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我一直生活在众中

时间:2023-07-04
星云大师:我一直生活在众中

  贫僧自幼有一个性格,不喜欢一对一的往来,不喜欢个人独居,喜欢过团体生活。在家童年幼小,因为兄弟姐妹众多,也如团体一样;出家以后,僧团裡大众睡广单(通铺),几百人一同过堂用斋,早晚课诵也离不开一、两百人,自觉人多、共同的生活也非常有趣。

  来台以后,儿童班、学生会、歌咏队、弘法团、文艺班、补习班……还有念佛会的老少信徒,每天都离开不了和群众一起生活。

  四十岁在佛光山开山,更是群众云集。每天除了人客来往以外,光是共住的僧信四众,从百人到千人以上,从此,我就更不能离开大众了。

  回忆贫僧这一生,没有一次要别人为自己开车到什麽地方,也从来不曾有过五分钟人家不知道我的位置在哪裡?每次车子一开动,都坐了满满的人众。过去还没有高铁、手机的时候,经常来往高雄、台北之间,高雄出发了,就电话告知台北;如果路上车子抛锚,担搁一点时间,到了台北,徒弟就质问:师父怎麽慢了半个小时呢?因此,我经常自嘲自己是「限时专送」。法务日趋忙碌后,也会搭乘自强号火车或是飞机来来去去,就变成「快递」了。

  说来,团队,是贫僧在什麽地方都离开不了的情况,因此在写一笔字的时候,经常题写「我在众中」、「众中有我」,这也是自我的期许罢了。因为生性欢喜大众,欢喜参与公共的活动──共修,可以说,是贫僧一生生活的写照。僧伽,本来就叫做「和合众」,所谓「六和僧团」,佛教的教团就是靠一个「和」。在团体中生活就是出家做和尚,也是以「和」为「尚」,团体如果不和,怎麽能共住呢?

  佛光山的四大宗旨是:「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对于这四大宗旨,前三条都容易懂,第四条的「以共修净化人心」,就必须做一番说明了。

  贫僧这一生所有的建设,都不曾为某一个人。例如:建设丛林学院,分有男众学部、女众学部,各有山居,中间要经过信徒集会的场所。甚至,因为有宝桥分隔,所以虽有男众、女众弟子,彼此也是难得知道姓名,互相没有往来。

  承蒙南怀谨先生在佛光山说,佛光山的山形,就像一朵兰花瓣;我倒不想是否像他说的那样美好,不过,也可说像是一座五指山。东山是男众,西山属于女众,中间有大雄宝殿以及信徒来往食宿的朝山会舘。大雄宝殿的后方,喜欢参禅的,有禅堂可以打坐;喜欢念佛的,有净业林(念佛堂)可以念佛,每天佛声不断。另外,再偏远一点的地区有育幼院、养老院,各有山头,大家都是集体团居。

  想起过去大陆丛林的建筑形制,除了住持大和尚的丈室以外,有西堂、后堂,多为长老所居。因为佛光山都是年轻人,没有想到、也觉得没有必要建设独居的住所,所有的人等,统统都是过著团体的生活,可谓是「众中有我」,我也在众中。

  因为贫僧有这样的性格,所以佛光山就为各类人士举办不同的活动。例如,我们曾为年长者举办老人夏令营、冬令营以及独居老人餐会,邀请数千名以上独居老人一同聚餐。记得贫僧年登花甲要过六十岁的时候,徒众都知道我不喜欢延寿,为了这一天,他们想要为我祝寿,就跟我说,那就邀约一千位六十岁的人一起来吧。我不得办法违背大家的众意,也就接受了。到了六十岁那一天,果然有一千三百位六十岁的老人一同前来,我觉得也很有意义。所谓「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我在众中,大众就能够给予我们欢喜和快乐。

  早在佛光山开山初期设备还不完全时,山上就与救国团合办了好几届的「大专青年佛学夏令营」,当时的许多学员,如今在各个岗位为国家、社会奉献服务,如:有「换肝之父」之称的高雄长庚医院院长陈肇隆、中油公司董事长林圣忠、台北荣民总医院院长林芳郁、中华总会北区协会会长赵翠慧、做过云林地方党部主委的薛正直等,他们都有所成就,实在令人欢喜。

  后来,各地佛光会成立了青年团,慈容、慧传、觉培、如彬等法师每年在世界各地召开「国际佛教青年会议」,像:欧洲日内瓦联合国会议中心、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洛杉矶、澳洲雪梨、马来西亚、日本等地,都是他们参学、会议的地方,希望让现代青年们彼此交流,打开视野走向世界。像是在马来西亚绿野仙踪举办的佛光青年团代表大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团代表八千人集会,虽然我没有办法如佛陀的「灵山胜会,百万人天」,但是那时候能有八千位青年集会,看得出佛教未来的前途,我也喜不自胜了。

  而慈惠、妙凡、妙光等法师,每年为来自数十个国家地区、世界四百馀所大学,如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大学等,千馀名以上的大专青年举办「国际青年生命禅学营」,也获得热烈回响。口耳相传,现在已成为各地青年学子一年一度期待的盛事。

  在三十多年前,慈容法师就在台北普门寺为妈妈们举办「妇女法座会」,为老师们举办「教师研习营」,到后来又有「生命教育研习营」,以及为爱好艺文者举办「文艺营」等相关活动。近二十多年来,每年分别在北中南三区举行「禅净共修法会」,每场都有万人以上参加,点亮万盏心灯,为国家社会祝愿美好。除此,每年都有千名以上翰林学人集会,二千多个读书会学员们更是经常聚会研读。再说到各种信徒讲习会、义工讲习会、短期出家修道会等,几十年来更是从未间断。像短期出家,曾经报名有万人以上,可见佛光山办活动,吸引群众的能量可观。甚至暑假、寒假的儿童活动,因为人数众多,都必须分梯次举行。

  曾经任职教育部的李耀淳先生,是佛光山的护持者,义务发心来佛光会负责「佛光童军团」的推动执行工作。无论男童军、女童军,都正式取得世界童子军协会的登记,经常在世界各地露营、参与大会师,也算是协助我们儿童幼苗培养的工作吧!可以说,这许许多多净化人心的共修活动,无日无之。

  办这些活动期间,最辛苦的,还是大寮(厨房)裡典座(煮饭)的发心菩萨了。云居楼负责典座的徒众慧专法师告诉我,去年(二○一四年)光是二个月的暑假,云居楼的斋堂就有超过二十万人次吃饭。贫僧为了感谢这许多菩萨前来担任义工,经常以水果、饼乾表达感谢和鼓励,也不知道有多少回了。

  当然,也有人批评我们只是办活动没有修行,但是从早期宜兰青年跟著贫僧披星戴月乡村环岛布教,到现在全球有数百名的檀讲师、宣讲员,如:郑石岩、钟茂松、吴钦杉、李虹慧等人,他们分别在全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的宣讲佛法,让更多人给佛法震动,生起了信心,不能不说这些活动对他们没有贡献。菩萨道的修行就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积极六度波罗蜜,而贫僧能以佛法帮助大家净化身心,也感到非常欣慰自豪了。

  至于说到个人修行,佛光山的住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每天二时(早晚课)课诵以外,三餐过堂,一饭一菜,数十年如一日,在教室裡也至少八个小时学习。另外,有禅堂参禅、念佛堂念佛,还要出坡服务,你说,他们有修行没有修行呢?

  现在,佛光山在世界上设立三百多个道场,也像基督教星期日礼拜一样,每个道场週六举行共修。全球佛光人同一时间,同步念佛,(píng)均每一个道场以三百人至五百人计,就有万人同时念佛共修,向自己的内心探讨自我的世界,不向外面的世界追求,自己也增加了对佛教的信心。

  传统的念佛、讲经、说法之外,过去天主教为了宣教,曾经组成篮球「归主队」征战天下,为天主教增加不少光荣与信徒。因此,贫僧从年轻时,就一直希望佛教也能有一支「归佛篮球队」,藉著「以球会友」与各国的球队联谊,间接把佛法传遍世界。

  后来,从普门中学开始,一直到佛光大学,相继成立了女子篮球队,每一年举行「佛光盃」友谊赛,邀请世界各大学参加。为了替篮球队打气,意外促成了「佛光啦啦队」的组成,只要有赛程,北中南区各自轮番上阵为球员加油。这当中,甚至有不少阿公阿吗参与,经常带领啦啦队加油的永光法师说,这许多爷爷奶奶在球赛中,跟大家一样鼓掌叫好,呐喊助阵,一场球赛下来,忽然感觉到腰也不痠,背也不疼,身心舒畅,大家都纷纷表示,觉得自己年轻起来了。

  因为这样的因缘,让贫僧又想到,可以成立一个推广全民体育运动、净化社会风气为宗旨的协会,接引更多喜好体育运动的人学佛。二○○九年,通过内政部核淮,「三好体育协会」正式成立,由喜爱运动的赖维正居士担任会长,师范大学体育硕士慧知法师担任祕书长。

  除了篮球以外,普门中学还有女子体操队、棒球队,甚至远在巴西如来寺的「如来之子」,觉诚、妙远法师也为他们成立了「佛光足球队」,每年应邀到圣保罗各地参赛,都获得很好的成绩。

  看到这些比赛场裡,万千群众开心喜悦的喊叫声,感受到体育运动真是魅力无穷。贫僧是想,藉由体育,希望过去中国人所谓「东亚病夫」的称号能够去除,能在世界称雄、体健称雄、健康称雄。贫僧也希望为佛教增加体育人口,甚至美术、音乐、艺术等各方面,让佛教都能在其中拥有一席的地位。

  这许多活动,贫僧都把它归类订名为「共修」,因为我们认为,不只是念佛、拜忏、诵经、禅坐、五戒、菩萨戒、短期出家等,应该包括佛学讲座、读书会、座谈会,乃至各种大众活动,凡是有益于身心净化作用的团体活动,都可称为「共修」。所谓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因为共修,让我们能与世界上百千万人结缘,当然,带给我们的忙碌也就可想而知了。例如:佛光山二十四小时没有关过大门,经常有人从国外回来,抵达时已是十二点钟以后,没有吃晚饭,还要煮饭给他吃;有的人火车误点、飞机误时,也常常半夜三更等他们到来。为什麽?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的道场,对于各地的个人,都来者欢迎。

  记得二十多年前在洛杉矶初建西来寺的时候,也常有人从纽约打电话来说:「我这裡现在是下午五点钟,五个小时后,就可以到达洛杉矶了,请你派个人接我一下。」也不认识,只有派个出家人前去。他那裡下午五点起飞,再经过五个钟点抵达洛杉矶,是纽约的晚上十点,但在洛杉机是早晨的三点钟。

  我们也经常这样接待从台湾到美国的民众爸爸妈妈们。那个时候,社会有所谓「五子登科」的说法。所谓「五子登科」,很多老年的父母怀抱著理想,希望投靠移民海外的子女,享受天伦之乐。这许多爸爸妈妈,成为不会看电视、看英文报的「瞎子」;不会听英文的「聋子」;不会说英文的「哑子」;出门不会开车,在洛杉矶也很少有人行路,不敢出门,成为「跏子」;到了海外,要为子女洗衣、打扫,成为照顾孙子的「孝子」。

  但儿女们天天忙上班,无法照顾「五子登科」的爸爸妈妈,住了几个月之后不高兴,都来到西来寺和我们共住,吃中国菜、讲中国话、拜中国的佛像,其乐也融融。好在我们有团队共识、四海一家的精神啊!

  人间佛教不排除人性生活基本的需要,不要违背社会时代的潮流,所谓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也不能不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所以,佛光山四大宗旨第四条:「以共修净化人心」,就是这个意义了。

  透过举办各种共修活动,作为一种接引的方便,同时也是在实践佛法。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般若为用」,只要契合佛法,运用得当,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妙法。修行不光是个人的了生脱死,而是要能够对社会大众服务、贡献。做人不是出一张嘴皮做「名嘴」就算,做人也不只是每天指责别人不对、错误,就以为自己是在助人,很伟大,而是要能和众、要能为众服务,才是众中的一员喔。

  有人开玩笑的问贫僧,修行有开悟没有?贫僧从这许多活动裡,一次一次的感悟,或者礼佛、或者禅坐、或者共修中和佛菩萨相应七十馀年,你说,贫僧有开悟没有开悟呢?开悟不开悟,不是自己说的,这当中都要佛菩萨印证。但是现在我们找谁来印证呢?不过,佛陀在我们的心中,佛陀应该知道贫僧,贫僧也应该知道佛陀。

RECENT POSTS

一日禅:学会包容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一定要记住,恨别人,痛苦的永远是自己!...
2024-11-22
一日禅:学会包容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的神通,忆念佛对我拯救的所有威神力量。讲忆,忆就是回忆,实际上忆里面包含着更深的意思。实际上无量劫以来,阿弥陀佛随形六...
2024-11-20
大安法师讲法「微开示」106 忆佛念佛

一日禅:解脱内心

放下世间诸相,解脱自己的心。缘起性空,不必执着,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珍贵。...
2024-11-18
一日禅:解脱内心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11-17
一日禅:最好的安排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生,有荆棘、有鲜花,回过头,所有一切都是让你,一步步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4-11-15
一日禅:更好的自己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龙门石窟,这一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旅人驻足。然而,在赞叹其巧夺天工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为何龙门石窟...
2024-11-14
龙门石窟为什么大多数没有佛头?

一日禅:何为幸福

口渴的人,有口水喝就是幸福;饥饿的人,有个馒头就是幸福。赤脚的人,有双鞋穿就是幸福;瘫痪的人,能够走路就是幸福。我们常常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而一个...
2024-11-14
一日禅:何为幸福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在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众经撰杂譬喻》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初,波罗奈国中有五百位盲人,他们到处乞食度日。正好有一年闹饥荒,他们乞讨很久都一无所获。他们就聚在一起讨论道...
2024-11-13
五百盲人被人骗取钱财,佛陀说破前世因缘以解惑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生活是一面镜子,微笑是面对生活最好的样子。生活总是有苦有乐。爱笑的人并不是生活上万事如意,而是他们明白,能够战胜困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忧愁,而是乐观和微笑,因为笑容,总是能带...
2024-11-11
一日禅:生活是面镜子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只有具足四对治力, 在佛菩萨面前 勇敢地发露自己的过失, 在悔恨的基础上, 下决心永不再犯。 并实际采取行动, 有针对性地以良善的言行 去对治自己身上的烦恼习气, 才能最有效地清...
2024-11-08
忏悔之后,“恶业”会消除吗?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