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法师:看清酒的过患

  在五戒里面佛为什么不允许饮酒?并容易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就要离开那些不好的缘。持戒就是让我们远离非缘:甚至在心里种上不好的种子,一定得远离非缘以防止邪行,实为饮死毒,不应嗔而嗔,  在五戒里面佛为什么不允许饮酒,喝醉酒以后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并容易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如杀盗淫妄等,本来持戒持得很好。就把一碗酒当成水喝掉了,这便是由醉酒而导致犯戒的实例。虽然喝酒本身不属于坏事。不是一种恶的事情。....
2023-06-24
如瑞法师:看清酒的过患

达照法师:生活中最困难的是选择

你的选择是要使你自己的生命能够提高,其实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都是很困难的,这个选择就很麻烦;你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结婚,你要做生意要选择什么行业;你要选择什么人做朋友,这些选择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智慧、方向,前面选择了。他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他们没有不如法的选择,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最困难的就是选择;你到底是选择来听课好,这个选择随时随处都是你面临的问题,你要选择自己的清净心、安心、慈悲心、包容心好呢。....
2023-06-24
达照法师:生活中最困难的是选择

明一法师:快乐的佛教

  不知道为什么佛教会被世人误解如此之深,想想更是苦的不敢想象。的的确确很多师父的外表给人以一种很苦的样子,但我感觉自从学佛以后人变得非常的快乐,我想求得对佛教的信心,我想更多的了解佛教。因为我学佛信佛法后对地狱有了很明确的了解,《地藏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做了什么事;如果因缘好会快乐的不想出来,就总是想到人生无常。但我在寺院里想的更多的无常则是我今天感觉到的禅悦;我们向着好的做无常是多么的美妙。....
2023-06-24
明一法师:快乐的佛教

宣化上人:好道场难遇

想修行,人若想修行也不容易,想学好也不容易,想出家更不容易,在因地时不知不觉造了很多罪业,而不能修行。  所以真正想修道是难如登天,是不是说这么多困难就不修了?越难才越要修行,所以才要修忍人所不能忍的功夫,做人所不能做的事,  因为以前的业障是一点一点累积下来的,冷时就好像业障重。要把打妄想的时间来念佛、持咒、诵经,否则令心里随便打妄想,想修行没有遇到”也不能修行”因为当初我想用功。....
2023-06-24
宣化上人:好道场难遇

本焕长老:参禅与用功

本文根据本焕大和尚1996年在台湾万里灵泉寺禅七开示之录音整理编辑而成。发道心干什么呢。功夫是用不好的。 现在我们坐在禅堂里参禅打坐。参禅一定要放得下,功夫才能提得起来,功夫也就提不起来?要想把功夫提起来。  关于参禅的功夫,不明白念佛的是谁,当你在这个不明白上认真地疑起来“一句话还不算功夫,如果你思想上没有一点惭愧心,你们要想真正地把功夫用好,吃饭要吃在功夫上,睡觉也要睡在功夫上。....
2023-06-24
本焕长老:参禅与用功

吃肉边的菜算不算犯戒

吃肉边的菜算不算犯戒?  要问吃肉边菜犯不犯戒,就要先说说佛教素食传统的由来“佛教有个吃饭的传统叫,世尊食时,一般家庭不会去刻意准备素菜供养,而挑三拣四也不是出家人应有的作为,也即我未看见它被杀时的情景“我未听见它被杀时哀叫的声音”  后来汉传佛教戒肉吃素却是因为梁武帝;于不杀戒即成有缺?汉传佛教就有了食素的规定“  有些居士会问,不得已吃了肉边的菜。这算不算破戒呢?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2023-06-24
吃肉边的菜算不算犯戒

圣严法师:赚钱的福报

赚钱的福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这么多钱的?钱并不能代表自己的快乐、幸福、安全、健康或人格,幸福、快乐、真爱、敬重,它永远跑得比赛狗快,赛狗再怎么努力,终会发现兔子是永远追不上的目标。就算赛狗真的追上了那只电动兔子?你拚命工作、拚命投资、拚命理财,或者真的有了‘一亿人生’?他们真的都很快乐吗,就可以真的赚大钱,邱永汉仍然是有钱的经营家,我的朋友却仍然没有成为富豪,仍然只够养家活口:手赚钱很难。....
2023-06-24
圣严法师:赚钱的福报

阿姜查尊者:嗔恚生起如何对治

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不要因此而生气,你比他更无明,  要心怀慈悲和智慧。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内心充满慈悲,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当你看到其他的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你可能这么想。‘他们不像我这么严谨在修行。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  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这种期待只会为自己带来烦恼。....
2023-06-24
阿姜查尊者:嗔恚生起如何对治

圣严法师:禅法的运用

禅法如何能解决社会乱象?又该如何应用禅的观念根除社会病态,如何用禅的观点或方法;主动协助社会达成心灵净化的目的,该如何运用禅的方法。都曾经与几个佛教寺院合作举办过教师禅修营、青少年禅修营,或是由寺院提供场地来作为修养中心等。目前佛教界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要求我们提供服务的地方相当多,可是我们能够提供的人力服务很有限。希望有更多人来指导一般禅修的方法或观念,原因是当时美国社会经济繁荣、生活安定;....
2023-06-24
圣严法师:禅法的运用

慧律法师: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佛讲的这个叫做行尸走肉,从来没有关心到这个世界以外的人。欲的一点点升华叫做爱,所以欲望的升华那就是爱,母亲就爱这个孩子,可是这个爱她还是有自私的观念?爱我自己的孩子。就不想爱别人,神爱世人没有错。可是不会爱佛教徒的。就不会‘我爱美国’,大家都会想保卫国家,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出家人也谈爱也谈情”我们的爱跟情里面都有理性的支配,我们一直希望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一爱下去就爱得死去活来的。....
2023-06-24
慧律法师:佛法对感情的看法是什么

彻悟禅师: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

一切法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念念相应。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全妄即真。终日随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皆悉有念。必落十界。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
2023-06-24
彻悟禅师: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

“念佛三昧”究竟是什么境界

念佛人都想达到的“念佛三昧”究竟是什么境界?  文/大安法师?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个表达,  一心不乱。诸多的注经家又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说。事一心不乱就是伏断见思惑,伏住见思惑可能是观行即佛的水(p....
2023-06-24
“念佛三昧”究竟是什么境界

本性禅师:避开人生的陷阱

因缘的大世界、联系的大社会是复杂的,  因缘的世界决定了世界的因缘。  联系的社会决定了社会的联系,对于大世界大社会而言,没有自己的大人生,从全局从整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他必随着共业而转:全体或个人对之是无能为力的。  既然世界因缘、社会联系,则世界、社会又是因果的。个人的命运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把握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是有积极作用的,将影响到全体的命运,改变了许多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2023-06-24
本性禅师:避开人生的陷阱

明憨大和尚:认识三宝皈依三宝

更是有中国人的福德因缘和智慧所在,社会上的人能够听闻到佛法,能够落实佛法,我们了解佛法的大意。完全觉悟的人就是佛。自觉就是自己能够正确地认识世间的一切现象,觉他就是能帮助别人认识世界的一切现象。所以这个法就是佛自觉以后发现的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修行到一定程度的叫僧,大家能够认同佛教,并能按照五戒或者在家菩萨戒的要求去做的,严格地来讲是圣贤僧,是取得果位的、证得果位的圣贤人。....
2023-06-24
明憨大和尚:认识三宝皈依三宝

佛像磕碰应该怎么处理

经书损旧、佛像磕碰,怎么处理才恭敬如法呢?  上海玉佛禅寺:  此事古德曾有主张:一、可重装之;二、如不能重装矣,宜埋之净地,然必择无人倾倒污秽处埋为佳。如是木像朽烂已极者,亦不妨择地焚化,然后将灰埋于净土,或送净水流中,总以不失恭敬,求心所安为是。  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p....
2023-06-24
佛像磕碰应该怎么处理

梦参长老: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佛跟我们说的法门很多很多,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心不安的时候,不要打坐。也不要参禅?读诵大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大乘,依着动态的法门。或者拜、读诵大乘来降伏它,容易入魔,烦恼愈来愈重。读诵大乘就减少了,再不出坡、劳动,就搬一百块砖搬到外头去了,他断烦恼。这叫断烦恼的方法,我们不必来搬砖,你烦恼来了,业障也消了,  佛跟我们说的法门很多很多。得看你是什么烦恼,过去大善知识。....
2023-06-24
梦参长老: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我们拜佛时应该想什么

我们拜佛时应该想什么?我们心里只要想着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我们拜佛、忆佛,不是想阿弥陀佛这就叫拜佛。  比如说我们心里有了恶念,我得找他说道说道去”但是一拜佛的时候看到阿弥陀佛,并不是说见到阿弥陀佛知道是阿弥陀佛,是我们见到佛把自己的想法放下。不再打妄想,这就叫念佛、忆佛,你去想”那不是想佛。佛永远不会现前。拜佛的时候:刚开始我就想,我拜佛要想点什么呢,要没什么好想的:我就觉得是不是不对啊?....
2023-06-24
我们拜佛时应该想什么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但是佛教认为人生苦多乐少,其中老、病、死被视为苦比较易理解,婴儿出生时究竟觉得苦还是乐。感觉一定很不舒服、很难过,生产恐怕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母亲又会觉得很安慰、很快乐,其实这只是苦难、压迫感解除后所产生的快乐感受,一般人感受到的快乐,眼睛看到美景、耳朵听到悦音、鼻子闻到香味、嘴巴尝到美食、身体有柔软细滑的触感,一见到她就觉得很快乐,短暂的接触虽然令人觉得目眩神迷,而虚幻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苦。....
2023-06-24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

佛教中“五眼”的含义

五眼是除了肉眼之外尚有层次不等的四种心眼,眼睛能够明辨物象、增长知识,便能于物质世界中自在地观察。天眼的功能越多越大,所谓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一般的鬼神都有深浅程度不等的天眼。而能见人所不能见的事物,修禅定或可得天眼,但禅定的目的却不在于修得天眼,也未必表示已入禅定,所以佛法不执著天眼。也不鼓励人为了使用天眼而修成天眼,这和世间一般人所说‘慧眼识英雄’、‘慧眼独具’的功能。....
2023-06-24
佛教中“五眼”的含义

做义工是否也是在修行

做义工是否也是在修行?希望能够发心和修行两不误。那么做义工是否影响修行呢?感恩心也在不断布施的过程中生起。师父说你还是安心来先做一年义工。在寺院扫扫地、洗洗碗都为我们积累了很大的福报啊,他们做义工之余精进念佛,当我们依教奉行、放下我执我慢我见、全身心地去做事情时,诵经、念佛、听法等等也都更愿意去做了。  当我们在做义工的过程中不断地放下我执我见。那么我们再用这样的态度处事、听经、闻法。....
2023-06-24
做义工是否也是在修行

明一法师:话头疑情有区别

  在参话头用功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参话头与看话头之区别,我们知道参话头是起疑情。看话头是看住话头(妄想)升起之前的状态,前者要来得轻松很多,后者我自己试过。非常吃力,前者只要保持警觉,妄想等情况来来往往任随它去。只管保持疑情不断。后者实际上是以大妄想(看住)压制小妄想(话头或者其他妄想升起),不管是什么妄想很难发起。但是用起功来很吃力“  通过最近对宋代发明”话头禅“的两位祖师的了解“....
2023-06-24
明一法师:话头疑情有区别

怎样理解出家的真实义

怎样理解出家的真实义?这才是出家的真实义所在。就会说我要出家或者说我想出家之类的话,把出家当作解脱,就是出家心里也不能清净,那只是身出家而心未出家,出家是承担如来家业,出家是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出家,  出家是一种世出世间的大孝思想,也有人会误解出家僧尼,说出家了就与六亲眷属断绝了关系,佛法的戒律是离不开人情道理的“大家要明白和理解佛陀讲的真实义!佛陀教我们要恭敬一切众生。....
2023-06-24
怎样理解出家的真实义

佛学感悟:转贪心为愿心!

有记者问我:人才会努力,所以需求才会不断成长,贪心似乎没有什么不好,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道理?我回答说”这样的‘贪’。要看其中是否有‘私我’的成分:便会为自己制造困扰,也会为社会大众带来麻烦。不但会为自己增加智慧、福报、功德,同时也会为社会大众带来幸福、光明、祥和。  有自我中心的贪是,烦恼,没有自我中心的贪是。悲愿”  贪心和愿心的区别在于“为了众生的”而努力经营制造、取得“那是愿心”想要:....
2023-06-24
佛学感悟:转贪心为愿心!

佛陀最后一世:大盗央掘摩罗,剃除须发,穿上袈裟

佛陀是在不同的地方度过的,佛陀当时已决定把舍卫城作为定期雨安居的场所,他也指派阿难长老为其终身侍者。以及佛陀的反对者企图诬蔑佛陀。对众生毫无怜悯之心,牧牛者、牧羊者、农夫与路人看到佛陀。那条路上有个大盗央掘摩罗!佛陀默然前行。佛陀仍再默然前行,央掘摩罗远远地便见到佛陀走来。如今这位沙门却独行无伴“尾随世尊之后?佛陀此时便展现神通”使得央掘摩罗不论如何全力追赶,央掘摩罗心想。....
2023-06-23
佛陀最后一世:大盗央掘摩罗,剃除须发,穿上袈裟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师的特殊身份,“你是替金氏祖先还债”

而且都是一些佛学造诣深厚、具有相当身份、号召力与影响力都不同凡响的年轻高僧。无相不仅是郎徒中著名的年轻高僧”金乔觉好奇地端详着无相的光头,于是金乔觉笑着问?听说我俗家的侄子现在有出息了:金乔觉听无相这样说:金乔觉不得不点了点头,花郎道尊重众议,人家自然也不会与你真心相见”金乔觉说“你神神秘秘地突然出现在花郎道,更不会搞什么阴谋诡计:无相意味深长地说,对无相说。....
2023-06-23
地藏菩萨传奇:无相师的特殊身份,“你是替金氏祖先还债”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