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人生:不懂就说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慢”就是“骄傲”。但是,佛经将它分析得比较细,例如“过慢”,“过”是超过的意思,自以为比他人强,觉得很骄傲而瞧不起不如他的人,这就叫做“过慢”。  还有“卑....
2023-08-16
佛学人生:不懂就说不懂!

面对梁武帝的疑问,达摩断然回答说:“无功德”

达摩大师是南印度香至国王的第三个儿子,投般若多罗出家后,精勤修持,深得师父器重。达摩遵从师嘱在本国弘法,成为传法第二十八祖。达摩后来辞别四众弟子,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前往遥....
2023-08-15
面对梁武帝的疑问,达摩断然回答说:“无功德”

达摩点点头说:“慧可,你算得到我禅法的精髓了”

达摩面壁的第九个年头,一天,他召来四位弟子,郑重宣布自己就要启程返回南天竺了。徒弟们一听,含泪挽留。达摩说道:“为师也舍不得离开你们,但是九年前我已答应南天竺国王,在我确定中....
2023-08-15
达摩点点头说:“慧可,你算得到我禅法的精髓了”

《华严经》:法王子弥勒菩萨

一提起弥勒,世人往往想到的是寺院进门处,一尊“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塑像,然而真正的弥勒菩萨,却和人们的印象有着很大区别。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氏。弥勒是姓,....
2023-08-15
《华严经》:法王子弥勒菩萨

《华严经》:“谨要一袈裟之地足矣”

地藏菩萨,梵语音译为乞叉底檗婆(Ksitigarbha),意译为地藏。“地”谓土地,大地;“藏”是含藏,秘藏。皆属譬喻,以喻菩萨的功德。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
2023-08-15
《华严经》:“谨要一袈裟之地足矣”

《华严经》: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中的译名,有好几种:
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如今国人最通....
2023-08-15
《华严经》: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七喻之一:幻想的一座城

“化城”也是著名的法华七喻之一。
很久以前,印度某地有一所宝城,里面的建筑全是由七种非常稀奇珍贵的宝物造成,城中的宝物数不胜数。这个地方虽然好,但前往该地必须耗费很长时....
2023-08-14
《法华经》七喻之一:幻想的一座城

《法华经》:长者因事外出,忽然房屋的角落起了火

很久以前,在印度某个部落有一位长者,他有一所宽阔的住宅。但宅院虽大,只有一个门可供出入。一天,长者因事外出,忽然房屋的角落起了火,顿时烈火熊熊,巨大的建筑物陷入烈火之中。长者....
2023-08-14
《法华经》:长者因事外出,忽然房屋的角落起了火

《华严经》:普贤菩萨

与文殊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据说普贤发过十种广大行愿,要为佛教弘法竭尽心力。所以,他的尊号是“大行”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梵文名音译为三曼多跋....
2023-08-13
《华严经》:普贤菩萨

《华严经》:菩萨上首之一,诸佛之母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记载,文殊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是释迦同时代人。有大慈悲及智慧菩萨的“愿、悲、智、行”,在文殊菩萨身上,“智慧”尤其突出,因此他被人称作....
2023-08-13
《华严经》:菩萨上首之一,诸佛之母

生命的意义在于素食

  生命的意义在于素食   素食跟动物的关系密切吗?食肉这个貌似是人类天经地义的权利到底如何不合理?选择素食对我们自己、对社会、对自然又会有什么样的作用?科学时报记者....
2023-08-13

最好的方法——不杀生!

  最好的方法——不杀生!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肉食动物的存在对于动物解放的伦理学确实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 是否应该对这个事实有所具体回应。假设人类可以把肉食动....
2023-08-13

放生仪轨

放生仪规   按四明礼法师旧文,稍为参酌,使简便易行。后增代彼求愿往生,又增《华严回向品》文结之,意取先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后入毗卢遮那华藏玄门也。又暑天,初次生到,照此式....
2023-08-13
放生仪轨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并....
2023-08-13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

佛陀为之舍身的四句偈子

释迦牟尼成佛前曾在雪山苦行,修菩萨道,名为雪山大士。山中非常清净,有流泉浴池,树林药木,洁白的石头上流着清清的泉水。
释迦牟尼独处其中,采野果为食,静静坐禅,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
2023-08-13
佛陀为之舍身的四句偈子

动物保护:伪善即是大善

  动物保护:伪善即是大善   最(jìn),有大人先生提议设立“动物保护法”,民众反应激烈,大人先生遂慈悲为怀,后退一步,将名称改为“反虐待动物法”。我在某论坛看到,即使名字改....
2023-08-13

动物为什么那么重要

  动物为什么那么重要   野蛮和虐待应被驱逐出文明社会   人类,特别是一些某些宗教组织,常常声称动物是被放逐到地球上,供人类随心所欲地使用的。这种观点可能是人类目....
2023-08-13

一人吃素相当救了1700条生命

  一人吃素相当救了1700条生命   在2003年﹐美国人一年吃掉91.5亿隻动物(不含水产)﹐美国约有2亿7千万人﹐因此每人每年吃掉34隻动物﹐加上鱼虾类则更多。请注意﹐这是2003年的数....
2023-08-13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动物?

  为什么我们要关心动物?  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不必要的受苦不是件好事。动物们,特别是脊椎动物,它们对身体痛苦和情绪压力的感知和人类没有什么不同。也因为这样,我们应该严肃....
2023-08-13

素食能使你心中有自然

  素食能使你心中有自然   素食使人跟食品、植物与自然界产生新的关系。肉食污染了我们的餐饮。不管如何辩解和粉 饰,肉食的主菜毕竟来自血肉淋漓的屠宰场。肉类如不加....
2023-08-13

你要让身体力行

  你要让身体力行   为给人食用而大量饲养动物却不造成它们痛苦是不可能的。即使不用集约法,传统的牧养也 使动物遭受阉割、幼兽与母亲分离、社群破坏、烙印、运往屠宰....
2023-08-13

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让我们看看这条最低底线的涵义是什么。它意味着,除非我们明确知道想买的鸡肉、火鸡肉 、 兔子肉、猪肉、小牛肉、牛肉和蛋类的出处,我们就不要买....
2023-08-13

放生的来源

  放生的来源   以前,印度有位信奉外道的国王,名叫"车金",他喜欢食用新鲜温热的血肉,从而宰杀了数以万计的生命。后来,堕生在地狱,受到各种痛苦。长者阿难向佛陀禀告了这一情....
2023-08-13

研究国际视野之生态文明理论

  研究国际视野之生态文明理论   影响各种思潮的主要有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女性主义、深生太学等等。我们要的是改变和调整理性的宰制性特征,提倡着绿色坏....
2023-08-13
研究国际视野之生态文明理论

如何发挥利他精神

  如何发挥利他精神   本书的核心,在于一项主张:仅仅以某些生物所属的物种为根据,对它们有所歧视,乃是一 种偏见,其不道德无可辩解,一如以种族为根据的歧视乃是不道德与无可....
2023-08-13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