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禅的人生观
也可以说是禅的人生观,此当先从肯定自我开始, 这是说明我们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义、价值?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场肯定?人生何为:生命何用?人生为什么会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会发觉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实。是我们除了这一生之外,过去还曾有过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过程,从过去无量世来所累积的种种罪报及福报,来到今生。我们于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为,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极为有限。....
2023-06-24

如瑞法师:发善愿大愿
文殊菩萨的道场。特别地赞叹随喜,我想大家也是有一种心愿,在寺庙里能亲近三宝。得闻佛法。 文殊菩萨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我们要想真正得到吉祥,就需要建立起来妙上的智慧,从归依三宝, 旧的一年随大众师父集中到前几天的忏悔,也就是说好好地反省哪些烦恼最多,或者嗔,或者愚痴,哪方面的烦恼多。导致自己在生活当中为人处世受到挫折失败, 通过反省也是要能够计划未来。佛法的智慧就是要让我们改过从善。....
2023-06-24

圣严法师:有分别与无分别
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不知道跟多少的众生产生了恩恩怨怨的因缘关系,若依《金刚经》的说法便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有执著便不能无烦恼,仍然是生灭变迁的世间法,才是离开分别执著的自在解脱,自认为已到无我的境界,以世间一切现象为因缘生灭的虚幻。以出世间的涅槃境界为不生不灭的真实,既不以世间的因缘法为真实。也不以离开世间的涅槃法为真实,他们虽已从烦恼生死获得解脱。....
2023-06-24

猪八戒的八戒究竟是哪八戒
猪八戒的八戒究竟是哪八戒?他伴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但也有诸如好色、贪吃、爱财、占小便宜等缺点,莫做没前程。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俱罚?那怪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还不如捉个行人,汝若肯归依正果:为何吃人度日,怪物闻言。似梦方觉,猪八戒在被降服之前是伤生造孽?他还是因为调戏嫦娥才被贬下凡。也就是触犯了色戒,菩萨赐予了他。 龙王答言”四者、不妄语”七者、不着香华、璎珞以香涂身:....
2023-06-24

太桥旦曾堪布:什么是菩萨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勇士”按寂天菩萨的观点,任何一个人生起了世俗菩提心,人天众生都应向他恭敬顶礼。若生刹那菩提心, 而按照月称菩萨的观点;生起了胜义菩提心才能称为菩萨,名为菩萨“由于初地菩萨获得了胜义菩提心,既具备入定的甚深智慧,证入初地的修行者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般若为母生佛法”....
2023-06-24

佛菩萨为什么不多显神通利益众生
佛菩萨为什么不多显神通利益众生?能够感应与保佑。不管对象是神或是鬼,是圣人或是妖魔鬼怪,都很多人去信仰拜拜。所以信仰多数是为了感应,智慧、德行、慈悲都最大。为什么不见得感应最多呢?为什么佛菩萨不大显神通利益众生呢?施主不来拜,一半是神格的问题“神也有天神、地神、鬼神、正神、邪神种种的差别,感应的机会即越少,譬如人间的越大官。接触老百姓的机会就越少一样,为什么感应比一般的神少呢,不讲邪言邪语。....
2023-06-24

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
断气之后助念还有用吗?若断气后顶多生人天,并且说不要经常参加断气后的助念,有些师兄也不参加助念了,请问法师对此情况应如何对待呢?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说,即是生安乐国时,感得阿弥陀佛托着莲台来接引,业报之身也就死了,临终在定之心,中阴身听到佛号。断气之后顶多生人天,我们这个世间的人如果不能往生净土,每天举心动念、行为造作的都是恶业多,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量光。....
2023-06-24

佛菩萨为什么都坐莲花
佛菩萨为什么都坐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花作譬喻。 而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 众生轮回六道,沉迷五欲六尘,不知觉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诉我们说:五欲六尘之欲乐,沾不得,染不得,应该体会五欲六尘空幻不实。....
2023-06-24

蕅益大师:发心应学二事
二慈悲方便。 文/蕅益大师, 发心应学二事。二慈悲方便, 欲学智慧,莫若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深解义趣,随文入观。不堕嚼木之讥,不招数宝之诮,又数近明师良友。讨究决择,不可师心自是, 欲学慈悲方便,须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定当作佛,见僧俗造恶者,勿生轻慢。须怜悯爱念,种种善巧而回护接引之,见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读诵大乘,自解义,自观心,慢口说者,人我山高,胜负情重。....
2023-06-24

什么叫寺院的“堂口”
什么叫寺院的“寺院设禅堂、客堂、大寮、库房、衣钵寮等五大堂口。即可成为一寺庙道场,增设有佛堂、讲堂、会客厅会议厅、图书馆、美术馆、抄经堂、往生堂、斋堂、寮房等。今日寺院是多功能的。专指坐禅的道场。 客堂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宾客、居士、云游僧的接待,本寺院各堂口的 协调,僧众的考勤和纪律,主要由斋堂和僧厨组成, 为寺院的生活区, 大寮为寺院的生活区,负责供应僧众的斋饭。....
2023-06-24

什么是佛教“七觉支”
什么是佛教“ 文/印能法师?又曰七菩提分。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或曰分。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
2023-06-24
妙莲老和尚:这样赚钱花钱增加福报
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又不会运用钱财,还会善用钱财,你没有福报,以同情心、公德心来赚钱;用这钱布施社会。不能不畏因果、善恶苦乐之报, 佛陀教导在家信众要看破钱财,能看破而来施舍才有福德,钱财到了手里变成死物,没有同情心施舍?希望大家都要有佛陀的施舍之心--我有多余的就是你的,就是有施舍之心了”当然更不会有菩萨之心。....
2023-06-24

为何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为何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大圣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广说一切佛法,已道尽世出世间法、有为无为法、凡夫法圣人法、世俗谛真谛、佛法魔法、善法恶法、四圣六凡之一心十法界,正报依报、色心二法、空有二法、实相中道法、不二门法、缘起法,全都被佛陀说尽无遗, 一切法经由佛陀讲述因而正觉法之实相,不偏不失,真相大白,故曰:一切法皆是佛法。法若无佛陀演说,法之实相、因缘果、体相用、事理之真谛毕竟亦然。....
2023-06-24

净慧长老:觉知每一念
靠自觉,一切都要返求诸己,不要向外驰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清醒和觉知。让当下这一念能够清明地呈现在每一个当下,每迈出一步,还是不知道,是不是脚踏实地,每起一心动一念。清楚还是不清楚,如果我们动十个念头,有五个念头能够清醒地觉察到,另外的五个念头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就说明自己专注的力度还不够,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每一念都滑过去了,每一念在想什么根本不知道。....
2023-06-24

延参法师:走心的活着
重新去活出生活可爱的模样,去包容这生活的遗憾,去理解这生活或多或少的缺憾, 不要总问生活为什么这么辛苦,活出生活走心的方式,不要盲从了生活的煎熬。或者沉默在生活的煎熬当中,有时候我们欠生活一份谦卑、一份坦诚。我们欠自己一份内心的辽阔和生命的自由,成就内心信念的强大,成为面对生活磨难的勇敢。成为化解生命困难的智慧,活出和生活的握手言和?解读着什么样的生活可爱,伴随着生活如何的辽阔和视野。....
2023-06-24

衍慈法师:天堂与地狱在自己心中
请问师父,有法师说,‘天堂不在天上?地狱不在地里’:天堂地狱在自己心中,不但是天堂地狱。而且十方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一切众生(包括地狱)?见到好看的东西根本不会去欣赏他,好吃的东西都觉得没有味,这就像在地狱里受苦一样,也觉得如意,我们念佛因就和佛相应。我们的心当下就和佛打成一片,我现在发菩提心。乃至行五戒十善就与三善道相应,存有贪瞋痴三毒心便是在三恶道了!天堂地狱不可否定。....
2023-06-24

如何理解佛经中的应无所住
只因娑婆世界 ( 社会 ) 上的人‘心’欢喜有所住。有的住在名利富贵上,心中充满贪瞋痴三毒以及七情六欲等烦恼上,若把心牢牢的住在某一种事物上, 也将会变成自己烦恼痛苦的根源, 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离不了成住坏空的过程,生起烦恼,或不欢喜的东西所缚得失去自由。每天有多少人为了金钱、事业、学业、感情、家庭等等得失去做没有理智的事。‘世间无常,’阐明了学佛的觉悟。....
2023-06-24

印光大师:面对灾难切记勤念观音
(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管保不遭灾祸,(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称念观音名号,为唯一无二之妙法,(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文钞三编•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祈遍令乡人同戒杀生,念观世音圣号,虽菩萨大慈,(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书十四)。通皆吃素,于行住坐卧中常念,人皆令念。....
2023-06-24

净慧长老:腊八节是佛陀悟道日
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纪念日,因为它是佛陀成道的日子,有佛陀成道说法。人间有了佛教。就能够达到人格圆满、究竟成佛的目标: 因为佛陀在成道的那一刻就观察到,大地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今天这个日子对于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来说。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佛弟子、对大地一切众生来说。认识到苦行不是修道的最佳方式,释迦牟尼感到苦行非道,然后接受一位牧女用牛奶煮的稀饭的供养?....
2023-06-24

延参法师:时光的朋友
我们都希望被生活善待,都希望自己想要的生活顺利,没有谁真正的被时光善待。只有自己的态度才是最好的告白和答案,所有的努力只是人生又一次出发的前提,总要去拿生命去实践、去实现。需要付出信心与坚持。生活中那么多的沉重伤感,活出生活的轻松和解脱,也没有什么改变不了的生活,因为生活要承受很多负担、遭遇很多麻烦,不要让内心的脆弱和生命的感伤,不要让那些坏心情、负面的东西成为生命的负担,放下对生活的抱怨。....
2023-06-24

仁炟长老:把握三观阳光人生
用无常观来看待问题。一切事情都是变化无常的,不可能有永远的成功,也不可能有永远的失败。 文/仁炟长老, 诵《金刚经》“要把握几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如梦幻泡影,每个人都是梦中的一个角色。既然知道人生的经历是梦境、是幻觉,那么还要为这个结果患得患失吗?大可不必啊。还要焦虑,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要修在当下,阳光人生。当你不纠结忧虑的时候。....
2023-06-24

腊八粥与佛弟子有何关系
腊八粥与佛弟子有何关系, 腊月初八这天吃腊八粥,对于佛弟子来说。其实与祭祀、养生保健什么的并没有特别的关系。腊八粥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在腊月初八这天觉悟成道? 一碗粥和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关系,若想了解其中缘由。这事还得从佛的故事说起, 那时候一位名叫乔达摩....
2023-06-24

如孝法师:用佛法规划人生
佛法是很简单的事情,那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是因为没有被净化彻底才会来到这里的, 所以我们对于一切事情都要做还债想,所以我们面对障碍要欢喜,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如果不明白烦恼的可怕,不明白修行的重要,不能够积极地去创造人生。人生就等于没有答案,这就具足了和道场实质内容相符合的因缘,赶紧去求殊胜的解脱,应该把它当作我们人生最大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要明白修行对我们的意义。....
2023-06-24

宽运法师: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今天要布施的时候,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这个《金刚经》里说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这个才是最究竟之理呀,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起心动念的!我们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做不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都是有所住”那佛教就说什么才是真正成就了呢,我们连成佛也不执着了,那你才真正是佛啊,那你执着了成佛,那你还不是真正的佛呀!....
2023-06-24

素食者单位吃荤怎么办
但是单位都吃荤怎么办? ☞光明正大得定力: 一居士,我想吃素但(p....
2023-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