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简介 若不曾见十八亿恒河沙诸佛如来,不能书写如是法门。 若不曾见九十亿恒河沙诸如来者,不能闻此法门。 若人曾见百千亿如来者,闻此法门不生诽谤。 若有曾....
2023-08-09
龙施女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佛陀游维耶离奈氏树园,须福长者之女龙施,遥见佛之相好,因发菩提心,修菩萨行。魔遂化形其父,诱修小乘罗汉,龙施不为所动。魔....
2023-08-09
十住断结经
《十住断结经》,全称《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大乘佛教典籍。其为姚秦竺佛念翻译。 经中讲述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照十方界,东方执志通慧菩萨,与五万菩萨相距。其中有最....
2023-08-09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论书,相传为古印度马鸣著,南朝梁真谛译,一卷;唐代实叉难陀重译,作2卷;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
2023-08-09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
2023-08-09

七处三观经
佛学术语,典籍,北本涅槃经对众生之分类譬喻,谓众生有七种。该经卷三十二载,第一人入水,以不习浮,故入水即溺;譬如一阐提,入生死河即没。第二人虽没还出,出已还没;譬如人天乘将进而....
2023-08-09
十二因缘经
佛教典籍,全一卷。吴·支谦译。叙述十二因缘之经,为研究十二因缘之重要资料。又称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闻城十二因缘经、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思惟十二因缘经。收于大....
2023-08-09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跋佛云:“吾言如蜜,中边皆甜。”又云:“治世语言,皆即实相。”故三祖不难至道而嫌拣择有以也。今时人喜玄,一大藏教,凡入理深谈,竞互传....
2023-08-09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佛经名,略名《观普贤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说观念普贤菩萨而忏悔六根之罪之法。是与法华经之普贤劝发品相表里。故定....
2023-08-09

毗婆尸佛经
《毗婆尸佛经》,佛教经典,收录于《大正新修大藏经·阿含部》第三部。宋法天译,共2卷。简介 该经成立应该是在《佛说七佛经》成书之后。该经典是谈过去七佛的五部经典之....
2023-08-09
大爱道比丘尼经
简介 《大爱道比丘尼经》出于大正藏律部二四册(第九四五页中--九五九页上)、译者失传 ,北凉时录。这是一部叙述比丘尼祖师大爱道出家因缘的经典。内容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上 ....
2023-08-09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 《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是法藏晚年写的一部贤首宗的观法著作。 据他说是备寻三藏教典而集成的。此观的义旨和法藏的其他著作一....
2023-08-09

四人出现世间经
【四人出现世间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佛陀为波斯匿王说明世间之先丑后妙、先妙后丑、先丑后丑、先妙后妙等四种人形成之前因....
2023-08-09
庐山记
珂珞版印本:庐山记(一册全) 封面及书名页题“四库全书所收守山阁丛书残本、日本大正刊大藏经所收大谷大学藏本及元禄十年刊本合教本”书题:“宋陈舜俞庐山记合教本”、“重....
2023-08-09

二谛义
书名。三卷。隋·吉藏撰。又称《二谛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就三论宗教义中之枢要二谛义,分大意(上卷)、释名(中卷)、相即义、体、绝名、摄法、同异(下卷)等七科加....
2023-08-09
弥勒下生经
简介
弥勒佛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古来....
弥勒佛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古来....
2023-08-09

唯识了义灯
佛学典籍,书名,唯识三个疏之一。具名成唯识论了义灯,七卷,唐淄州大师慧沼作。显慈恩之正义,而斥圆测之异义。....
2023-08-09
苦阴经
佛经名,佛经全文: 佛说苦阴经 失译人名今附后汉录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彼时诸比丘。中后聚论皆悉会。少有所因。彼时有诸异道异学。中后....
2023-08-09
大乘玄论
八科 (1)二谛义 立标大意、释名等十重,以阐明真俗二谛之义。二谛说是南北朝佛教界普遍论及的问题,吉藏就此发挥了独特的见解。其内容与吉藏的另一作品《二谛章》三卷(j....
2023-08-09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
2023-08-09
续传灯录
三十六卷,目录三卷,明代僧人居顶撰。居顶(?-1404),字圆极(一作元极),浙江黄岩人,曾任职僧录司讲经,有《居顶文集》等传世。本书编撰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意在承续北宋《景德传灯....
2023-08-09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中国北周时代印度耶舍崛多译。是叙述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功德的经典,属于早期密教的事部法。它是《金刚大道场经》十万偈颂中的一品。如本经....
2023-08-09
大法鼓经
大法鼓经梵文 (梵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藏Rna-bo-chehimdo其中n和h下面有一点)二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在《大正藏》第九册。内容记述如来常住一乘真实之....
2023-08-09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所属 乾隆大藏经——小乘阿含部书名 三 归 五 戒慈 心 厌 离 功 德 经[1]作者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真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佛为阿那邸长者说....
2023-08-09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观无量寿佛经》,为净土宗五经之一。本经是释尊在摩羯陀国王舍城东北方耆阇崛山(别名灵鹫山),于千二百五十人之声闻众和三万二千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