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亲人的突然离世,如何化解痛苦?
如何化解面对亲人突然过世的痛苦? 这个问题就像谈恋爱一样,通常失恋很痛苦,但有的人分开了可能还很开心,真正的感情很好的人,恩恩爱爱有情分,其实真的困扰了我三年都没有走得出来,因为他真的对我很好,这种情分其实真的很难得的。 那么如何化解亲人去世以后的痛苦,因为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所以短命到差不多一百岁,经典里面说人最高能活八万四千岁,人寿命的长短跟人的心境有关系。....
2023-04-30

为什么要修行?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们何以要修行? 在浊世中种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似乎和我们印象中....
2023-04-30

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意义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人生的目的何在? 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目的何在?你看看这个社会上,每天追求财富,天天想发财,这个目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纵然你有再多的财产,如果人生以这个为目标,那真是愚痴到了极处! 人到底到这个世间来是干什么的?一切众生在六道轮回。....
2023-04-30

让人学会放下,福寿康宁的三不知
与各位长者相聚在清凉小院,可谓其乐融融、法喜充满! 古人说长寿者有三不知:不知世事、不知生死、不知有身。前段时间看到朋友圈谈及此话题,借此机缘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1、不知恩怨, 真智慧慈悲者,胸怀宽广,故能不计前嫌、不念旧恶、无有恨意,内心始终清净、柔和、安宁,自然寿山福海。2、不知年龄, 生活中能忘记自己年龄的人,往往精神焕发、朝气蓬勃、乐观向善,即使遇到挫折、困难。....
2023-04-30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个性不同、成长经历及生活环境不同,采用的劝说引导方法, 在此仅就一般方法作个建议:爱说脏话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显得没素质,对工作、生活和学习都会有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皆会受影响。最好找具体的事例来分析与劝说,除了需要劝说让他自觉转变之外,家人朋友也得从旁多提醒。当他在说脏话时,你正在说脏话了,赶快停止或改变!也可以考虑录点他说脏话的音视频。....
2023-04-30

人生有八苦,指的是哪八种苦?
生时的众缘逼迫,老苦:生出种种的苦受,直到晚年境遇的孤单、寂寞与凄凉。病苦:百病丛生。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死苦: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怨憎会苦: 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这就叫做怨憎会苦。爱别离苦: 与至亲、相爱的人别离分散,所以苦。求不得苦:这叫做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产生执著,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2023-04-30

为什么说“好话不可说尽”?
法演禅师教导我们说:好话不可说尽。佛法中讲要随喜赞叹,但是也不能偏离事实。可以随喜赞叹别人的某个发心跟行为,但是绝不是将对方吹捧得完美无缺。就有巧言令色、谄媚之嫌。一定要客观、要如实、要含蓄。说他人的好话,赞叹他人,不是为了让他开心高兴,而是对治自己的挑剔、嫉妒跟我慢我执之心。如果你把别人说得太好了、太完美了,对那个得到表扬褒奖的人同时也是一种损害,可能会助长他的骄慢之气。....
2023-04-30

峰回路转的求职经历
今天想和各位莲友们分享一下我的求职经历,带我见证三宝的力量,心中感觉和三宝更亲近了。今年三月初的时候开始正式找工作,搜索到诸位师兄们分享的求工作疏,早上在早饭前念诵,晚上要洗漱完毕再念诵。也接到了不少单位的面试邀约,可能是我之前拥有较知名企业工作经验,我却同时有一个非常尴尬的条件,这都让许多招聘单位因为担心我会入职后马上生孩子,随着面试的经验慢慢增加,当对方问到我个人情况的时候。....
2023-04-30

人世间真的有报应吗,为何好人没好报?
做一个坚守原则的老实人,但是世间的苦楚为什么就是不肯放过我?足可以算是善始善终、善有善报了,见不得好人有半点障碍,也见不得所谓的自认为的坏人有半点善报。 但佛教的思维是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的。今生却果报显现,或许来世才能显现。如果只以今生的行为表现去判定今生应当有的果报,那么每个努力学习而不放弃的学生是不是都应该考上清华北大呢? 如果你仍是十分执拗于所谓的善恶之报。....
2023-04-30

心里老起恶念怎么办,如何对治?
问题:师父好!弟子在生活中,经常起非常恶的念头,这些念头让自己觉得很有罪恶感,非常难受。请问师父该如何对治恶念呢?永真法师: 阿弥陀佛,人的念头就像四十里的瀑布,川流不息,生灭相续。《地藏经》云:....
2023-04-30

学佛后面对应酬喝酒之类的,该怎么把握?
善士问:学佛了,在生活中,会有许多应酬,像喝酒之类的,该怎么把握?妙江法师答:在家庭,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有各的行当,形形色色,这个世界上,各行各业,是行行出状元。头头是道,每个事情都有一个道,各有各的道,顺着你的道走,不要出了道。 我们要有大的格局,也要有小的规划,更要有对现实生活的把控。就是要有....
2023-04-30

想要生活过得简单快乐?记住这十句良言!
知足常乐? 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活在今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明天还没有来到。只有活在今天是最现实的,不要斤斤计较: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如果想到我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只不过是到世间走一遭,还有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得计较呢,只需懂得为自己而活;为美好而生,为幸福而做。奢华越少; 多一分快乐。....
2023-04-30

怎样去恒顺众生?
善士问: 师父,《普贤行愿品》里面说恒顺众生,我们在生活里面修行也好、做事也好,怎样去面对众生?怎样去恒顺他们?因为毕竟每一个人因缘、因果是不同的,作为修行人我们怎么面对这样的众生?妙江法师答: 什么叫恒?永远。恒就是时间,顺是空间。你有很大的包容心,超越时空的包容心,这就叫恒顺众生。 恒不是横(h....
2023-04-30

佛法破除心中的“我执”,本身并不分别对错
我们刚开始接触佛法,去全国最有名的寺院、找最庄严的佛像、皈依最好的法师,我要在这样的地方学习佛法,众生皆有佛性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皆是虚妄。一切佛像它也是虚妄的。那么鬼道里面就没有佛了吗?那个饿鬼就没有佛性了吗?去地狱里度众生,到了地狱里面不是用三十二相,那最后讲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佛性不是因为你相好而成的,坏相、恶相都有佛性,再恶的人也有佛性,这是自性所具足的东西。都具有佛性。....
2023-04-30

在意领导的看法,感到压力很大,该怎么办?
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 既然领导对你的满意程度,那说明你还没有到能够直接对接领导的程度,那就做好自己本职上的工作就好了。 你又想获得领导的赞赏,又觉得自己做不了主,那无非就是中层领导的态度很关键。那不如就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 当你在你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一个有价值,那领导自然会对你产生关注,并且积极和你产生对接。....
2023-04-30

学佛后给亲人朋友带来的真实利益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想给身边有缘人真实的利益,世间的利益就是给予身边的人名利,当然也有成佛的究竟利益。 我们如何得到这种出世间的利益?最重要就是要开发身边人的道心,因为道心是开启内在功德的一个根本,如果这个人没有机缘亲近三宝,这个问题是佛陀的智慧来到这个世间施设的方便。他用世间的分别认为有些出家人修行还不如他,很容易与外道的神通感应相应,我们帮助身边的人把道心开发出来,善知识会让你对三宝充满信心。....
2023-04-30

人为什么会自卑,如何走出自卑?
有些人在成长之路上遇到困难与挫折后,会不自觉地与人比较,亲人关爱少,没有人爱自己,从此失去信心,变得越来越自卑。不再愿意人际交往,朋友也越来越少,有些还会因此患上心理障碍。自卑源于自己内在的不自信,它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安全感,过多地受到来自家庭或社会不断否定而导致的。父母为了小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即使已经比之前有进步了,家长还是会认为比班上的学霸差了不少。孩子在生活技能上有了进步。....
2023-04-30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2023-04-30

人生中最多余的是烦恼,最需要的是佛法
烦恼源于无明。唐朝代宗曾与不空三藏国师讨论佛法,在座的丞相鱼朝恩问国师:....
2023-04-30

生病了怎么办?怎样面对?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识,给大家作个参考。 我们知道,无论贫富贵贱,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就是老、病、死的问题。佛陀在《无常经》中告诉我们:....
2023-04-30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我平时工作比较多,但我喜欢参加义工活动。我很难平衡做义工和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做慈善,怎样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世间任何事都是做不完的,包括慈善和义工行,这就会和工作、生活发生冲突。 现在的人往往不能有效利用时间,因为没能力管理自己,没能力管理心念,就要学会对内心进行管理,多少时间服务社会,就不容易在做的过程中顾此失彼。做慈善并不是单纯的付出,因为我们有爱心、利他心。....
2023-04-30

把眼界放宽,大有大的辉煌,小有小的精微
《五灯会元》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某个夏天,沩山禅师问弟子仰山,这段时间在做什么事? 仰山说自己耕了一块地,还播上了种子。 沩山禅师听后,说仰山这段时间没有白过。 仰山也反问师父同样的问题,沩山回答说:....
2023-04-30

出家不是想转就能转的
与在俗世间不同,不是像报名上学转学,想转就能转的。出家就是终生的,就像过去的祖师大德,生生世世,永远是为三宝。出家人又叫僧宝,佛、法、僧这三宝。宝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社会上的宝,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我们出家僧人是宝,因为能转凡入圣,转了凡心,就进入了圣流了;转了凡夫成了圣人;转了凡心,成了圣心。这个....
2023-04-30

唉声叹气是一种负能量,人不要总是唉声叹气
人生不如意事, 如果一想到不如意的事便唉声叹气,那么仅剩的一二件开心的事,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离你远去。还会赶走身边的好事和好人缘, 当随口埋怨成为一种习惯,说明心已经陷在负面情绪的怪圈之中。 一个人若想活得舒心,唉声叹气这个坏习惯,一定得戒掉。佛陀曾给弟子们做过一个比喻, 遇到各种令人感到悲伤的事, 如果心里随即因此而生起各种悲伤,抱怨的情绪,就像是自己又给自己插上一支毒箭。....
2023-04-30

努力得不到认可,还要抵御病痛,是否躺平比较好?
现在在一家小企业里工作。作为一个残疾人活在这个社会太累了,似乎也得不到认可。还得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总觉得或许躺平比较好。大师说我现阶段付出得不到回报,内心觉得好累又好惆怅。而是一个对生活的平实的态度。不会对超出生活的预期有所追求,能够对于生活的现阶段给予一定的肯定,减少与外界的无效社交, 你不要觉得自己这一阶段得不到提升, 如果你觉得现阶段,自己在家里多多在知识上、能力上提升。....
2023-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