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烦恼?
贾平凹接受采访时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不管坏事、挫折或者是好事情,尤其不好的事情到来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而能改变的是你面对它的态度,....
2023-04-30

每个人都不一样,要学会肯定他人
人家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朋友,如果我们否定人家,人家一定是跟我们是做仇人、做对头。许多人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家庭里面,变成她想要的那样子的一个白马王子,丈夫希望太太变,变成他自己心中的那个什么美女啊、白雪公主,生的孩子都是希望孩子要变得像他自己一样,这个都是一种征服性,都是一种不合理的一种要求和心态。 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他的才能不一样、资质不一样、生活的时代不一样、观念不一样。....
2023-04-30

势不可使尽,处世做人应该有的心态跟观念
今天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北宋法演禅师的《人生四戒》里的....
2023-04-30

随顺因缘,令境随心而转,减少烦恼对身心的干扰
生活中,大家每天都免不了要接触许多的人和事,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也总会碰到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与事,当它不符合自己的认知时则会心生烦忧。这就是心随于境在转动,而外境如波浪般每时每刻都起伏不停,心则随之而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悲苦喜乐。 为了解决自我的烦忧的困扰,不妨在生活中学习随顺因缘,正所谓....
2023-04-30

放下是念佛人一生一世的功课
所以说宋代的杨杰居士说。....
2023-04-30

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先不要急着辩解....
2023-04-30

看透生命的缘起无常,学会穿越生死
是生命世界愉悦与痛苦的两大极端感受。每当一个生命来到世间时,当一个鲜活的生命突遭噩耗死亡时,带给人们的却是无限绝望与痛苦,才发现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很多时候即使穷尽了一切手段也无法挽救一个面临死亡的生命,佛教常教导大众要学会穿越生死。先要理解生命的本质结构,缘起是生命构成的因缘条件,它包括生命的五大要素(色、受、想、行、识)。成为生命的本质结构。....
2023-04-30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在世间有很多追求,但无非是为了获得幸福人生。为获得生存财富而工作,这些虽也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幸福,而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自己的内心,其实心才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个世界才有文明与野蛮、道德与罪恶、快乐与痛苦、善良与丑陋、清净与染污、光明与黑暗的不同。获得人生幸福,无疑要从改造心灵下手。给人类生存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恐惧和不安。科技本身没有善恶可言。....
2023-04-30

学习觉悟的真正目的是看破放下
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正得,学放下妄想执着。觉悟就要有觉悟的样子,把烦恼、纠结、郁闷、不公平、抱怨、发牢骚从心上清理干净,有了纠结才会感到世间太痛苦;做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就是一个学习修行的过程。每天想佛、念佛,学着像佛一样过生活,所以觉悟的幸福生活就是从现在开始跟将来的极乐世界对接。 心觉悟对于念佛人来讲就是要看破放下,但是对于看破放下也要正确的理解,有学佛同修说我就是看破放下了。....
2023-04-30

学佛后如何处理世间和出世间的关系?
善士问:学佛以后,如何处理世间和出世间的关系?妙江法师答: 各位学员,各位同修,皈依以后,这就是你们的家园,这就是你们的校园,这就是你们学处。当然,你们这叫游子,因为你们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家庭。皈依三宝,这就是你们心灵的归宿,这就是你们心灵的寄托。来了这之后,就应该把这个寄托、希望、诉苦、分享....
2023-04-30

快乐在一线之间
生活里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生如水,水有逆流也有顺流,所以人生有欢乐也有痛苦。我们很容易沉浸在现有的快乐中,久久陶醉而不能自拔。当这快乐突然消失,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为失去的快乐陷入苦闷的深渊,却没有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快乐在等着我们,生命中的快乐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有一种快乐在....
2023-04-30

如何排解负面情绪?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我一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憋在心里,越憋越难受,可是我也找不到其他方法排解,希望师父能给我一些建议, 谁都会有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但如果任由这些情绪积累在身心当中,必定会给自身带来很多的疾病。 所以尽早地把这些负面的情绪排解出去,比如有些人会跑步,有些人会去爬山。会找心理医生或是知心好友诉说,把一些不必要的情绪,可以试着静心打坐;可以练一练内养功法,即丹田呼吸法,调试自己的呼吸。....
2023-04-30

如何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四个方法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要有承担的勇气,在承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累积智慧经验和福德因缘,如果困难来了,一味地推脱责任。那就无法成事,相反,如果勇于承担,这不仅可以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力量。也可以给周围人增添信心。....
2023-04-30

怎么克服知道却做不到的毛病?
有所谓....
2023-04-30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总会遇到许多挫折和低谷。 每当人们遇到困难或是烦恼时,都会喜欢到寺院里走一走、拜一拜,祈求能够得到佛祖和观音菩萨的帮助。 拜佛,固然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更好的慰藉,让内心更加安定和丰盈。 但人这辈子,不靠他渡,而是需要自渡。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
2023-04-30

学佛人要对两件事保持谨慎
学佛人对两件事要保持谨慎,不止是学佛修行人,1、对自己的善行要守口如瓶,应当是我们本心使然,做善事,只需要让自己心安理得。而并非是为了让大家感叹你的善良,末法时代的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贪婪,常常喜欢吹嘘自己已经获得了启蒙,有足够的功绩。拥有超自然的力量以及自己是活佛等,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这么吹嘘标榜自己的,2、对他人的过失要守口如瓶,眼中只看到自己的心,时时审视自己的心是否清净。是否妄想。....
2023-04-30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济群法师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
2023-04-30

怎么经营人生?人生要经营的是内心
一个是....
2023-04-30

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善良,善良是做人处事的根本
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渡水。....
2023-04-30

修行人要远离骄慢,莫曲意逢迎
人们常常慨叹世事艰难、人心不古,其实娑婆世界就是如此,故名....
2023-04-30

告别以往的我,还原一个本来的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人时常对过去的一切放不下,不停地回头张望,留恋难舍。平常遭遇一些不愉快,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若碰到高兴的事,更是回想追忆,不忘春风得意时。可谓千丝万缕,缠绕不清,酸辣苦甜,五味杂陈....
2023-04-30

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我执”
....
2023-04-3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把握好当下,积极种善因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
2023-04-30

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
人生犹如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行者。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行乐,而是要不负此生!我建议大家:1、勿争强胜: 常言道....
2023-04-30

懂“观自在”者是自娱自乐
懂....
2023-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