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学佛,是否持有正见,问问你身边人都知道了

我所在的单位加上我共有4个人学佛,其他三个是学JK,我们在这里不说谁是邪师,谁是魔,问问身边不学佛的人,他们清楚得很。那天同事来找我,说你学的咋和他们三个不一样呢。他们三个总....
2023-06-18

海涛法师:学会面对死亡,就学会如何好好地活著

◎缘起的法则要以因果相依来解释。‘缘’是‘相依’的意思,‘起’是说‘起源’。这个法则是讲所有宇宙的有为法的存在,都是各种因缘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说法的重要性在于它....
2023-06-18

心经多少字?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是哪个?

  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是哪个?有多少个字?  其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  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  日本通行的汉译本共262字,比中国....
2023-06-18

净土法门: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条件

佛法讲的是心性,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用真心,因为佛法是世尊真诚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我们的心跟他不一样就很难体会到。众生心是妄心,真心里面是清净(píng)等觉,没有丝毫染污....
2023-06-18

香薰灯是否可以用来「供佛」?

香薰灯是否可以用来「供佛」?  有些人说:榴莲、臭豆腐、玫瑰花、橙子等不能用来供佛。我来问一句:这是哪一本佛经说的呢?抑或是你自己认为是那样所以乱说呢?这是不明白佛法所....
2023-06-18

星云大师:求财富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祈求您加持我获得人间的财富。因为在经济重于一切的社会,如果我没有金钱财富,将生活得十分艰苦;甚至想发心做一点善事,也需要一些钱财。因为在物质不可缺....
2023-06-18

放生放对了吗?还是在杀生?

 这几年,放生几乎泛滥成灾,各种各样的放生。放生在佛门的宗旨是护生,它的目的是救命。因为佛法讲众生(píng)等,对众生的生命要给予尊重、敬畏。连生命都不尊重、不敬畏的人,....
2023-06-18

大安法师:如何扩大心量?

信众: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如何扩大心量?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有时因为工作压力而感觉疲厌,有不想帮助人的心态,这算不算退失菩提心,怎么对治?请法师开示。
 ....
2023-06-18

生活当中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  我们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两....
2023-06-18

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

出处: 上传时间:2018-05-15 点击次数: 77 问:请法师开示:对于初学佛者,应该怎么安排较好?虽说念一佛名等于念千佛名,念一部经等于三藏十二部,可是最终修行还是要落到必须有所抉....
2023-06-18

《地藏菩萨本愿经》本身是一部孝经,讲求孝道,孝敬什么呢?

第一,孝顺父母。  在《地藏经》里面婆罗门女和光目女给我们作了榜样,如何孝?孝道如何落实?依圣人,依地藏菩萨给我们作的榜样,要去孝顺父母。 第二,孝顺师僧三宝。  那么孝顺师....
2023-06-18

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心愿

 我们也要明白往生到极乐世界不是去享福的,是去上学的。极乐世界时时刻刻不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老师,菩萨大众全是同学,《弥陀经》说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换言之,证得等....
2023-06-18

寺院只是修行平台,闻思修才是成长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慢慢的有很多人来到寺院里。每个人来到寺院的目的是什么,我想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因为答案的不同,每个人对寺院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2023-06-18

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可以的。诵经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你能持素,有传说诵经者一定不能吃肉,这都是误解,没有根据的。   有高僧大德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意思是....
2023-06-18

众生为什么会轮回?

弟子问:
  众生为什么轮回了?久晃法师答:
  再强调一下我们为什么轮回了。一定要把这个根源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了我们轮回的根源,才能找到我们解脱成就的路数,这是基本的、....
2023-06-18

为什么认为《金刚经》有加持力?

  是因为《金刚经》能增长福德。《金刚经》中,共五次以布施财宝来比喻福德的大小,财布施都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功德大。大家可以这么理解:财布施指身外的财物甚....
2023-06-18

净土法门:佛在哪里?

佛在哪里?佛在心上。真心是佛,妄心是众生。佛没有离开你,你自己离开了。学佛,赶紧回来。本来是佛,释迦牟尼佛说的,不是别人说的。佛教里面讲佛,别人是佛,自己也是佛。佛在哪里?佛....
2023-06-18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据《大般涅槃经》中载:佛临入涅槃前,阿那律尊者请阿难问佛四件事:一、佛灭度之后,佛弟子将依谁而住?二、以何人为师?三、....
2023-06-18

净土法门:疾病与德行

大陆有一位彭大夫,彭鑫,我在光碟上看到他两次的讲演,一次在青岛、一次在唐山,他讲“疾病与德行”,这个题目他讲得好!他说,如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你都能够具备,你就百病不生。他讲....
2023-06-18

看到别人做事情走极端,是否该站出来良言引导?

问题:  我们三宝弟子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同修,待人接物态度比较恶劣,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做事情走极端的时候,我们是否该积极的站出来,好言相劝,良言引导,使其尽量(píng)和,不走偏颇....
2023-06-18

没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没有持长素可否诵经?  可以的。诵经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你能持素,有传说诵经者一定不能吃肉,这都是误解,没有根据的。   有高僧大德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意思....
2023-06-18

佛经是什么?佛经的分类有哪些?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   广义的佛经总称....
2023-06-18

净土法门: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学佛

日常生活要跟佛一样,怎么叫学佛?生活当中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学佛,真修。吃饭,知不知道味道?不知道味道你是木头人,你麻木不仁,你有病了;知道味道你是凡夫,为什么?你分别执着,这个好....
2023-06-18

怎么理解“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应该出自天台宗。   简单说,三千,指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也可以说是指十法界,当然也包括我们眼前的山河大地、亲朋好友等等,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所显现出来的,正....
2023-06-18

做的事情越多,功德福报就越大吗?

做的事情越多,是不是功德福报就越大?   功德福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事大。就是所做的好事越大,功德也越大;所布施的财物越多,功德也越多。   第....
2023-06-18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