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徐州市城东南45公里(铜山县单集镇姚庄村北山里,观音机场东北10公里),在霸王山、龙洞山、九子山、马安山、孤山等诸山中、于神话天然一脉龙泉相连。系九子山、马安山、孤山三山环抱,悬崖峭壁攀登,奇峰极妙,幽洞可观,九泉圣水,妙不可言。上有“九龙泉下有老龙窟”、九泉圣水积悬凹立于山涧的天河,“龙浴池”在奇花异草、林木参天的映照下,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芒。其峪真乃是山接山,岭接岭,岭岭相环,神话的段金桥,与时常作起的黑凤口,呈现出神仙般的境界。这里却隐藏着世人难解的谜底。“龙泉寺”坐落在三山环抱,峭壁中间,共有寺院古建筑108,显然是我国古代寺院规模最大、香火最旺、最突出的寺院,历史又极为悠久。
各地龙泉寺
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寺
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寺
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寺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市区中心,坐落在林木葱笼的龙泉山南麓,面对碧波粼粼的姚江。青山绿水,相映增辉,今为政府批准的合法寺院之一,为余姚市区著名胜迹。 据资料记载,余姚的龙泉寺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了,与杭州灵隐寺年代相仿,与宁波天童寺同为浙东名刹。龙泉寺从唐代以来,龙泉山上古柏参天,苍松入云,景色非凡;龙泉寺殿宇亭阁,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各地文人学士、佛门弟子、商贾行旅,前来参拜敬佛和游寺赏景者,络绎不绝。
内蒙古锦山镇龙泉寺
内蒙古锦山镇龙泉寺
内蒙古锦山镇龙泉寺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三公里,海拔1200米的狮子崖下。寺西15米处有古井一眼,古称“龙泉”,常年泉水不枯,“龙泉寺”便由此而得名。1986年龙泉寺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始建于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寺庙布局以山势三进三阶形式而建,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安徽省合肥市龙泉寺
安徽省合肥市龙泉寺
安徽省合肥市龙泉寺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为当地群山之首。龙泉山所以得名龙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龙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古今图书集成庐州山川》载:山腰寺内有“龙泉,清澈萦流至山下,故曰龙泉山”。
湖北省黄冈市龙泉寺
湖北省黄冈市龙泉寺又名祈雨寺,位于黄冈雁门寨下,寺前有一20平方米的石洞,名曰“玉帝洞”。洞前有一天然石钵,寺前下方是有名的千层堰。相传,古时候每次下雨,铺头坳的东边大雨倾盆,西边却是星星点点,以至人畜长期缺水,禾苗干枯。西边的农民眼巴巴地仰望着雨水,有时成群结队的到铺头坳的东边雨界(降雨时明显的分水岭)沐寓朝拜、求雨。这一情景被玉皇大帝知道后,带龙王亲自到此巡察。玉帝被西边农民求雨的诚心所感动,吩咐龙王立即降雨于西边,并告诉人们,以后干旱时,只要大家在显眼的石礅上立起旗竿,并被锣打鼓,就会立降大雨。待洞前石钵水满后,就倒竿息鼓,雨就会骤停。从此,人们每逢干旱季节,就砍来楠竹,系上彩带,打鼓鸣号,叩拜祈雨,每求必应。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玉皇大帝和龙王爷,在洞前修了一座庙,即龙泉寺。因战乱屡遭摧毁,如今又按原样进行了复修。
广东省惠州市龙泉寺
广东省惠州市龙泉寺位于惠州佛岭村,占地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时期,此处曾设立过东江纵队东进部队指挥部,东纵曾生司令员曾在这指挥过“保卫稔平”的战斗。整个寺庙为悬山式结构,台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花岗岩石条构架,为岭南地区罕见的屋顶构架,被建筑专家、学者所关注。
龙泉寺 alt=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 src="https://t1.tp88.net/qmy/d/file/2023/08/12/fa62ce090026200d98fd95593c207989.jpg" />
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
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
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九龙岗山腰,故又俗名九龙岗。龙泉寺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 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现存影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
甘肃省平凉市龙泉寺
甘肃省平凉市龙泉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芮河北岸,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崇信县城1公里,背依风翥山,山高300多米,沟壑纵横,松柏成荫,山涧有一雕塑飞龙,口吐喷泉,声震四野,雾起山谷,阳光一照,成彩虹挂与山腰,映与龙侧,使人大有身临仙境之感,这就是著名的龙吐彩虹奇观。
北京龙泉寺
北京龙泉寺位于海淀区西北边,凤凰岭风景区内,始建于辽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门前两株遒劲的翠柏有六百多年,寺内还有两棵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和两株古柏,都已有千年树龄。寺庙原址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建为坐北朝南。解放前,庙会兴盛,广东香客募捐,在桥南东院建万缘茶棚,施茶施粥,普结善缘。抗战时期,内忧外患,龙泉寺渐趋沉寂。到解放初,仅有庙舍几十间,至文革改为民居或他用。1995年,随着凤凰岭风景区的旅游开放,当地政府及诸善信开始逐渐恢复寺院原貌。2005年4月11日,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并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主持寺务工作。这是北京海淀区建国以来第一所正式开放的三宝具足的佛教寺院。
湖北省石首市龙泉寺
湖北省石首市龙泉寺
湖北省石首市龙泉寺位于石首桃花山北面,沿艾九公路北行十四华里。背倚鹿角山峰,东望青竹沟,南临仙人洞,对峙红军树烈士陵园,是桃花山风景区北线的集中地带。
云南省丽江市龙泉寺
云南省丽江市龙泉寺位于丽江城西北7公里束河村古街旁,明土司木东建于隆庆年间,1983年重修。四合院式小院,北面主殿,虽不高大,但建设结构匀称和谐,四角房檐高桃,斗拱结构,额坊梁柱饰以各种鸟兽浮雕,翎栩如生。殿内绘有明代壁画,现存6铺,计21. 64平方米,皆为佛教内容,画面与白沙大宝积宫壁画不同,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是明代丽江壁画的又一珍品。
陕西省周至县龙泉寺
陕西省周至县龙泉寺
陕西省周至县龙泉寺位于周至县城东南10公里处司竹乡境内,龙泉寺是景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寺庙大秦寺的下院,明代的三位师父均钦赐度牒。据碑石记载,古刹始建于唐,有两顷之阔,原有大殿三重,钟鼓二楼,历来久盛不衰,香火不断,信徒众多,寺内松柏参天,寺前龙泉涌流。
河南省唐河县龙泉寺
河南省唐河县龙泉寺位于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刘寺南3公里。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员邰士芳曾在这里创办酒精厂,今为新泉联中校址。始建于晋代,历代众多高僧在此参禅悟道,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游玩。素有“赛北京”之美称的湖阳龙泉寺,寨高丈五,连接九座山头,长九里十三步,气势雄伟壮观,自然景观青龙戏水,栩栩如生,鬼斧神工;莲花蓬佛,普渡众生;二百佛塔,翠柏映衬,巍巍壮观,寺北佛山乃哲学家冯友兰祖荫之地,其灵气造新几代人杰。
吉林省梅河口市龙泉寺
吉林省梅河口市龙泉寺
吉林省梅河口市龙泉寺为易地重建,原址位于号称“小奉天”的山城镇西街路北。光绪5年(公元1879年)4月建成,系佛教五台山龙泉寺分支,千山龙泉寺下院。缘资建造的龙泉寺有正殿、配殿、钟鼓楼等,房屋54间,占地7,000平方米。寺院雕梁画柱,十分壮观。六十年代遭遇“文革”被视为四旧产物,房屋被占、佛像被毁、法器被砸、经书被焚、僧人离散。
河北省石家庄市龙泉寺
河北省石家庄市龙泉寺
河北省石家庄市龙泉寺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龙泉汉北岸台地上,东距石家庄14公里。龙泉寺历史悠久。据《鹿泉市志》记载,龙泉寺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距今已 有800多年历史。金大定二年(一一六二年)重修,敕封龙泉寺。该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据寺内碑文所载,它「东接翠屏,西连五寨,南披封龙,北带滹沱,其间基址动作规模气象,称石邑首腾之区」。历史上金、元、明、清历代均曾修葺和续建,是石家庄市附(jìn)现存的古寺之一。龙泉寺鼎盛时期,曾有僧众百馀名,寺田二十公顷,四方香客络绎不绝。因多种原因,寺院建筑多遭毁坏,历史上大修过六次。一九四九年後,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有关部门拨款整修,如今寺院面貌一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
山西省太原龙泉寺
山西省太原龙泉寺
山西省太原龙泉寺坐落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万柏林区境内,距市中心 9 公里,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古寺座西朝东,背靠雄伟的大关山,面临悠悠的汾河水。古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公元 710 年),唐王李世民曾以山脚下四季常涌的泉水洗浴战马,后夺天下,成为真龙天子,泉水因此得名“龙泉”。随后在此山建寺一座名为“龙泉寺”。寺院被五岭所环抱,素有“小五台”之美誉!
辽宁省鞍山龙泉寺
辽宁省鞍山龙泉寺
辽宁省鞍山龙泉寺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的千山北沟东部,为千山五大禅林中现存最大的佛寺。寺院奇峰环抱,古松成林,向以历史悠久、建筑得体、布局与自然景色和谐而著称。相传龙泉之名来源有四,一曰毗户殿前石隙有泉,涓涓细流弯曲似龙,故名;二曰寺中心泉水常年潺流,如“龙涎吐水”,故名;三曰寺前为照山,后为靠山,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泉出自小山脉以北佛堂基下,山与泉合名为龙泉;四曰唐太宗东徵,驻跸千山,钦过此水,故名龙泉。
江西省广昌龙泉寺
江西省广昌龙泉寺原名玉龙寺,又叫普照寺,坐落在广昌县水南圩乡与尖峰、长桥二乡交界处的山顶南泉山上,海拔(jìn)500米,距广昌县城23公里。
浙江省萧山龙泉寺
浙江省萧山龙泉寺坐落于杭州萧山所前镇杜家村茅蓬岗,内有一千年不腐的肉身禅师。据查考,这位肉身禅师比安徽省九华山的肉身无暇禅师-地藏王菩萨还要早400年,是浙江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具肉身祖师。
福建省长乐市龙泉寺
福建省长乐市龙泉寺
福建省长乐市龙泉寺位于福建省长乐市鹤上镇沙京村莲花山麓,据《淳熙三山志》载,旧志旧记作“梁承圣四年置”,而承圣年号仅三年,应为五五四年创建。初名为西山寺,据唐陈诩所撰《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载,长乐人怀海“落发于西山慧照和尚”(《全唐文》卷四四六),《淳熙三山志》龙泉院条目载:“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令浣巾,久之,师语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仍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后果于百丈开山着丛林规式,盛行于世。成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仍赐今额。据《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载,怀海“元和九年正月十七日,证灭于禅床,报龄六十六,僧腊四十七。”由此可知怀海示寂为八一四年,出家时间为七六七年,可知龙泉寺原名西山寺,怀海十九岁时出家于此,后因外出游历而成为一代高僧,故其示寂后,由邑人将其成就及当时于井中见龙之异事呈报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3年)赐龙泉寺之额。
山西寿阳龙泉寺
山西寿阳龙泉寺
山西寿阳龙泉寺素有莲花之称的五峰山,距寿阳县城30公里,因其山势五峰环绕,状若莲花而得名。龙泉寺处于五峰山中心,建于唐宋年间,经历代重修,至明万历年间成现在的规模,距今约有400年历史。
福建省平潭县龙泉寺
福建省平潭县龙泉寺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平原乡东梧凤村龙泉山。明嘉靖始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嘉庆十二年(1807年)增建钟鼓楼,道光、同治年间复修,光绪六年(1880年)增建何氏九仙楼。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为戏台(已圮)、天井、正殿,两侧为回廊、钟鼓楼、厢房,面积38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抬梁木构架,轩式天花板。
福建省永泰县龙泉寺
福建省永泰县龙泉寺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塘前乡官烈村,有温泉水井,大旱不涸。唐时百丈禅师在此说法。元末王翰子王偁建该寺。崇祯九年(1636年)被火烧毁。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建,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土木结构,面积1620平方米。主楼有厅二直及后厅计6间,厅两侧有8扇壁画,前座围墙上亦有壁画,各柱上的木斗都刻有花纹,石碑3块,记道光二年重修捐款人姓名和数目。1983年重修,寺有一瓷观音像,高35厘米,由薛金俭保存。
河南省周口市龙泉寺
河南省周口市龙泉寺
河南省周口市龙泉寺位于河南省西华县城北10公里聂堆镇思都岗村,西距女娲城500米之遥,最早建于汉代,后由明、清重修。因寺前原有古潭,泉水终年不涸,故名“龙泉寺”。寺院占地20亩,现有大殿面阔五间,虽经后期局部修缮,仍不失古代建筑风貌。殿内供奉释加牟尼佛与十八罗汉,殿廊木柱古雕石墩尤具较高艺术价值。殿前竖立明代万历年间古碑两通,两侧廊房供奉菩萨神像。寺门匾额“龙泉寺”为明代石刻原物。龙泉寺属目前豫东遗留较完好的原貌古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女娲城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合成庙会,游客甚众。
河南省荥阳市龙泉寺
河南省荥阳市龙泉寺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城关乡北周村东,坐北向南,存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之大殿和东配殿各一所。此寺虽创建年代不详,但寺内曾长期保存一通北朝时期的重要造像碑(1999年被公布为荥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移存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由此说明该地礼佛颂佛的历史十分久远,或许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朝时期就修建有寺院,只不过名称、规模以及与现存之“龙泉寺”的关系等,则因缺乏确切资料也就难以考究了。
河北省霸州市信安龙泉禅寺
河北省霸州市信安龙泉禅寺坐落在霸州市信安镇中心,是历史上有名的禅宗道常始建于后汉辽世宗天禄九四七至九五○年,寺内有古井两眼,出甘泉,可供十方之众(县志记),故得名龙泉,该寺即为龙泉寺。大殿乃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公元1982年七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金大定三年“敕赐普照禅院”碑文记载:宋辽作战时,杨延昭被困淤口关(信安),恰逢大旱,宋营官兵饮水奇缺,唯有这两口井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杨元帅大悦,军心稳定,宋朝八贤王赵德芳闻之亲临视察,叹曰天不灭宋,实乃龙泉也,遂 派兵严守,尔后受之“御井”美称。
山东省临沂市龙泉寺
山东省临沂市龙泉寺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办事处。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沂州志》载,在州西南四十里,发源龙泉寺,周围一丈五尺,深三尺。《临沂县志湖泉》:龙泉,在城西南龙泉屯,停泓无际,绿竹环之,下流入水。为土人祷雨之所。泉周围砌以石池,石板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形图案,各具神形,惟妙惟肖。泉口用青石精雕一龙头,水就是从这里流出来的,被人们称为“神龙吐水”。龙泉不但坚固、大方,而且美观、神秘。每逢冬晨天阴、暮霭沉沉之时,泉里冒出一股又轻又白的水气,把泉笼罩起来,石板上的龙也活跃起来,腾云驾雾,蔚然壮观:有的在翻滚,有的在舒展着身子,有的在低头戏水,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亲密交谈。……,它们尽情地嬉戏,把这里当成都了龙宫的空中花园。在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之时,这里清凉极了。走到泉前,凉气包围着全身,便有凉意。泉水清澈见底,泉里的太阳也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和天上的太阳互相映衬,但却是天壤之别。据说过去泉里经常放养鲤鱼,小者尺余,大者数尺,但村人相戒为龙,莫敢取食。水昼夜不息地流出来,来这里取水的络绎不绝,把这清鲜的活水取回家。
福建省莆田市龙泉寺
福建省莆田市龙泉寺
福建省莆田市龙泉寺坐落在壶公山支脉横山山麓,荔城区新度镇下横村境内,在青山绿林环抱中显得格外幽雅清静,素有卧龙飞凤结穴之地美称。 龙泉禅寺始建于宋代真宗皇帝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当时莆阳官宦仕子、乡绅闻堪舆家言虎邦山脉兰水之滨有卧龙飞凤结穴之地。时群贤毕集察龙寻凤,果然在虎邦山支脉横山山麓有山形似凤凰朝天,山水涌处犹如龙喉吐泉。时人崇尚佛教,群议集资于此兴建寺院,以山形似凤作为寺院坐山,面朝兰水而进行布局,有山门、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僧寮、念佛堂、寺院配套完整,宋代一时香火道场旺盛,僧人不下百人。
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龙泉寺
甘肃省临夏市南龙镇龙泉寺位于临夏市南龙山东麓,为当地比较有名气的一座佛教寺院。历史上称为“龙泉书院”(相传为明代兵部尚书王闳幼时读书之地),寺院附(jìn)有一泉,泉水源源不断,历时好几十年,关于具体地质学历史学考证,正在完善中。
福建白水洋龙泉寺
福建白水洋龙泉寺
福建白水洋龙泉寺又称仙堂、三教寺、三教堂、龙泉观。坐落在岭下村进村的路边,即村水尾广福桥前沿。始建于元朝大德元年(1279年),原名三教堂,祀魏伯阳,虞会启二仙, 俗称仙堂,两进土木建筑,粉墙黛瓦,天井种植花木,明清时曾是“锦厦书院”。后因委托景福寺僧人代管,被改为“龙泉寺”。现正殿仍祀魏、虞二仙,后殿为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