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只是修行平台,闻思修才是成长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慢慢的有很多人来到寺院里。每个人来到寺院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因为答案的不同,每个人对寺院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2023-06-18
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可以的。诵经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你能持素,有传说诵经者一定不能吃肉,这都是误解,没有根据的。 有高僧大德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意思是....
2023-06-18
众生为什么会轮回?
弟子问:
众生为什么轮回了?久晃法师答:
再强调一下我们为什么轮回了。一定要把这个根源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了我们轮回的根源,才能找到我们解脱成就的路数,这是基本的、....
众生为什么轮回了?久晃法师答:
再强调一下我们为什么轮回了。一定要把这个根源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了我们轮回的根源,才能找到我们解脱成就的路数,这是基本的、....
2023-06-18
为什么认为《金刚经》有加持力?
是因为《金刚经》能增长福德。《金刚经》中,共五次以布施财宝来比喻福德的大小,财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大。大家可以这么理解:财布施指身外的财物甚....
2023-06-18
净土法门:佛在哪里?
佛在哪里?佛在心上。真心是佛,妄心是众生。佛没有离开你,你自己离开了。学佛,赶紧回来。本来是佛,释迦牟尼佛说的,不是别人说的。佛教里面讲佛,别人是佛,自己也是佛。佛在哪里?佛....
2023-06-18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据《大般涅槃经》中载:佛临入涅槃前,阿那律尊者请阿难问佛四件事:一、佛灭度之后,佛弟子将依谁而住?二、以何人为师?三、....
2023-06-18
净土法门:疾病与德行
大陆有一位彭大夫,彭鑫,我在光碟上看到他两次的讲演,一次在青岛、一次在唐山,他讲“疾病与德行”,这个题目他讲得好!他说,如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都能够具备,你就百病不生。他讲....
2023-06-18
看到别人做事情走极端,是否该站出来良言引导?
问题: 我们三宝弟子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同修,待人接物态度比较恶劣,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做事情走极端的时候,我们是否该积极的站出来,好言相劝,良言引导,使其尽量(píng)和,不走偏颇....
2023-06-18
没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没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可以的。诵经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你能持素,有传说诵经者一定不能吃肉,这都是误解,没有根据的。 有高僧大德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意思....
2023-06-18
佛经是什么?佛经的分类有哪些?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 广义的佛经总称....
2023-06-18
净土法门: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学佛
日常生活要跟佛一样,怎么叫学佛?生活当中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学佛,真修。吃饭,知不知道味道?不知道味道你是木头人,你麻木不仁,你有病了;知道味道你是凡夫,为什么?你分别执着,这个好....
2023-06-18
怎么理解“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应该出自天台宗。 简单说,三千,指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也可以说是指十法界,当然也包括我们眼前的山河大地、亲朋好友等等,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所显现出来的,正....
2023-06-18
做的事情越多,功德福报就越大吗?
做的事情越多,是不是功德福报就越大? 功德福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事大。就是所做的好事越大,功德也越大;所布施的财物越多,功德也越多。 第....
2023-06-18
净土法门:拜佛有哪些好处?
身体健康,诸位一定要知道,凡是贪图安乐,求身体健康就难了。所以我们常常想到,世尊何以用轮来做表法、做为教学的标志?轮的心是清净的。轮是个圆,现在大家都学过几何,圆,心有没有?有;....
2023-06-18
放生灵鼋,速获家书
唐益庵说:....
2023-06-18
念佛免难
重病垂危 虔念观音。 戴慧芳女士是江苏省溧阳人, 她生来就具有善根。八岁时丧母,继母对待她相当刻薄。她就到宜兴的姨妈家里居住,由于她姨妈虔信佛法。所以她也倾心三宝,早晚念佛。 年纪稍微长大,她学习做一位家庭护士,后来到了上海,遇到表姊郭慧修女士。两个人住在一起,成为莫逆之交,她又搬到世界佛教居士林居住。归心净土,勤于念佛, 抗日战争兴起后,她因为想念姨妈,而买一条小船西上。....
2023-06-18
仁清法师:共修与自修的区别
问:在家自修和一起参加共修的区别在哪里? 答:它肯定是有区别的,有不同的。我们首先假定大家都有一定的修法仪规、修法内容,大家的佛教的知见没有偏的前提下,来....
2023-06-18
独尊湛现:修行一定要步入正轨,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我们继续,学佛法,就是为了追求真理,所以说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如此。 不能把佛法给神话了。诵经,念咒啊,念佛呀,这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妄念静止。 也就是说,没有事的时候不能胡....
2023-06-18
学诚会长谈主宰命运
网友:师父,命运是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是一个颗粒饱满的玫瑰种子,你也需要世俗的努力,才能生根发芽,否则你只是个种子。如果你是个干瘪的玫瑰种子,你需要努力行善积德等,将自己转变为....
2023-06-18
传喜法师:为什么老赚不到钱呢?
行善, 爱护利他的生命,多放生, 都已经告诉你了, 这叫转变因果。 这个因果就转变过来,我们的病就好了, 寿命就长了,身体健康了,这叫转变因果, 然后很多人都....
2023-06-18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华严经》是属于开智慧吗? 所有的经典都是开智慧的。《华严经》有八十一卷。里面的思想内容非常深奥,不是像我们这些末法时代业障深重的众生所能够理解的。《华严经》是....
2023-06-18
梦参老和尚:你能认识妄想了,这就是你修道的收获
南无阿弥陀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经过佛说法了之后,闻了正法了之后,大家经过佛的教导,知道一切....
2023-06-18
佛说人来到世上是来受苦的
《无量寿经》: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注:人活着,身受爱恨情仇之苦,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至死方休,没有可替代....
2023-06-18
宣化上人:怎样做才能没有苦、才能得福报?
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人想要没有苦,就要供养三宝,在三宝面前做功德。庙上做什么用?你不要管,你种你的福。你供养三宝,以你的心在三宝面前求福求慧....
2023-06-18
慈善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信众问: 在您眼中慈善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济群法师答: 是慈悲。慈善的行为,应该出于纯粹的慈悲心而非其他。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往往是狭隘而有....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