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门论
《正观论》,印度佛教论书 。又称《中观论》或《中论》,与《十二门论》、《百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古印度龙树著,青目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4卷。系印度中观派对....
2023-08-09
大丈夫论
(梵Maha^-purusa-s/a^stra) 二卷。提婆罗菩萨造,北凉·道泰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册。今仅存汉译本。梵本及藏译本均未发现。全书分成二十九品,旨在赞叹劝说由悲心而....
2023-08-09
随相论
佛学术语,全一卷,或二卷。印度德慧法师(梵Gun!amati ,求那摩底)作,南朝陈代真谛译。又称求那摩底随相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乃为破外道之我执而作。内容详解俱舍释论....
2023-08-09
思惟略要法
(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先明形疾轻微,心病深重,次明四无量观法,白骨观法,观佛三昧法,法身观法,十方诸观法,观无量寿佛法,诸法实相观法,法华三昧观法。....
2023-08-09
金色童子因缘经
佛学典籍,经名,十二卷,赵宋惟净译。说佛灭后有大商主子身有金色光,名金色童子。阿难教化之之因缘。....
2023-08-09
贤愚经
贤愚经 《贤愚经》是很特殊的一部佛典,其虽名为“经”,但实际上是一部“佛教故事集”。全书共分十三卷、六十九品(节),也就是说共讲了六十九个故事。实际上其包括的故事更多,....
2023-08-09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伽阿跋多罗宝经书 《楞伽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经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梵文的音译,其中“楞伽”指山名,“阿跋多罗”是“入”的意....
2023-08-09

三法度论
三卷。东晋·僧伽提婆译。据《出三藏记集》卷十所载,本论作者为世贤(刊本误作山贤)。本书又名《三法度经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系以三种分类法阐述四阿含的要义....
2023-08-09
成实论
成实论是一本佛教论书。古印度诃梨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6卷(一作14卷或20卷)。成实即成就四谛之意。为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诸法实有”理论,提倡“人法二空”,弘扬苦、....
2023-08-09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俱留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随佛及比丘僧。异道人须卑。谤佛无....
2023-08-09
四分律
四分律,凡六十卷。 。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于长安(410~412)。原为印度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所传之戒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册。又称昙无德律、四分律藏。全书之内容....
2023-08-09
三无性论
【三无性论】 (梵Try-asvabha^va-prakaran!a) 二卷。陈·真谛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为《显扬圣教论》〈成无性品〉释论部分的异译本;或说是《无相论》的一....
2023-08-09
佛说大三摩惹经
简介
佛说大三摩惹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长阿含大会经同本。具体内容 如是我闻。一时....
佛说大三摩惹经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 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长阿含大会经同本。具体内容 如是我闻。一时....
2023-08-09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宝箧印塔 具名: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箧,坚固不坏,故云樱简介 全称《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
2023-08-09

中观论疏
中观论疏 十卷或二十卷。唐·嘉祥大师吉藏著。略称《中论疏》。收在《大正藏》第四十二册。系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中论》(龙树造,青目释)四卷的注释。作者吉藏为三论宗之....
2023-08-09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梵名S/ata -pan~ca^s/atakastotra 。全一卷。摩咥里利制吒造,唐代义净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书中以一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开元释教录卷九....
2023-08-09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
佛经名,佛说婆罗门避死经,后汉安息沙门安世高译,佛经全文: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有四婆罗门仙人。精进修善法五通。常恐畏死....
2023-08-09
部执异论
佛学典籍,全一卷。印度世友菩萨造,陈·真谛译。又作部异宗论。说一切有部论书之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内容叙述小乘二十部之分出及其教义。与异部宗轮论为同本异译。....
2023-08-09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全一卷。元代怀则撰述。又作佛心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说明天台宗所传佛心赢性具性恶’之法,并破斥禅家之‘教外别传,见性成佛’、相宗之定性二乘、性宗之无佛性等....
2023-08-09
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梵文:Amitāyurdhyāna-sūtra,为净土宗五经之一。本经是释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于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
2023-08-09

入定不定印经
佛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
2023-08-09
佛说法华三昧经
【法华三昧经】
佛说法华三昧经 (一)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乃佛为罗阅王之女利行宣说法华三昧之行法。叙述罗阅只城耆阇崛山中....
佛说法华三昧经 (一)全一卷。 智严译于刘宋元嘉四年(427)。收于大正藏第九册。本经乃佛为罗阅王之女利行宣说法华三昧之行法。叙述罗阅只城耆阇崛山中....
2023-08-09

七曜星辰别行法
【七曜星辰别行法】书名。一卷。唐·一行撰。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密教杂密仪轨中之星宿法。全书所载系从昴星到文星等三十星宿之图像及其祭法。所谓三十星宿,系....
2023-08-09
方便心论
《方便心论》,古因明著作,梵文:Upāya-Kau?alya-h?daya ?āstra,后魏吉迦夜和昙曜译为汉文。共分四品。有关本论之作者,宋、元、明三本均谓龙树所造,然高丽本及诸经录则未载作....
2023-08-09
无垢贤女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舍婆提城只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荆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善得心解脱。善得慧....
2023-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