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漫谈|素食的利益

许多人认为皈依三宝一定要吃素,因而视学佛为畏途,迟迟不敢走入佛教之门。其实,佛陀时代,出家弟子过着托钵乞食的生活,不拣别钵内的饮食,没有精粗、荤素的分别和禁忌。 后来素食在中国广为流传,是受到儒家....
2023-04-20
佛法漫谈|素食的利益

佛法漫谈|弥陀经之明宗:信、愿、行三足鼎立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4-20
佛法漫谈|弥陀经之明宗:信、愿、行三足鼎立

佛法漫谈|人有二十难之贫穷布施难

令人感恩无悔的布施,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善解方便难佛法道理佛说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有钱人发心行布施,想布施也并不难,也和富有的人一样乐于布施,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尊者问她为何如此伤心。有什么人肯买贫穷,是前生没有布施”是前生肯布施“布施是‘卖’贫‘买’富的最好方法!尊者把钵递给女人说,你看见别人布施!女人此刻才真正明白布施的意义。....
2023-04-20
佛法漫谈|人有二十难之贫穷布施难

佛法楞严|十门释经

请点击输....
2023-04-20
佛法楞严|十门释经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四:显见不失

....
2023-04-20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四:显见不失

《楞严经》之水大: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2023-04-20
《楞严经》之水大: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佛法楞严|牒定五大以释疑

....
2023-04-20
佛法楞严|牒定五大以释疑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九:显见超情

....
2023-04-20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九:显见超情

《楞严经》之识大;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
2023-04-20
《楞严经》之识大;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六:显见不杂

....
2023-04-20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六:显见不杂

佛法楞严|心在身内为何不对?七处破妄之一:破执心在身内

....
2023-04-20
佛法楞严|心在身内为何不对?七处破妄之一:破执心在身内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七处破妄之五:破执心则随有

....
2023-04-20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七处破妄之五:破执心则随有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七处破妄之六:破执心在中间

....
2023-04-20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七处破妄之六:破执心在中间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十:显见离见

....
2023-04-20
佛法楞严|定慧师兄和你一起学习;十番显见之十:显见离见

佛法漫谈|行善必得其报

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姓萧名蔼堂。他为了生活所困,不能进京求取功名,只好在附近的城市里,设了一个小学堂,召集一些儿童教他们读书,所得来的一点学费,用来过日子。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4-20
佛法漫谈|行善必得其报

楞严漫谈|直心为何是道场

....
2023-04-20
楞严漫谈|直心为何是道场

佛法漫谈|这些殊胜的供养之物,如法供养果报不可思议

....
2023-04-20
佛法漫谈|这些殊胜的供养之物,如法供养果报不可思议

佛法精华|定慧师兄和你分享:唯识宗的世俗、胜义分别之四重二谛

....
2023-04-20
佛法精华|定慧师兄和你分享:唯识宗的世俗、胜义分别之四重二谛

佛法漫谈|实相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总说实相之体不落二边。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是众生本具”圆满成实之本体,寂是湛然不动“即空义”说它是寂,故非空,实相之体,寂有不变义,寂而恒照。体虽不变。而常有随缘之用,是说实相之体,随缘不变,具足体用,实相之体虽说不上是寂还是照,但它确有寂照的意思;就像灯不动,而灯又保持不动,  佛法中常用水比喻我们的真心本性;亦即实相之体,水不动时是寂。这就是寂而恒照。不随外境而动,佛的心就是如此。....
2023-04-20
佛法漫谈|实相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

佛法楞严|圆彰七大之——空大即性周遍

空大佛典原文....
2023-04-20
佛法楞严|圆彰七大之——空大即性周遍

佛法漫谈|身土法报一念心,成佛历程在其中

强名清净法身。  这两句说明一念心性即如来身土。常寂光即自性本具之三德秘藏。常是法身德,常寂光土即诸佛所证之本具理体。如来法身所居之果地,强名清净法身,法身和寂而照相应。所以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这是我们心性本来具足的自性清净法身,  常寂光土和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前面讲法身是寂而照”这里讲的法身是照寂,法身无相,法身本有无相和随缘之双重意义,法身以理性为身。....
2023-04-20
佛法漫谈|身土法报一念心,成佛历程在其中

佛法净土|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
2023-04-20
佛法净土|娑婆世界是钱上之蛇,极乐世界是蛇上之钱

唯识学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出现

唯识学出现于佛陀灭度后八百余年,就在定中上升到兜率内院亲聆弥勒菩萨教诲,因对般若性空的过分弘扬而导致诸多流弊,无著菩萨在对空义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于定中上升兜率内院向弥勒菩萨请教,弥勒菩萨针对无著的疑问作了精辟开示。并深感弥勒菩萨的教诲正可切中时弊,无著菩萨很想使这一殊胜的教法在人间得到流传。唯识宗尊弥勒菩萨为初祖,通过唯识理论来破除众生的我执和法执,中观宗依据《般若经》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
2023-04-20
唯识学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出现

佛法漫谈|你是否被自己的“假勤奋”感动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要同情自己“只有不敢面对现实的懦夫才会对自己生发出同情之心,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4-20
佛法漫谈|你是否被自己的“假勤奋”感动

佛法漫谈|实相无相无不相;彻证实相之时、依正皆为实相

感恩您的阅读和评论,敬请点赞、收藏并分享给更多有缘之人。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2023-04-20
佛法漫谈|实相无相无不相;彻证实相之时、依正皆为实相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