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其心,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获胜妙功德
有一位初出家的小和尚,发愿学修有成,做大法师弘法利生。老和尚说:“胸怀大志好,但要耐得住(píng)淡。坚持认真、用心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说起来容易,行起来难啊!” 小和尚....
2023-06-18
世间万物皆是因缘聚合,那为什么不能杀鸡?
问题: 世间万物皆是因缘聚合,那一条鱼,一只鸡也是如此。我们杀了吃了又为什么不行?有时候看到家人不信佛,杀鸡杀鱼,心中不忍,又无可奈何,该怎么办? 灯云法师:....
2023-06-18
净土法门: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
问:「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双方应如何处理?孩子是否完全随顺父母心意才算尽孝?」....
2023-06-18
达真堪布:做众生的福田
当有人说闲言恶语时,如果你真正达到了那种如如不动的境界,你可以不在乎,但之前是要在乎的。 自己的所做所行都不如理、不如法,对他人的闲言恶语也丝毫不顾及,根本就不在意,随....
2023-06-18
因果的四种形式
因果的四种形式,二、动机恶,三、动机恶,手段善。第一种:动机善,手段恶....
2023-06-18
有真实信愿的念佛人,他的身口意是怎样的表现?
问题: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问:一个有真实信愿的念佛人,他的身口意应该是怎样的表现?明朗法师: 总的来讲,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如果每个人把佛法里所讲的信和愿放在....
2023-06-18
《观无量寿佛经》是文殊菩萨的代表
这个“菩萨”就是指大乘佛法的学者。这里千二百五十人俱,还有大小乘相通的罗汉。菩萨有时候示现的不一定是出家相,在家相也叫菩萨,出家相也叫菩萨。你是修六度万行的,是....
2023-06-18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深入”如何理解及处理好其关系? 大安法师答:信、愿、行三资粮是如鼎之三足,都非常重要,尤其是信、愿。怎....
2023-06-18
感恩一切人、事、物
同时我们会生起感恩的心。为什么回向偈要上报四重恩?父母恩,养育之恩,我们知道,我们要报。老师的恩,有教诲之恩,我们不能忘记,要报恩。国主的恩,那是保护让我们有安定环境、安定....
2023-06-18
宣传广告纸张、挂历和纸盒上都有佛像,怎么办?
善信问: 很多顶礼师父!阿弥陀佛!很多宣传广告纸张和挂历,还有纸盒上都有佛菩萨画像,怎么办? 觉火法师开示: 你不买,不用,不看带佛菩萨形象的商品,就免得麻烦。 本来佛....
2023-06-18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真实含义
问题: 《佛说阿弥陀经》里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对这句经文的理解一般有两层意思,第一,阿弥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多福德之缘;第二,从众生自....
2023-06-18
海涛法师:认真地帮助别人,也把你的恶业显现出来,重业轻报
基本上你要利益众生,就不能怕!就算有一些痛苦,也是消自己的业障。 当然,保护的配备最好还是有,这些,大白伞盖就是我们汉传的楞严咒,对不对?像我们格鲁派,就是马头明王,这些咒语、....
2023-06-18
诵《地藏经》不能晚上读,是这样吗?
善信问: 顶礼师父!阿弥陀佛!有人说:诵《地藏经》不能晚上读,说会招很多鬼来,是这样吗? 觉火法师开示: 佛讲经是让你开智慧光明的,不是招鬼的。鬼道众生也是六道之内的,常说人怕....
2023-06-18
《金刚经》有五处讲到功德,为什么要讲五次,有没有重复呢?
问题: 《金刚经》有五处讲到功德,为什么要讲五次,有没有重复呢? 净因大和尚: 第一次讲功德: 在依法出生分第八,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还不如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
2023-06-18
净土法门:遇到灾难,智慧能解决问题,恐惧不能解决问题
◎【净土法门:遇到灾难,智慧能解决问题,恐惧不能解决问题】 人心定,他心就清净,心清净他就生智慧,同样一个道理,灾难频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你要定,你在大灾难里头,你心是定的....
2023-06-18
生根活佛:别把私心当作功劳
无私的心态能够对治今世私利的心毒。比成全更高的境界就是无私。做人不能仅停留在成全这个层面上,成全只是把人扶上马送一程而已,还没有送到位,而无私则是把人送到位。....
2023-06-18
海涛法师:想不要痛苦,只要你有智慧消除无明
因为一个人,学佛就是要去爱,去关心,去承担。我想,这一次来菲律宾,国际媒体都来报水灾,我想,一个修慈悲心的人,我们应该有一个责任感,我想,不分哪里有灾难,那个就是你们的事情。就像说....
2023-06-18
什么是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 菩提心和善心有很大的差别,再大的善心也只能升天,而菩提心是成佛的关键。善心是用物质和精神关怀来解决众生一时的苦恼,而菩提心不仅仅这样,还能解决一切众生究....
2023-06-18
海涛法师:修行为众生,自然具足世间福报和解脱之乐
我们要追求「福慧双修」的快乐,这也是学佛的第三种快乐。 福慧双修是你相信第一种快乐:「世间的快乐」,所以你尽量修福报、断恶修善,你不但不做恶事,而且积极做善事,都回向给....
2023-06-18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十二个字的含义
世间广义的药有三种....
2023-06-18
佛教禅定是什么
《六祖坛经》:何为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 整理:真像寺....
2023-06-18
净土法门:“法喜充满”是什么感觉?
我们佛法一般讲“法喜充满”,轻安就是法喜充满。《论语》里面讲“不亦说乎”,不亦悦乎就是轻安的境界。经典里面也常常有这样的句子,“常生欢喜心”,这都是属于轻安,都是属于功....
2023-06-18
什么是“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佛教讲因果,有一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因为明理成就大智慧,所以不造恶因也就无所谓感召恶果,众生刚好相反,要等到亲自遭受可怕的果....
2023-06-18
三昧水忏的典故
很多人常到寺院拜三昧水忏,其中有多少人了解三昧水忏的典故呢?悟达法师当年做了国师,连皇帝都要向他顶礼,并特别用檀香木做了一张高高大大的座椅供养他。当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礼拜国师的时候,不免使他洋洋得意起来;心想....
2023-06-18
慧律法师: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问:如何忏悔以前的过失? 答:你就记得,佛法不是一直停留在过去,也不是一直在忏悔,业性本空。你跟他讲,重点是从现在做起,而不是一直逗留在以前的回忆。 你就告诉他是一种增....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