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受五戒,受五戒对人生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  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如果你没有这个五戒的保护,你的生命很容易堕三恶道。恶就是伤害社会、伤害他人,那么防非止恶就是不符合道理会伤害社会的事情不能去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样事情就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灾难,基本上都是犯了五戒之一,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未来的人生不好,都不希望别人来伤害它的生命。....
2023-04-30
为什么要受五戒,受五戒对人生有什么好处?

邪淫的果报是什么?从自信变得不自信

同时也能与真心相爱的良人在一起。家里的哥哥姐姐就开始带着我看淫乱的电影和碟片,但是心里是喜欢这个事情的,身边不知道从哪里多出来很多青春期男生,觉得我长的漂亮,说喜欢我,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漂亮被这么多人喜欢。我遇到一个非常非常崇拜的男士,他几乎是我见过最好的男人,正直、勇敢、善良有担当、我可以用一切美好的词语形容他。但是因为平时也不是很近的关系所以只能远距离崇拜。....
2023-04-30
邪淫的果报是什么?从自信变得不自信

怎样做一个明白人?清楚这五点真意

1、认识自已,  就清净本然的心性而言,众生与佛无二无别,每个人在轮回中迷失,如镜蒙尘,修行即除垢。尘尽光生,2、了解自己,  要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凡夫。因此不能狂妄自大:要努力息灭贪嗔痴等烦恼印光大师开示....
2023-04-30
怎样做一个明白人?清楚这五点真意

吉祥人生的四条道德实践

  讲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实践,这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上了。我把它作了一个概括:  第一个偈子:....
2023-04-30
吉祥人生的四条道德实践

寺院里来的动物,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对待?

弟子问:  至于说来我们寺院的虫子蚂蚁啊,这些虫子蚂蚁啊不要伤他,他们也是众生之一,说不定到你身边来的都是你前生的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变成这样的一个畜生道的众生到你身边来了,对这些众生你不要伤他,如果你觉得老鼠蟑螂很烦,扫到外面去就好了。当家师父今天把它请出去,请他到外面去不要影响大家,只不过是大家害怕他啊,慢慢的因缘成熟,将来听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对了,寺院当中来的众生都跟三宝有缘的众生。....
2023-04-30
寺院里来的动物,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态对待?

看到别人过得很好就嫉妒,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嫉妒心?

看到别人很好的生活,说实话我总忍不住产生了嫉妒心。  请问我能通过哪些方法减少或去除自己的嫉妒心?接触到的事物也不一样。而看到别人拥有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嫉妒心。面对自己的嫉妒心,叫做随喜功德。对于每一个人所做的善事,我们都去随喜赞叹他们的功德。原本的嫉妒心,就变成了我们替他人感到开心的欢喜心。在工作当中,同事拿了年终奖,我们就可以向他表示赞叹,同时抱着一颗向他学习的心。....
2023-04-30
看到别人过得很好就嫉妒,有什么方法能减少嫉妒心?

很努力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

  某日,一男居士走进客堂,看起来忧心忡忡,说想跟师父聊聊。待师父进来,男居士对师父说道:  ....
2023-04-30
很努力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

保持觉醒,及时觉悟

  ....
2023-04-30
保持觉醒,及时觉悟

邪淫的危害有哪些?怎么戒?有什么感悟?

邪淫的危害有哪些?  自己先把最关键的东西说出来:邪淫危害巨大。发大愿....
2023-04-30
邪淫的危害有哪些?怎么戒?有什么感悟?

遇事不生气,平常心是道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  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不是为了生气而修行的,不是为了生气而做夫妻的,那么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烦恼心情开辟出另一番安详。  一切因....
2023-04-30
遇事不生气,平常心是道

戒邪淫总是失败,如何突破怪圈?

后来学习了戒色文章才找到了原因,也不会断念,所有的光彩和活力都被手淫恶习给抽走了,无奈一次次被心魔拉回怪圈,放纵的第二天尿频症状就爆发了,喜欢消极思考,后来我明白消极思考的危害实在太大,让人感觉更糟糕更无力更差劲,消极思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有了这个觉悟后我不再消极思考,破戒后认真反思反省,也可以从戒色文章中找答案。这就导致他们对戒色日课敷衍。不要消极、自暴自弃,消极思考让我感觉更糟。....
2023-04-30
戒邪淫总是失败,如何突破怪圈?

生命的富足来自独处

  放下热闹,生命的富足来自独处。独处意味着生活在当下,深入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假如做到了这一点,你将不会被卷入过去,或者被对未来的思虑所吞没。你要珍惜生命剩下来的每一刻,不要让自己迷失在不察觉或无意义的娱乐中。....
2023-04-30
生命的富足来自独处

福来时不要沉溺,苦来时不要惧怕

  自古以来,人人都爱享福,人人都怕受苦。可世人常言,福祸总相倚。....
2023-04-30
福来时不要沉溺,苦来时不要惧怕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以七宝无价宝供养显发恭敬具布施。是虔诚随缘随份恭敬虔诚不分别供养。要用供养的因缘度众生使令众生生善种善根,不让他人在你供养的因缘上看到商机去赖佛偷生轻慢佛法。  要让他人以正命护持佛法因缘为养命种善根,所以道场庄严的建立和供养因缘与供养物的成就一定要善知方便懂佛法的普度和世法善巧不要让成就供养的善因缘成为他人的贪求暴利的赖佛偷生的轻慢佛法佛教的恶因果因缘。  应当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2023-04-30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  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我们心中的感受也是一样,往往随着天气、季节、时空等等改变,这时重要的是守住自心,如果快乐感受生起,也不要尽欢;痛苦感受生起,也不要当真。但观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幻影,没有真实性可得。快乐也好、痛苦也好,  能够常常这样观察。....
2023-04-30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念佛改变容貌的秘密

  修行人从哪里能够看得出他的修行....
2023-04-30
念佛改变容貌的秘密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吉祥经》云:....
2023-04-30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别再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仔细回想自身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怪象:对外人可以保持客气包容耐心,但对家人却控制不住暴躁苛刻不耐烦等坏情绪。老话俗称窝里横。这是一种....
2023-04-30
别再把最坏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少行恶事,广修善法,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若人少行恶,一个人不管犯了多深的罪业,只要愿意真心诚意忏悔改过,虽然还是要承受果报。会咸得难以入口,人的心念、言行举止也是如此,当善行多过于罪恶,自然会化「咸」为「淡」。令断除,令生起,」除了消极的不作恶。给人一句善言爱语,甚至度化自心的贪瞋愚痴,去除无明烦恼,努力让内心纯净善良的种子发芽、成长。你能少行恶事,生命里就能创造许多的善因妙果,也能生起奋起飞扬的力量,在于他有知过能改的勇敢与担当。....
2023-04-30
少行恶事,广修善法,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戒色后总破戒该怎么办?

  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越努力你获得的回报就越多。前提是有效的付出,正确的努力。  戒色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要敷衍了事,敷衍是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戒油子草率地应付戒色日课,从来没有打算去认真、踏实地戒好每一天。  那些勤奋、有责任感的戒者往往受益匪浅。....
2023-04-30
戒色后总破戒该怎么办?

为什么学佛后遇到许多挫折磨难?

就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跟精神上的各种挫折磨难,不知道是弟子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深重?广钦老和尚曾经有过这样的开示:那些无始劫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化成种种的境界来折磨你,比如身体上的疾病或者精神、心理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世界人生的苦,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能得到清净安乐、身心自在,  老和尚又开示说,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如果没有无常的磨难。....
2023-04-30
为什么学佛后遇到许多挫折磨难?

滋味自己尝,苦痛自己扛,风雨自己挡

  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吃了就没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道疤痕留下了,会永远的存在,就原谅你所有的不好,那就好好珍惜吧;而忘记你所有的好。  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成长;谁不是一面流泪,一面坚强。人生说到底就是百般的滋味要自己尝;难言的苦痛要自己扛;落下的风雨要自己挡。以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把事做好,没钱,这就是人生。  不摔一跤,不知道谁会扶你;不摊一事,不知谁会帮你。求人如吞三尺剑。....
2023-04-30
滋味自己尝,苦痛自己扛,风雨自己挡

佛弟子的“奢侈品”会是什么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的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奢侈品越来越多的被人们熟知和接受。不仅有一个疑问,是不是人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奢侈品?有人有文玩、珠宝;有人有超跑、稀世珍品;那佛弟子的....
2023-04-30
佛弟子的“奢侈品”会是什么呢?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个....
2023-04-30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或是在所做事情阶段之间的时候一定要念佛。因为平时所做也要念佛,因为平时念佛所应对的事情太多。  所以消业要念佛,有了念佛的因缘更要念佛,朝暮要念佛,心存佛念遇到因缘必然念佛。再忙也不能忘记朝暮念佛,这是能在忙中存佛念的念佛方法。随时要念佛,用求生净土的愿心、念佛心存佛念,必然能在所应对、所受的环境生活中觉悟出念佛一定要念,为成就净土更要心存佛念不忘念佛,争取时间念佛。....
2023-04-30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