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一法师:佛教与心灵环保
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丰收的美好季节,我们沐浴着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欢聚在重庆綦江古剑山巴渝佛教圣地,隆重召开第二届古剑山佛教文化论坛,这是一件大事和盛事,本人感动无比的欢喜,心情就像上午的阳光一样灿烂。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只有在和(píng)的环境下,在太(píng)盛世的氛围中,才能享有这么美好的、祥和的、展示深层次精神探索的盛宴。本人因为预先没有准备参加这次论坛,后因钟远(píng)常委恳切的希望和要求,于是,我把一些活动推掉了,答应来参加此次开幕式的。但是,论坛组委会还是要我讲,哪怕是开示也行,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刚才我想了想,我在这里给大家报告的题目大概可以称之为“禅与养生”或“佛教与心灵环保”、“禅与情绪管理”。实际上,这个题目从大范畴来看就是关乎“佛教与身心健康”这一重大课题。
在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以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让我们在地球的此岸和彼岸,东部和西部,远在天涯的人们,心与心、人与人的距离都拉近了,这是高科技对交通工具的巨大贡献,以及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便利和成果。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跨越式的高速运转,中国和全球其他国家一样,物质财富呈现了惊人的增长,但令人忧心的是,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几乎要漫过道德的河床,如果不加以控制,甚至有可能将一切物质成果都毁于一旦。良知良能、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元素,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讲,诚信、公(píng)、公正、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同情、舍己为人等等伦理道德的基石常常受到挑战。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精神上的需求显得格外重要。但经济快速伴随着泥沙俱下,下堕的反人性、反人文、反道德的负面风气也随之刮起来,价值核心与道德重振显得格外重要。由于精神上的匮乏,人们在物欲的冲击下,不堪一击,伴随着一切向钱看的唯利是图思想仍然象幽灵般飘荡于精神的上空。我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两种价值体系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今天,前所未有的相遇了。所以说,人们的眼球和我们心理的需求在这里发生了很大的激荡。显然,价值观无疑是问题的核心,特别是不同的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加上我们经济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科技的便捷化所带来的一些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我们的心灵有的时候是非常的欣喜,有时又感觉到超常的负荷。这就需要佛教禅师们所说的“要有一个定盘针”(有点象(píng)时所说的“指南针”),如果没有一个定盘针,那我们价值的判断、我们的审美趋向,就没有办法确定。
什么是有价值的?如何生存是有价值的?生存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是有质量的生存?生存以什么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乃至于精神的终级关怀,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滋滋不已、上下求索的命题,乃至于人世最重要、最普遍的意义追问。
在声色犬马,光怪陆离的物质财富面前,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物质上的刺激,也给我们导致了很多的错位,在贪嗔痴三毒的驱使下,在财、色、名、食、睡五欲的缠缚下,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主观主义,导致了人们视觉上的错位,心灵上的错位,甚至于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错位,这些东西都让我们进入了一个难以予以解缚出缠的尴尬境地,最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在死亡面前,人人(píng)等,不因富贵而不死。在疾病面前人人(píng)等,不因高官而免疾;在衰老面前人人(píng)等,不因厚禄而不老;在无常面前人人(píng)等,生老病死人人都要面对。即便我们去到月球,依然免不了人的基本情怀与基本规律。
按照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说法,人类的文明大致有26种。这些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许多文明已经衰亡了,也有一些文明被转化了。目前,大概有8种文明还活跃在全球,其中,当然有中国古代文明,古印度文明,还有源自于古希腊科学理性的西方现代文明。令人忧患的是,其余七种文明很有可能被西方文明转化或吞噬的危机!这是我很多年前看到的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的基本印象。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曾经有西方哲学家史宾罗莎还写过《西方的没落》一书,也引起了我的震撼。这些都是十几年前看过的书,内容记不太准确,但大义是清楚的。
整个西方的文明,大致可以看做是追求一种外在价值的文明,让我们的心不断的向外,向天空,向大地,向大自然来进行索求,以便满足我们内心的种种需求,这就是古希腊以来的科学理性所导致的工业文明的基本诉求。这种文明的影响力是积极、快速和深远的,包括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生活观念,向外发展的一些东西,包括人类登月。但是,不管我们的人类怎么发展,总是超越不了我们的内心,即便我们能够到外星球上面去生活,我们依然有亲情,有幸福与不幸福,有好坏、善恶分别这些东西在里面。人非草木,虽然时常被物化,但并等同于物,与普通的物还是有区别的。只不过,人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的心就像庄子所说的物化了,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经常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老禅师经常告诫我们:名是缰绳,利是索。按照祖师的开导,我们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自己被五欲捆绑而不觉知。佛教告诉我们,有个“无位真人”,经常出入于我们的面门,这种本心、佛性时常与我们同在,由于大家在每日向外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本心,而不知罢了。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就说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离开我们的本心向外去追求,不管你走多远,都是徒劳的。通常,我们的心经常在不良的状态下奔走,如:贪、嗔、痴、慢、疑,嫉妒、障碍、自私、杀、盗、淫、妄、酒的特质充斥着我们的内心,在这些无明的黑暗中,我们还以为占尽了便宜,活的多么的逍遥自在呢!殊不知,这些都是在流浪生死,在觉悟者和智者眼里都是有漏种子,是不善之因,终究会感招不善之果。只有背尘向觉,回头是岸,用般若智观照一切皆空,方可打破我执,回归(píng)等一如,“度一切苦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样的话,我们才会回归清净本心,心才会安,才会回归真正的心灵家园。
可以说,科学技术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来回答我们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从根本上看,我们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并不是科学技术与财富所能表达的。财富和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的物质文明,只能是我们心灵欲望的外在需求,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古代的禅宗祖师,衣衫褴褛,春夏秋冬,走在苍茫大地上,一双“芒鞋”与衣钵等简单的行囊,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外乞素食以养色身,内乞佛理以养慧命,除了追问生命的根本意义,或者说“参透生死”这个大关外,他们内心再也没有什么别的追求。所以,他们精神上是富有的,保持身心的安详与悲悯,正如《永嘉真觉禅师证道歌》中所说:“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即心藏无价珍。无价珍,体中藏,应物随心终不吝。”
《佛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知足的人就有功德,不知足者就没有功德。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常苦、常忧。知足的人,就像颜回那样,古人常说的“孔颜乐处”,就是指他们师徒快乐的精神境界。颜回是孔子的大弟子,即使身处陋室中依然感到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知足、达观的人。因为他没有钱买碗,买陶器,所以就用一截竹子来做饭碗,这叫做“一箪食”。喝水用一个瓢,就是葫芦瓢,拿葫芦瓢到有水的地方取了一瓢水来喝,所以叫“一瓢饮”。他在陋巷里头住,谁看见都替他忧愁,可是颜回始终不改其乐,因为他内心很富有。
通常来说,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文明里面,儒家基本上偏重治世,佛教偏重治心,道家偏重治身。实际上,这三家在养生、调心、治世方面都有不同层面的表述。比如说,佛教就开示了许多法门来调养我们的身体,其中,息道观是自佛祖经历代祖师一直流传至今的基本法门,又称“安那般那”,教授如何数呼吸之旨。因为,佛祖告诫我们:生命在呼吸间。所以,养生也必须调好呼吸,一口气不来就是来生。怎样调和一呼、一吸,入吸、出吸以及安息,这里面我们的身体在气脉、气息上得到了及时的调节,身心就会得到改观,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在良好的环境里面,身与心都能轻安自在,相互协调。这些佛经中都有很多的表述,包括大乘的许多经典里面也记载了,天台宗有“童蒙止观”与“摩诃止观”。我曾看过经典里面记载,如何有效地从有相观到无相观渐次修习达到相应的定境,本人还练习过,收效甚好。首先,要观我们的身体,第一步是“有相观”,先观鼻端白,也就是观鼻子上有一个白点(晶莹剔透的),因为鼻子的位置比较特殊,道家也有这方面的观想(庄子也懂)。长久观想,心不旁移,我们的心就能够有所规范,从外求回归自我。然后,再观下丹田,感觉里面象有泉水从沙子里面流出,久而久之,再做有相观的第三步。最后,从有相观进入无相观,就是从有相到无相,无相才能无我,无我才能解脱,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观想法。
当然,我们讲到的观心,则是佛教里面最重要的法门。养生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养心,尤其是《心经》,再三告诫我们,身体是由五蕴集合而成的幻有状态,由物质方面的色身如血肉、骨骼等,以及由精神层面的受、想、行、识作用所组成。其中,精神层面的作用较大,特别是我们在修炼过程中,指挥我们身心的还是我们的意识,如果能把意识调好,那我们的五蕴之身也就清静了。特别是《心经》讲过了,要照见五蕴皆空,物质的我和精神的我都是缘生缘灭的,毕竟空无,所以,禅宗把身体看成是个臭皮囊。虽然如此,但禅宗又强调要借假修真,可见,养生还不能仅限于身体方面的“养生”,更应该侧重于心灵的净化与定力的培养,即身心同步,这一点可从佛陀摒弃苦行而得到印证。佛陀曾经告诫我们“苦行非道”,我们应该把身心作为一个整体来呵护。久视、久站、久坐、久行,都有可能伤害我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长期一个姿势,我们的身体也会出问题的。佛陀在悟道前,曾遇到了久视外道,在跟外道学习过程当中,并没有悟到真理,反而影响了视力。后来,他又遇到了另一个外道,教他经常用眼睛看着太阳,结果眼睛都被灼伤了。还有事火外道,用火烧身体,期望消解业力,解脱生命,结果除了痛苦,心境并无进步。佛教很多经典都有调整心灵方面的法门,有心灵方面的训练和智慧,重在不为物所转,可以说,佛是大医王,能治种种病;佛说种种法,为对种种心。《六祖坛经》讲了,什么叫禅?外离相名禅,内心不乱名定,既不乱也不着象,这就进入了禅定的状态。禅要求在一个(píng)静的状态里面,去除我们的杂念,让我们的杂念转变为静虑状态。这样,对世界的认识就会不偏不倚、不增不减,否则,不是增益,就是损减,就这样,我们带有色眼镜看世界,产生种种错误的行为,种下苦果。无际大师《心药方》说: “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píng)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
许多的高僧通过禅坐的训练,长期打坐,导致了他的身心非常的安详与自在,赵州老人120岁还在行脚参学,为了了却心中最后的疑问。但是,他回来以后呢,感悟到,白白浪费了草鞋钱。实际上,心灵家园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不用到处去跑。正像佛祖所说的,我们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太多,执着太多,乌云太多,飘来飘去,结果影响了我们的佛性之光不能全然的张显。佛陀是佛性全部彰显者,菩萨是大部分彰显者,而我们一般人的佛性基本没有彰显,大多处在无名状态。
人生总会有种种局限、种种追求和执著,所以容易产生烦恼和痛苦,不得自在。按照《心经》给我们昭示的“得大自在”意境,指的就是运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发现来自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五蕴之身,都是虚妄分别所呈现的,当体即空。一旦照见“五蕴皆空”, 便能达致“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得大自在、得大解脱。我们学佛,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生命摆脱一切枷锁,放下一切包袱,使我们的身心真正能够生活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所以,从真正意义上看,养生应该以养心为要、为主,以得大自在为旨归,使得色身和心灵都能自在、祥和,这才是我们生命的真义所在。
当然,在通往大自在的途中,我们还有很多的资粮要去准备,首先要从观世音菩萨《心经》的空境入手,离一切相,远离颠倒梦想,得大自在。这种自由、自在,表现在五个方面: 1.寿自在:即寿命自在,众生寿命长短难得自在,而破除了烦恼、照见五蕴皆空的菩萨们就能够把握自己的生死,能在寿命长短、生死来去的大事方面获得自由,俗语有说:言万劫而不长,促一念而非短,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极致代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所以能够获得寿命无量、光明无量。老子曾言:吾之有大患,唯吾有身。由于普通人身心不自在,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人意处无二三”,有限的生命总会有许多的欲望,而时空方面的烦恼与障碍,让我们的目的不能一一实现;2.生自在 :即受生自在,菩萨能够随类化生而得自在,众生随业迁流六道轮回,不得自在。菩萨随处而应,“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备这种特质,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才可以逐步获得受生的自在; 3.色自在: 即物质自在,菩萨能于物质转变自在,极乐世界就是“意成天”,念力不可思议。普通人难以做到,如果把物质理解为财富的话,大多数的人都有自由支配物质的渴望,但不是人人都成为富翁; 4.心自在 :即心灵自在,指菩萨能够随心自在自为,也能随顺法律、规律而为,随顺菩提心而发展,随顺净化心灵方向发展,而我们凡夫不知心为何物,甚至不知心在哪里,如何能把握这颗心呢?5.智自在:即智慧自在,凡夫没有无漏智,当然谈不上自在。菩萨证得空慧,可以任运发挥无漏智慧,说法度生,自他两利。能观自在,度一切苦厄,就能获得某种相对的自在,还不是大自在。“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度一切苦厄”、 “远离颠倒梦想”,才能获得寿自在、生自在、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那才是大自在。
联想到今天我们探讨的养生的课题,如上所述,如果我们的寿是自在的,寿命相连,命亦自在。应该说,经过修炼,心灵能够帮助我们的生命得以健康延长,自在之心能够减少由于五欲所带来的损耗,促进身体自在安康。许多人临死的时候不想死,但很无奈,不得不死;有的人死得不自在,很痛苦,睁大眼睛,在痛苦中去世;有的人修养与善业多,在安详中去世;许多高僧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去世。唐代有一个祖师,叫普化和尚,他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徒弟,天天喊着要走,他一会儿说要从东门死,有很多人就跟着他到东门去看,结果没有死。他又说,我死的时候希望化缘一件“直裰”,就是大褂,料子比较好点的衣服。后来,这话传到临济义玄祖师那里,临济一听就明白了,于是,就让人买了一口棺材给老和尚。老和尚很欢喜,带着棺材到西、南门,嚷嚷要死,结果没有死,等到了北门的时候就没人跟了,老和尚就自己趟到棺材里面去了,引来了许多人观看,可这个老和尚很久很久还是不出来,大家就想一探究竟,结果打开棺材一看,大家都惊了,怎么什么都没有,就在此时,听到空中有一阵铃声响起,这是大家熟悉的铃铛声。因为,老和尚生前喜欢拿一个铃铛到处摇晃,人家还以为他是个疯子呢。自古以来,禅宗里面,这种事情很多,有的人站着死,也有的躺着死,还有拿大顶的死法,很自在,很安详。那么投胎呢,众生是随业力投胎的,菩萨则是随愿力来投胎、成就的,在愿力中度生死,就在烦恼的此岸和涅槃的彼岸之间,来回不断的作为我们的舟楫,渡过烦恼之河,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我想佛教里面关键是自在,简言之,就是要着自己生命的主人。一个是寿命自在,第二个是“受生自在”,菩萨是“变异生死”,众生是“分段生死”。
所以,要言之:养生必须与养心相结合,养生必须以养心为核心,养生必须身心同进步 ,养生必须以得大自在为旨归。
今天,我们欢聚古剑山,本人是第二次来到这里。我深感这座山既是一座神奇的山,又是一座生态的山,又是一座活跃着智慧的山,是一座一种人文之山,这里隐含着丰富的氧气,是个天然大氧吧。同时,又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智慧和佛教文化底蕴,如果能够把100(píng)方公里的古剑山按照一个大的生态指标去打造,比如说,森林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几,作为重庆的后花园,就能真正发挥到很好的作用,为重庆人带来好的去处,真正成为心灵的、精神的家园。刚才,我讲的心灵环保,关键就是要求我们从心灵上做减法,而不能做加法,不断的让我们的心回到简单,由浮躁回到轻安,由杂乱回到清静,真正找到自我,让我们的心态回归清净。如果说,古剑山做到了这点,就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养生的圣地;古剑山的开发,才是合理的开发,和谐的开发,保护性开发,智慧型开发,人文型开发,可持续开发,必将对人类、对社会、对重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产生深远而久远的影响!谢谢大家!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