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故事:黄檗叫“把禅板几案拿来”,义玄喊“把火拿来!”
临济宗的“接机”方法,多采用“棒”与“喝”。义玄从他的老师黄檗希运处三度被打,从而念念不忘,并且也学会了这种方法。
有一次,希运在厨房里,问做饭的:“做什么?”
饭头答道:“拣僧众饭米。”
希运又问:“一顿吃多少?”
饭头答:“二石五。”
义玄在旁边插话道:“莫不是太多了吧?”
希运道:“明天再吃一顿。”
义玄马上说:“什么明天,现在就吃。”说着就打了他的老师一巴掌。
义玄后来离开黄檗时,老师问他到哪里去,他说:“不是河南,是到河北去。”
黄檗便打,义玄也不客气,按住棒就是一拳。黄檗就大声叫侍者:“把百丈先师的禅板几案拿来!”
义玄则命令侍者:“把火拿来!”意思就是说用火把它烧掉。
希运连忙说:“不是这回事!你尽管去就是了,以后要坐断天下人舌头了!”
师徒俩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佛法大意”,根本不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而是采取这些极端的手段。
临济义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表现是:他不仅能打,而且在禅宗史上,“喝”的使用也始于他。
实际上,“喝”当始于著名的马祖道一禅师。当初百丈怀海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但禅宗史上,最善于“喝”的,却实实在在莫过于临济义玄了。
据义玄的《临济录》里称,义玄的“喝”有四种:
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
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
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
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如此,禅宗史上就流传有“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打”的说法。因为这样,他的弟子们也就学起“喝”来了。
义玄有一天对众人说:“你们总学我喝,我现在问你们,有一个人从东堂出来,另一个人从西堂出来,两个人齐喝一声,你们能分得清宾主么?你们又将怎么来区分?如果分不出来,以后不能学老僧喝。”
如此,到了临济门下,“棒打喝斥”完全成了交流某种道理的中介。
义玄曾问弟子乐普:“一人用棒,一人用喝,你认为哪一种方法较近于道?”
乐普道:“没有一种方法较近于道!”
义玄又问道:“那么,什么才是最近于道的呢?”
乐普大声回答说:“喝!”
于是,临济便打,乐普便喝。据称,一喝大地震动,一棒须弥粉碎,此遂衍为临济宗的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