先须要建立婚姻的共识,那便是彼此关怀、彼此尊敬、彼此体谅、彼此礼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才像是互为同修的菩萨,互为善友,互相提携的佛化婚姻。
如果遇到你的另一半陷于情绪的低潮,现出消极、无奈、孤单寂寞、惊恐失望的时候,你应该鼓励他(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待我们再好好努力,千万不要灰心!我会陪著你共同度过难关,而且我们的孩子也需要你的照顾!」这就是互相关怀。
释尊教导我们,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皆是未来的佛。所以要尊敬对方,即使对方不尊敬你,甚至虐待你,也要认为这是助你成长的逆增上缘。这不是教你逆来顺受,而是在无法避免的情况已经发生的时候,就要学习接受事实,并且由衷地感谢一切助你成长的各种因缘。「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如果对方一时无法改变,一定要调整自己,时时以尊敬、尊重的态度,来与对方相处,视其为未来佛、现在的菩萨。互敬、互重,此种方式,对家庭生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庭问题的发生,是来自夫妇双方不能相互礼让。曾经有一位男居士在禅七期间痛哭流涕,他告诉我说:「一味嫌弃太太,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罪恶,出禅堂后,我一定跪在太太面前,好好地向她赔罪、忏悔,并由衷地谢谢她多年来的包容。」禅七结束后的第二天,便见他的太太跑来告诉我:「感谢师父!本来我先生已经准备和我离婚,如今,我捡回了先生。谢谢师父。!」这是很不容易的。夫妇之间一定要互相礼让,尤其是先生对太太忏悔,因为一般而言,使得先生向太太赔罪是比较难的。
(2)怀胎之教育
结婚后,有不要孩子的权利,如果仅为自私,便是不负责任的想法,也是拒绝成长的观念;如果不自量力拚命生孩子,也是自害害人的事。有了孩子,才会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生养儿女是多么的不容易!从怀孕到生产,从生产到小孩上学、结婚、成家,成家之后,还要帮他立业,牵肠挂肚,万般呵护。没有孩子,不会知道为人父母的责任,也很难知道为人父母的辛苦。但现代的社会,不论中国人也好、西方人也好,结婚之后,非但忽略了双亲的奉养,还因忙著事业,而把小孩小给父母去「含饴弄孙」当褓母,这是颠倒了。
佛教非常重视胎教,大藏经中有关胎教的,至少有三部:一、《菩萨处胎经》,二、大宝积经《佛说入胎藏会》,三、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孕妇怀胎的时候,要作如此想:这是菩萨来入胎,怀的是一尊小菩萨。千万不要认为:「生孩子嘛!把小鬼生出来就好了」,如果你认为那是小鬼,他真的会变成小鬼;如果你视他为菩萨,他会是个菩萨。心的念头是非常重要的。怀孕时,心中常念观音菩萨,多看观音菩萨像,经常观想菩萨慈祥的面容,对胎儿很有用;我们要经常保持心平气和,想要生气的时候,就赶快念观念观音菩萨。怀胎时,不可以暴饮暴食、生活不正常。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情及心理现象,都会对胎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丈夫们可能认为始教仅是母亲妊娠中的事,跟做父亲的没有关系,其实你的身心状态会影响到你的太太,也就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所以良好的胎教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
(3)小菩萨的培育
当小菩萨会爬行时,就要开始教他拜佛;在还未识字之前,可以让他看佛教故事的儿童图画,例如佛陀、观音、佛在《本生故事》种种类似童话的传说,救度众生的感人事迹,培养孩子们慈悲对待一切众生的情怀。许多父母都主张父母不要对孩子灌输宗教信仰,让他们长大后自己选择需不需要宗教信仰。这种观念绝对是错误的,这等于说,小孩子还不懂事,不要教育他们什么是危险和安全的情况,等他们长大了让他们自己选择需要不需要避免危险确保安全。这那算是爱护孩子及尊重孩子呢?所以佛教的信仰,应该从很小的时候,就得开始打基础立印象,更何况母亲怀胎时,就已经在念观音菩萨圣号,其实他在胎里就是佛教徒了,为什么还要等他长大再让他自己决定信佛不信佛?在宗教信仰方面,父母宜多给小孩一点时间,小孩才能健康地长大,心理上才不会古怪。
(4)夫妇的生活
「原谅对方」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有一对皈依弟子,结婚四年后,有一天来跟我说,他们要离婚了,我问他们为什么?丈夫说:「性格不合,生活方式不一样。我这个太太,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还常常把擦桌子的抹布拿来擦碗筷」太太也说:「我先生每天晚上睡觉前不漱口也不洗脚的,上臭下臭,我觉得跟死尸睡在一起,我还能睡得著觉吗?」这可有趣了,吃苹果不削皮,吃橘子不吐丝,不漱口,不洗脚,都变成了离婚的理由。夫妻之间原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是最讨厌的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芝麻绿豆的小事,因为天天都为了这些细故争吵,就变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事虽然小,日子过得蛮不舒服,结果就可能闹离婚了。其实夫妇的共同生活,必须练习著包容对方,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是小问题,只要太太不红杏出墙,先生不拈花惹草,其他都是小事,怎么样也不应越闹越严重,乃至要离婚的程度,否则便证明你对婚姻的诚意不够,认识不清,必须好好反省,绝不能轻言离婚。
还有,要谅解对方,不要怀疑对方;夫妻之间要互信、互爱,不能猜疑,就算先生在外面真的有一点事情,你也要相信他,久了他会觉得惭愧:「太太这么相信我,对我这么好,我竟对太太不忠实,实在太不像话了。」夫妻双方彼此要绝对信任,而互信是从谅解、宽恕中来的。做为一个佛教徒,你要相信对方,相信他绝对会守五戒中的不邪淫戒,相信他会念观世音菩萨,学习著关怀对方、原谅对方,婚姻必定会美满。
(1994年9月26日晚7时至8时30分为法鼓山农禅寺举办第一届联合婚礼前召集22对准新人上课时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