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什么是心?慧海禅师答“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大珠慧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俗姓朱,生卒年不详。
他在越州大云寺从智和尚,后到江西参拜马祖道一。马祖问他:“从哪里来?”
慧海答:“从越州来。”
马祖问:“到这里来干什么?”
慧海答:“来求佛法。”
马祖说:“你自己家里放着宝藏不管,把家丢了到处乱跑干嘛?我这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求什么佛法?”
慧海说:“请问哪个是慧海的自家宝藏?”
马祖道:“就是现在问我的,你本身所有一切都具备,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为什么还要到外面去求呢?”
慧海于言下大悟,识自本心,作礼而去。
马祖和慧海的这一段问答,表明佛法就是“空”,禅也是“空 ”,而到外部世界去探求则更是“空”。
佛法、禅、悟只能来自自己的内心,要想得到它,除了唤醒自己的内心,没有任何别的办法。
慧海在马祖处悟得这一点后,回到越州,著《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融合了经论的妙义,阐明了禅宗的要旨。
慧海的法侄把此书带给马祖,马祖见过了便上堂说:“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没有可以遮蔽阻挡的地方啦。”
大众当时都知道这指的是慧海,所以后世习称慧海为“大珠慧海”。
马祖的门徒中有人听了马祖的话,便来到越州依附慧海。
慧海也用他初见马祖时,马祖所用的接机方式对他们说:“禅客,我不会禅,根本没有一法可以告诉你们的,你们别老站在这里,都各自歇着去。”
正因如此,来依附的学人越来越多。大珠慧海禅师随问随答,辩通无碍,大弘马祖禅风。
一个僧人问慧海:“言语是心吗?”
慧海答道:“言语只是缘,不是心。”
“离开了缘,那什么是心?”僧人又问。
“离言语无心。”
“离言语既然无心,那什么才是心?”僧人接着又问。
大珠慧海答道:“心形无相,并不离开言语,也并非不离开言语,心常湛然清净,应用自在。祖师曾经说过’如果知道了心不是心,才真正明白解心的心法。’”
慧海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说的法,就是众生的心,如果心生,那就一切法自然生;如果心不生,法也就无从生,也没有名字。迷惘者不知道法身无相,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