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真空妙有如何理解

就是实相无相无不相。大乘佛法是针对于小乘的解脱道来说的“你证悟空性只是明白”就是你不仅明白内在本体是空、无我、空性”而且你的生命也可以有无尽的庄严、无尽的妙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大乘佛法就是自己明白了无我”还要生生世世救度一切众生。成就佛的净土,不是我们现在现实当中你、我、他、时空执着的有”你不能从墙上穿过去,他到十方世界来去可以一切没有障碍,没有一个事物能障碍得了他。....
2023-06-23
佛教的真空妙有如何理解

宗辉法师:坦然接受生命无常

  Q 死亡恐怖而陌生,我应该如何看待死亡?  A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正确认知死亡,内心就不会恐怖了。佛教称死亡为“生命系由色身及灵魂(识)构成。物质性之色身必随因缘而变化、死亡。精神性之灵魂(识)则是由原有生命形态,转化为另一生命形态,我们面对生死。佛法难闻,要懂得珍惜生命,以人生苦、空、无常为动力,临终时则没有恶业的系缚,  Q 我想全身心念佛。但是担心放弃化疗后病情恶化。....
2023-06-23
宗辉法师:坦然接受生命无常

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呢

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呢?祖师曾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尤其是末法时代要守清净的戒实在不容易。要守清净的大戒(比丘、比丘尼)更不容易,我们是否该持十戒就够了?受戒容易守戒难。若要守清净比丘比丘尼戒更是不容易,  这个比丘比丘尼的守戒不容易?那你守个三皈五戒容易吗。你受三皈都犯了?说受三皈还犯吗,你跑那算命、打卦或者信一个外道,那你都算破了三皈了,不算佛弟子,就是三皈你都破了?  我们是否应该持十戒。....
2023-06-23
是否守住十戒就够了呢

佛教咒语真能驱蚊虫吗

佛教咒语真能驱蚊虫吗?夏日即将来临,各种小生灵也出来了,如蚊子、苍蝇、蟑螂、蚂蚁等小生灵,有时不免受到侵扰,作为佛弟子,如何用最愉悦、慈悲的方法驱离虫、鼠、蚊、蚁呢?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位祖师——普庵祖师,他发菩萨大愿,凡有安神、请佛、安宅、外出……等等冲煞禁忌之日,诵此咒一或三遍,即可“百无禁忌”家中蟑螂、白议、蚊虫、老鼠……等诸虫恼人。诵此咒可避之,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
2023-06-23
佛教咒语真能驱蚊虫吗

消灾和延生是可能的吗

消灾和延生是可能的吗?  文/圣严法师,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p....
2023-06-23
消灾和延生是可能的吗

净慧法师: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每个人反观自心就会知道;说出来的都不是禅,那一点点受用就是禅,禅宗提倡不立文字,我们更不能不借助于这种方便来共同地学习、体会、修行“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是一个总的法门,世法也是如此,讲来讲去。讲的便是我们这颗心,世法里讲,佛法里更是如此,心地法门”今天讲一讲要怎样来观察我们这颗心,修一切的法门都是在观心,都离不开观心。....
2023-06-23
净慧法师: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妙祥法师:多睡害处大

多睡害处大,初夜后夜勤修诸行不应睡眠。无以睡眠因缘,就规定了僧人是四个小时的睡眠,我们能得到四小时睡眠的这种修行方式。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堕落睡眠里去,不能睡八个小时吧。甚至告诉你睡十个小时,就让你使劲睡,但知道睡多了不起来;也就是你从睡到醒的这一段时间是你的需要量,再睡,这个欲漏都在醒了以后再睡觉的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从睡眠这块下手。这一睡就会睡到一千年去,多睡会堕落畜生道,以睡觉作禅定等等的。....
2023-06-23
妙祥法师:多睡害处大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首先学佛要有正确的知见,学佛的目的是了生脱死,圆成佛果。那么学佛人要有一个对世间法的一个佛法的观照,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个世间一切无常,一切都是苦,不要有对自我的执著。所以不要把学佛变成一个世间的善法,好像学佛一定要比别人好,官要比别人当得大,才说明你学佛有效果,  因为众生的业力不同,学佛不是为了各方面比别人好,学佛是要了生脱死。也许一个真是学佛的人。....
2023-06-23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延参法师:送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

生命的内涵是创造、突破、光明和仰望,生命的价值是成长、见证、担当和勇敢。需要自我内心一份信念的储备和信心的延续,承担那些成长所应该具备的生命昂扬,生活是在历练中发现自己内心能量、见识、担当和勇敢。愿意去突围、去见证、去解读和重新诠释生活赋予人生的那些美好、积极、向往和乐观,历练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内心的声音,唯独不变的是自己内心那份初衷、情怀、朴素和感恩,活出自我人生的不忘初心。....
2023-06-23
延参法师:送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

星云大师:瞋恚的过患

  所谓‘一念瞋心起,在佛教里,把瞋恨心比喻成火;瞋恨之火能烧功德之林,瞋恨也如同刀和剑。记载瞋恚的过患有六点:  第一、因瞋恚而失善法:《佛遗教经》说,‘瞋恨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生后世。’本来做好事,是善法,但因怀着瞋恨心。就不是善法了,例如布施是好事:但是如果不欢喜的说,如此‘不食嗟来食’的态度。让布施的功德一下子就丧失了:  第二、因瞋恚而堕恶道,瞋心之害过于猛火。....
2023-06-23
星云大师:瞋恚的过患

济群法师:见地与禅修

见地与禅修,但主要内涵无非是两方面,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难道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吗,知道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藏身何处吗,正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就像医生需要了解身体的病变状况方能对症下药那样,我们也要了解内心的种种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  但仅仅了解是不够的,使这些见地真正发挥作用,禅修的方法就相当于技术。这是帮助我们调整并改善内心的一门特殊技术。....
2023-06-23
济群法师:见地与禅修

大安法师:识神随业走

神识随业走。  瓶子比喻我们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色身,命根表现为有呼吸、有暖气、有六识,也就是我们讲的神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神识首先过来?是依托着前世的善业或者恶业来受报。感得这个业报的身,神识过来坐胎。这就比喻成鸟雀飞入到瓶子里面了,被善恶业所系住。我们的神识在身体里面。就像鸟关在瓶子里面,  投生的时候神识先来。死亡的时候神识最后走,神识一脱离开身体,飞到业力最重的地方去“....
2023-06-23
大安法师:识神随业走

慈诚罗珠堪布: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是指太艰苦和不知满足的两种生活方式,就没有时间考虑出离心、菩提心、解脱等等,虽然艰苦生活也许对有些人的出离心生起有一些帮助。但仅仅因为生活艰苦而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这种人也不一定会去寻求解脱,普通佛教徒的生活不必过得太艰苦,印度有些外道的生活很艰苦—不穿衣服、不吃饭、不洗澡等等,他们认为这样苦行就会获得解脱,修行人应该跳到五火中被焚烧“释迦牟尼佛要求佛教徒不要故意去过艰苦的日子。....
2023-06-23
慈诚罗珠堪布: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高僧大德是完美的人吗

高僧大德是完美的人吗?  正确答案是,不是”说起:  1、在成为高僧大德之前的“不完美”—-佛经云:没有天生释迦、自然弥勒“每一位高僧大德”都是从最(p。....
2023-06-23
高僧大德是完美的人吗

惟贤长老: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新浪佛学新浪网

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宁波慈溪伏龙禅寺隆重举行了琉璃宝殿暨天王殿奠基庆典法会,并为信众作开示 ——《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近代弘一大师、太虚大师、圆瑛大师等好几位高僧。编定了药师修法,太虚大师就在慈溪的西方寺读《大般若经》开悟,他是近代佛教的革新领袖。提倡人生佛教,而宁波慈溪伏龙禅寺能够把药师佛法作为一个道场的专修。  (一)药师法门的特点,  佛教修行的法门很多。....
2023-06-23
惟贤长老: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新浪佛学新浪网

惟贤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直至菩提我皈依,  尊敬的各位师父、尊敬的各位林友、居士们!  今天有这个法缘到居士林来,居士林还在广济寺的时候,当时居士林的导师正果法师和林长邀我在大殿讲了一次开示,今天又到了居士林,居士林殿堂庄严清净,诸位居士们很有礼节,经常请法师、居士讲经,可以说是一个组织健全的、模范性的居士林,使居士树立正信、维护三宝、利国利民,出家众作为住持正法,在家众作为护持正法。....
2023-06-23
惟贤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一行禅师:慈悲就是智慧

慈悲心并非要你去受不必要的苦或失去判断力。  了解与慈悲是我们心灵力量的重要泉源。这两种能量与愚昧、悲观正好相反,如果你认为别人慈悲是被动、软弱或胆小的行为。如果你认为慈悲的人不会对抗或挑战不公正的事,当你决定以慈悲、非暴力的方式或”你因此能成功地以非暴力的方式对抗不正义的事,以及心中慈悲的力量采取行动。而是自己与别人内心的暴力、无知与不公正,当我们以慈悲与智慧装备自己时。....
2023-06-23
一行禅师:慈悲就是智慧

星云大师: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吾人之尊重。杀人、害人是最恶劣的行为,这也是伤害生命的表现,一己的私欲可以引起战祸。一念的仇恨可以施予种种的酷刑,甚至于亲人互相嫉妒,朋友彼此残害。不尊重生命已达到极点,劝君莫打三春鸟“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莫教阎老断;都是没有惜物惜生的慈悲,父母子女都不知惜物。因为万物都有生命啊;还有幼儿从小就让他任意玩弄蜻蜓、蜘蛛、小鱼、小虾。....
2023-06-23
星云大师:尊重生命

星云大师:道理就是路

星云大师:道理就是路:  俗语说,‘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声大’道理是人与人、人与事、人与天地万物之间一个维系关系的(p....
2023-06-23
星云大师:道理就是路

八关斋戒的内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八关斋戒的内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这个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的出家修行的戒律与斋法,佛陀悲悯在家弟子让他们能够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出家人为了使自己的戒行真正达到清净也应该受持八关斋戒”字含有使我们身心清净、妄想消除之义,这就是八关斋戒的基本意思,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  他们的居士都觉得能够受一天戒对自己身心都能得到很大的帮助。就按照八关斋戒的要求来作。....
2023-06-23
八关斋戒的内容功德及受持方法

星云法师: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酒之所以名为三惑,是因为它会惑乱人的善良本性,臣耽丧家。有三种东西可以迷惑人心?财宝会动 乱人心“佛教将合理合法所得者称,如贪污、窃盗、抢劫、绑票、侵占等,会迷惑我们的良知。多少人为了贪财谋利,也有可能招致丧身亡国的危险。它会让我们走向堕落的地狱深坑,一个把持不住就丧身害命,都是为了贪色而起,真正的美色不在外相。有人说吃一点酒没什么要紧,可是酒后乱言、任意打骂人。....
2023-06-23
星云法师: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依和五戒的仪式很简单,在佛像前表达你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心愿,是接受了佛教信仰的在家人,是依照他的印度教信仰去建立吃肉的合理性,第二皈依了不是说以后你们就不能谈恋爱、成家、生儿育女了”皈依只是意味着你们是有佛教信仰的在家公民,就要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努力去做。能在夏令营这样的一个机缘下发起皈依三宝的心;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需要信仰,需要佛法的信仰。....
2023-06-23
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智敏上师:发露忏悔要有勇气

发露忏悔要有勇气“一般自己有点名望之后,总不愿意把自己缺点暴露给人家看。就怕人家知道,知道后自己威信要没有了,那这样子佛教里是不对的,有什么过失马上要发露。当下弃恶不再取“我们说跟人家吵架的勇不要,它总欢喜拿个灰什么盖起来,表面上好像不太臭。恐怕北方人都知道,牛屎烧起来。你好好发露。罪就会减下去甚至于消灭,所以说发露罪一定要有勇气,这个就是不要怕失面子。你做坏事的勇气倒有,发露的勇气没有。....
2023-06-23
智敏上师:发露忏悔要有勇气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新浪佛学新浪网

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摄影:就是《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近现代天台宗的高僧倓虚大师本来是讲”净土法门比起参禅,比起修止观容易得多,修行不难,净土法门不仅上班可以修,净土法门下手易,修净土不必求开悟(当然能开悟更好,佛所说的一切法门,还不要说我们这些凡夫。他举了苏东坡的前世是戒禅师,这说明了在娑婆世界了生死很难,也说明了修其他法门要一生了生死很难。净土法门是末法时期最契机的法门。....
2023-06-23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新浪佛学新浪网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宝剑,宝剑在世间上是杀敌用的?菩萨还杀人吗。那拿着宝剑干什么呢。这是形象地表示智慧,宝剑代表智慧,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把这个智慧用宝剑来表示?  为什么宝剑要举起来呢,时刻保持正知正念,有一个妄念——烦恼一生起。宝剑马上砍下去,犹如边防部队的枪炮,一发现有敌人的行迹。马上开火,修行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精进,不懈怠、不放逸。....
2023-06-23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