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自我,是为了认识自我、更新自我

大家好!又是一天相互学习鼓励的时候。  雨加雪驱散了晚秋的最后一抹金黄,向世人宣告:冬天来了。  今日立冬。根据古籍记载。....
2023-04-30
反省自我,是为了认识自我、更新自我

心中长存善念,到处就都是福地了

  在《围炉夜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对事不能忍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对任何事情都抱着肯吃亏的态度,这是处理事情最好的办法。  清代的张英先生把....
2023-04-30
心中长存善念,到处就都是福地了

不知道怎么回应别人的感情,该怎么办?

  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没有人找我,怎么样战胜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想让自己静下来,  这么多年自己老是会情不自禁的去爱上别人。可是没怎么跟他说话,现在有的时候觉得别人看上自己,帮我走出这样的死循环呐?问出家人不太合适,毕竟我也从来没有过相关经验,做什么都是需要勇气的。  首先是表达爱意的勇气,  如果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去表达,那就永远会生活在假设和幻想当中。  其次是面对失败的勇气。....
2023-04-30
不知道怎么回应别人的感情,该怎么办?

出家学佛修行要在恭敬中求得道

  出家学佛修行,如何才能得道呢?要在恭敬中求,没有别的方法。佛法只有在恭敬中才能得道。学得再多也没用:对三宝不恭敬,无论你有多少财富、多少资源、多大福报,想得到佛法真实利益是得不到的。学佛人,有一分的恭敬,有十分的恭敬,能增十分的福慧,所以《弥陀经》说,若二日....
2023-04-30
出家学佛修行要在恭敬中求得道

菩萨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2023-04-30
菩萨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善信问:顶礼师父!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我们不能?觉火法师答:同样是心,我们的心用来向外求攀缘造业,而圣人向内求功德庄严。  两个不一样的操作就产生天地迥别的人生。我们人生充满了业障走在轮回里,人在烦恼,身不由己。可是你的心,要自己做主才行。想要解脱自在。只要把持这颗心不随境转,不迷不取。迷悟全在自己怎么把握这个心。  所以古德说: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
2023-04-30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修行人很难通过的考验——在枯淡处炼心

总想看点什么、听点什么、吃点什么、摸点什么、想点什么,是现代修行人很难通过的一个考验。每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要面对太多的信息,我们的眼根也许只是看到山河大地和身边的景象,看到时间空间跨度更广阔的景象。就是它好像总是在饥饿状态,我们的六根需要接触外面的信息来让它得到满足,我们的分别心也需要法尘的信息,  但是它好像永远不能满足,好像很少有一首歌曲一直流行,我们唱一段时间就觉得没味了。....
2023-04-30
修行人很难通过的考验——在枯淡处炼心

厚德载物是哪几德?

一、口德:可以转个弯说:可以加热了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学会鼓掌。  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  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  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不给面子是最大的无礼,别伤人面子。  3、千万不要揭人老底,四、信任德。  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  1、被人信任是一种幸福。  2、有多少信任,交人不疑,五、方便德。  1、请主动坐里座  2、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023-04-30
厚德载物是哪几德?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庄子云:....
2023-04-30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善信问:顶礼师父!如何知道一个人有大福报?觉火法师答:福有三种:布施福和修定福。  这三点都具备了,说明福报深厚。哪怕是具足其中一点,也证明很有福报。  可以从当前的状态看得出。不循规蹈矩,不守本分,尖酸刻薄,悭贪吝啬的习气都属于无福的表现。原标题:【答善信问】如何知道一个人有大福报?转自微信公众号:光明遍吉....
2023-04-30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人生需自渡,做好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难免会遇到困境。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希望依赖别人的力量来度过面前的困境。  或是贵人,或是佛陀,亦或是观音菩萨。即使别人愿意拉你一把,你不努力,最后都是徒劳无功的。  古语言:....
2023-04-30
人生需自渡,做好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如何看待傲慢的人,人为什么不能傲慢?

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其实没有解脱,其实一个凡夫,这样一个可怜的众生有什么好傲慢呢?  因为菩萨跟佛的智慧与福报,因为一切父母众生都还在六道当中轮回,  我们都知道在生生世世当中,所以说佛也没有什么可贡高我慢的。其实所有人都没有什么可傲慢的。  修行是让我们的贪、嗔、痴、慢、疑越来越淡薄,如果有些人修行以后明白了一点佛理,也生起那种傲慢心,他来到佛门当中找存在感。....
2023-04-30
如何看待傲慢的人,人为什么不能傲慢?

容貌焦虑怎么办?不妨从这三点开始改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近年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类广告、微信朋友圈里,被精修过的照片,放大了颜值的重要性,引起了一定程度的....
2023-04-30
容貌焦虑怎么办?不妨从这三点开始改变

为人处事的态度

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尽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理论,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劳无功。学佛之人究竟如何做人处事呢?学佛之人究竟如何做人处事,  世间上的人有的太过刚猛、执着与好强所谓....
2023-04-30
为人处事的态度

如斯的觉性

开口便说:....
2023-04-30
如斯的觉性

修行中可怕的“骗子”是谁?我

  不论是....
2023-04-30
修行中可怕的“骗子”是谁?我

在逆境中悟到娑婆世界的苦和无常

  人来到这个世间的意义,就是让你去尝受各种苦难,让你明白、了悟人生真谛。  你只有真正感悟到众生的苦,才能有真实的悲心流露。不然身为学佛人不经历任何苦痛,没有障碍也没有逆境,那你的修行岂不是犹如蚁行一般,怎能证得菩提?你对人生真谛很难有切实感悟。真正的修学人需要逆境,需要障碍;在逆境中转变,更是让你了解本心,精进修行,还原本性,处之泰然的面对生活。....
2023-04-30
在逆境中悟到娑婆世界的苦和无常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十年前我选择了父母留在家中照顾她们,当时没想过以后的日子会怎样,只想照顾脑出血的妈妈。  十年后感觉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面对残酷的现实感觉自己啥也不是!还要顾及很多事情。一心想我好起来。但我觉得自己给不了他想要的生活。面对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一想到这些心就静不下来。  看到你的提问就可以想到两点:第一心境很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无意识间在想些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提问有没有意义。....
2023-04-30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身边的人也来来往往。  经历了人走茶凉,看透了人情冷暖,也就渐渐懂了:人心也不会一成不变。心靠交换。最长久的关系,最稳固的感情,别人也会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你走出困境;  当下的你付出了善意,别人也会给予你温暖的回应。心交心。不过是一次以心换心的过程。  当你付出了一颗最真诚的心,自然会收获最真挚的情。  当你给予了温暖与善意,自然也会收获到美好与暖意。  不管是朋友还是伴侣。....
2023-04-30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佛家常说。....
2023-04-30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想放弃成为父母心中的那个形象是不孝吗?

  我努力成为父母心中的我,可我很累想放弃,被父母与自己的关系困扰很多年了,努力过互相沟通,让自己好不容易坚强起来的内心,觉得自己的人生可悲而无望。如果你想成为你父母心中的那个形象,其实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心它会变化,那父母的心也会变化。其实这个条件都一直在变。你也不可能成为别人心中的你,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这出戏的主角,做一个快乐的自己,父母无非也希望你过得快乐,做的怎么样也不重要。....
2023-04-30
想放弃成为父母心中的那个形象是不孝吗?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大乘佛法是以利益安乐众生为信仰的,这样才能了知众生的苦,行一切皆是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所做一切的善是觉悟的善。  信仰的核心是涵盖这个以利益安乐众生为最终的,以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的所行觉悟的善,去随众生的因缘而使得众生有一个共同善的信仰,而能使得众生在各自的因缘和位置上,都能安住安乐而所做皆带着这份善也都能以这个善为信仰,  各自都能随各自所做的引导众生觉悟以利益安乐众生为信仰的核心。....
2023-04-30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如何让身心安乐?众生的心安之道

  人在世间总会遇到种种烦恼痛苦,许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无论是逃避还是争斗,总是难以根治,而烦恼多了,性格变得烦躁,身心难以安乐。究其根源则在于众生常有好争胜负之心,胜则乐之,负则苦之,总是在不断胜负中让身心轮回为烦恼之奴,一生受苦。  为了帮助众生找到令身心安乐的正确方法,佛陀在《法句经》曾开示:....
2023-04-30
如何让身心安乐?众生的心安之道

佛教的人生八苦指的是哪八苦?佛说人生八苦

  佛陀说人生充满苦,即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阴炽盛苦。生苦,  人从来到人间的最初一刻。就是充满苦:《涅槃经》云....
2023-04-30
佛教的人生八苦指的是哪八苦?佛说人生八苦

生活、工作中如何与人相处?为人处世的态度

  当今社会人事繁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处事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表现在:1.遇事不抱怨,  世间之事终究不离业力与因果,明白这一点,遇事就不会抱怨,且能随顺因缘。顺势而转,  为大众做事,不存私心,不为取悦,这样才能坚持原则。处事公正,远离怨尤。3.做事不拖延,多是因为有懒散放逸的习气,与其事到临头才匆忙应对。不如早做规划,日勤精进,自可从容不迫4.成事不炫耀炫耀功劳是....
2023-04-30
生活、工作中如何与人相处?为人处世的态度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