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内容简介 《维摩诘经》可以说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不论是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的禅宗,还是成为现、当代佛教主流的人间佛教,《维摩诘经》中的“心净则佛土净”及“亦....
2023-08-09
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一卷。隋·灌顶撰。收录在《大正藏》第五十册。具称《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略称《智者大师别传》。仁寿元年(601),智顗的首座弟子灌顶因开府柳顾言之问,遂编集见闻成为此传....
2023-08-09
十不二门
湘西不二门 为十种不二法门,为汉传佛教天台宗所立,以显示观心大纲。为天台宗高僧湛然的《十不二门》所讲述,十不二门为相互圆融,一念三千即可领悟十妙。 指天台宗所立十种不....
2023-08-09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
概述 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源于大藏经。简介 大藏....
2023-08-09
大乘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 净土三部中,二卷之佛说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谓之大经。天台谓之大本。玄义分传通记三曰:“大经者无量寿经,三经之中此经广故,对余二经名大经也。天台此经名大....
2023-08-09

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凡百卷(嘉兴藏作一二○卷)。唐总章元年(668)道世( ~683)所著又作法苑珠林传、法苑珠林集。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三册。本书为一切佛经之索引。系道世根据其兄道宣所著之大....
2023-08-09
比丘尼传
宝唱约生於刘宋泰始元年(465)前后,吴郡人,十八岁从建初寺僧祐出家,住庄严寺,遍学经律。天监四年(505)住新安寺,先后帮助僧旻编撰《众经要抄》,助智藏编撰《义林》,助僧朗编撰《....
2023-08-09
佛说末罗王经
简介
大藏经 此经出于《大藏经》第十四册,经集部。译者为宋代居士沮渠京声。原文
佛 《佛说末罗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
大藏经 此经出于《大藏经》第十四册,经集部。译者为宋代居士沮渠京声。原文
佛 《佛说末罗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
2023-08-09

十八空论
内容简介 论内容可分三段,正解释十八空,兼释七真实和十胜智义。 初段,释十八空,先解内、外等前六空说明空体,又解行、非行(有为、无为)等后十二空说明空用。次后说第十三至....
2023-08-09
金光明经玄义
凡二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玄义、光明玄义、光明玄。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就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叙说其玄义,共立释名、出体、....
2023-08-09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1966年韩国在新罗王朝(668-735年)时期的故都庆州市佛国寺释迦塔进行修复过程中,于二层塔身中央的上部一个方洞内,发现了一个丝绢包裹着的8厘米长、直....
2023-08-09

延命观音
延命观音 (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位列第十六)。因能消除咒诅与毒药,使众生能以延年益寿,故称延命观音。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载(大九·五八上):“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
2023-08-09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三十卷,唐释道宣(596~667)撰。道宣认为慧皎《高僧传》中记载梁代的高僧过少,而需要作补辑的工作,于是经过相当时期的收集资料,写....
2023-08-09

佛说见正经
佛说见正经 经名为《佛说见正经》亦名《生死变识经》,共一卷,出自《大正藏》第17卷,为东晋竺昙无兰所译。此经缘起为一名叫见正的比丘,怀疑人死后并没有来世,佛为其说见正经....
2023-08-09

何耶揭唎婆像法
何耶揭唎婆像法佛光大辞典中的 解释: 全一卷。译者佚名。为密教有关马头观音之仪轨。又称贺耶揭哩婆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何耶揭唎婆,为梵语Hayagri^vah! 之....
2023-08-09
律二十二明了论
【律二十二明了论】 一卷。弗陀多罗多造,陈·真谛译。简称《明了论》或《了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全书主要系以二十二首偈颂,列出律藏中的名目,并以散文体解....
2023-08-09
彰所知论
作者: 八思巴(1235或1239~1280)。 元朝第一代帝师,学者。吐蕃萨斯迦人。本名罗古罗思监藏(bLo-gros-rgyal-mtshan=hPhags-pa),八思巴(又译八合思巴、发思巴,意为“圣者”)是尊称。....
2023-08-09
释摩诃衍论
凡十卷。印度龙树菩萨造,姚秦筏提摩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释书,一般略称释论。文前先说造论之旨趣,次举论之差别,将一代诸论总分为十类,大乘起信论摄....
2023-08-09
护命放生轨仪法
佛学典籍,一卷。唐·义净撰。又称《护命放生仪轨》、《放生仪轨法》(书名中之‘轨仪’,亦有作‘仪轨’者)。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叙说为爱虫命而作的放生器之制法....
2023-08-09
佛说佛名经
简介
佛说佛名经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佛说佛名经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
2023-08-09

翻译名义集
翻译名义集 佛教辞书 南宋平江(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景德寺僧法云编。7卷,64篇。 系将散见于各经论中的梵文名字分类解释、编集而成,另有别行本在《阅藏知津》中作14卷,明代....
2023-08-09

明觉禅师语录
凡六卷。宋代僧雪窦重显(980~1052)撰,惟盖竺等编。又作雪窦明觉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包括:卷一之苏州洞庭翠峰禅寺、明州雪窦山资圣禅寺之上堂语、小参等;卷....
2023-08-09
七知经
七知经 闻如是。佛游于舍卫只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告诸比丘。 有七法道弟子。现世安隐和悦多行。精进法观令习得荆何谓七法。一知法。二....
2023-08-0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介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
2023-08-09

第一义法胜经
佛教术语,全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系世尊以佛教之观点,为光明炬仙人解说众生自何处生、有关劫烧之火焰、众生前世与今世之关系、众生之意义等四....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