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普度众生”
众所周知,大乘讲“普度众生”,谁来普度呢?主要是指菩萨或有菩萨心肠的人。
小乘以追求个人解脱、达到阿罗汉为修行目标,大乘则认为这种目标还不够,要讲究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境界。
而菩萨,在大乘中是特别强调的一个“修行等级”,它是高于阿罗汉未达到佛的境界的求大觉的存在。
须菩提是一个已经达到阿罗汉境界的人,并且被佛陀称为“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因此,他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向佛陀提出怎样修菩萨行的问题。
在所有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出现最早,而在各种各样的般若类经典中,《金刚经》出现得最早。
由此,“普度众生”的思想也可以说,源出于《金刚经》。
“普度众生”的思想在经中,首先表现在这一句:“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涅槃是一个佛学所特有的概念。而提到涅槃,不能不先说“苦恼”,如果没有释迦牟尼对“苦恼”的感悟,就不可能产生什么佛学,也就无所谓“涅槃”这个词了。
佛陀悟道后开始普度众生,即“初转法轮”之时,首先就是讲人生“四谛”:苦、集、灭、道。
“谛”是真实道理的意思,“苦谛”讲人生充满苦恼,佛分析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盛阴。
生、老、病、死,这四苦,是个人自然生理现象造成的痛苦。在生活中,则常有“怨憎会”,不得不与自己所讨厌的人在一起;“爱别离”,不得不与自己所亲所爱的人分离。
人有种种欲望、理想“求不得”的痛苦,心理深层里则有“五盛阴”之苦,即“色”(看到的物质、现象)、“受”(对各种色的感受、感情)、“想”(对各种色的思想活动)、“行”(内心想采取的行为活动)以及“识”(各种意识观点)。
“集谛”,揭示人生痛苦的根源是“无明”,无明导致思想上的贪、嗔、痴、·业和因。
“灭谛”,则是灭除“贪、嗔、痴”,消除人生的各种苦恼。
“道谛”,讲如何灭除苦恼、从无明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境界的道理、智慧和方法。佛学上归纳为“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佛学上又有“四法印”之说,即:“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人生充满苦恼,而灭除苦恼的方法千般万种,归根一条,就是“无我”。
如能达到“无我”状态,那就是进入“涅槃寂静”境界了。涅槃的本意是静寂状态,一般人因此而将涅槃理解为“死”,称出家人的逝世为涅槃,这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但涅槃实际上是表示修行人,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后的精神境界,以及表示修禅入定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