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如何远离邪魔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   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
2023-06-18

宣化上人:我们在谈话的时候,常犯的毛病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所谓“富润屋,德润身”。有钱的人,建筑豪华的房屋;有德的人,身体就是光辉的。   我常说:“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每个人....
2023-06-18

为何受持楞严咒多年,也没得到如楞严经所说的功德?

问题:  《楞严经》上说,受持楞严咒有种种殊胜功德,为什么我受持好多年了,也没有得到如经典所说的殊胜功德? 灯云法师:  一切咒语都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比如,受持《大悲咒》可....
2023-06-18

心经——生活中的智慧

 心经——生活中的智慧   智慧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我们经常念的一本经,也是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学习的题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
2023-06-18

晚上可以读《心经》吗?为什么晚上不能念心经?

晚上可以读《心经》吗?  同修:晚上可以读《心经》吗?网上说晚上不能读《心经》,理由是会招来邪灵和鬼道众生,对读经者不利。我很喜欢持诵《心经》,并且昔日印光大师也很推崇大....
2023-06-18

劝往生即报佛恩

原 文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1)、三恶道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
2023-06-18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信佛的多,感应的少

摩德勒伽就是智母,藏者含藏意,母能生意,含藏一切智慧,所以叫智母,学智慧首先要学空义,学完了学有义。一切的经律论都建立在空和有上。有因持戒而达到空的,就说明了无障无碍一切烦....
2023-06-18

发心出家的无量功德

一、一日出家的功德   (一)以公案说明:   《出家功德经》有阿难劝一位王子出家的公案,仅以出家一日一夜修持净戒,获得七返六欲天的果报。    (二)以教证说明....
2023-06-18

大雄宝殿是什么意思?大雄宝殿内有哪三尊佛?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2023-06-18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怎么念佛 以净土念佛法门为归,以“持名”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而一心念佛,即是戒、定、慧。因为戒乃....
2023-06-18

罪业忏悔清净有什么表现?

有一个人问:“如果犯了重罪然后忏悔,忏悔到什么程度才表明清净了呢?”   犯了重罪,比如破戒、杀人、偷盗五大钱以上或者重的邪淫,杀盗淫是犯了重罪。如果你造了破戒的....
2023-06-18

净土法门:怎样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真心?

自性遍一切法界,阿赖耶也是遍法界,换句话说,阿赖耶是迷惑的自性,自性多大它就多大,它在迷位。如果它觉了,觉了就不动,迷了就是动,在晃动,觉了就不动。大乘教裡常说「觉心不动」,迷就....
2023-06-18

福德和功德是一回事吗?

著相修福叫福德,福德感应人天福报,福报有限,享完了就没有了,福享完了就没福了,没福了恶报就来了,所以福德是很有限的,不能超出生死轮回,因为执著没有破,还有我执。   ....
2023-06-18

我们的福究竟从何处来?

“上海大爷说,一个月赚一万块钱,就是在讨饭”,“00后已经月入十万了,你还没有存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穷”好像变成了年轻人的原罪,“穷”不但有罪,还有了新的“品种”-....
2023-06-18

佛菩萨的慈悲有选择性吗?

佛菩萨的慈悲有选择性吗?   有些人很疑惑如果佛菩萨大慈大悲是(píng)等的,为什么每天还出车祸?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话,为什么还有癌症,遭遇病痛,甚至有的要开肠....
2023-06-18

怎样发心才是如理如法的?

我们做善事功德之前要好好发心。发什么心呢?发大乘的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首先我们怎么发心呢?我们要知道:六道轮回里的所有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众生没当过我们的父母。....
2023-06-18

海涛法师:愈是慈悲、愈是虔诚,力量就愈大

1 少争一时之气,便减少一分烦恼。 当你发现心中正在默默散发出为人关怀、祝幅、宽恕、感恩的真与善时,你已经点燃"心施"的生命之光,种下布施的幸福种子。   2....
2023-06-18

道证法师:若是犯戒,一定不在念佛

三资粮的“行”和持戒的关系   (一)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切不相应的杂....
2023-06-18

持斋功大

  江苏常熟县顾顺之,向来持斋素食,康熙庚戌年二月初一日,不省人事,经过闭眼七昼夜才苏醒。  醒后述说:“梦见道人约我同往听经。来到一座庄严殿宇,前法堂有法师讲金刚经,后法....
2023-06-18

海涛法师:菩萨行愿|修行笔记

菩萨行愿   ◎菩萨生命的本质就是为实现誓愿。   ◎大乘菩萨乃是为救世大愿而现身的。   如观世音菩萨立大誓愿‘一切众生中即使一人为苦痛所烦恼,彼即....
2023-06-18

消除病苦

  念佛救厄 难产顺利,  川西的刘净密老居士(民国二十三年春天在西康出家,法名慧定)。兼修净土和密宗,他因为勤于修行。而有所证悟,他曾经在定中看见阿弥陀佛。允许他往生极乐世界,民国十年,他在成都,曾以念佛法水,救活生命垂危的产妇。异常灵验,下面,我们仅将刘居士自己写的经过:译出如下,  民国十年初夏。我住在成都,晚上闲暇时。时常有两三位好友来谈论佛法,在座当中,有位房东蒋绍周先生。....
2023-06-18

佛教最基本的人生观应该是怎样的?这首偈语告诉你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史上的一位伟大论师,著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其中的一道偈语,代....
2023-06-18

净土法门:这个一定要知道,时时要记住

儒、释、道是在同一个境界。孔子,如果他老人家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佛陀;孟子要在印度,古印度称他作菩萨。佛陀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圣人。称呼不一样,他们地位是(pí....
2023-06-18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回。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
2023-06-18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每条都受益终生

初入佛门应该先学哪部经典?

初入佛门,应该先学哪部经典?   佛有三乘教理八万四千法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令初学者不知从何入门!所以,刚开始不要急着选哪一门,先应该读佛的传记,再看佛学基础。这....
2023-06-18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