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这几点需注意,功德无量无边!
广结善缘,感恩有您点点“关注”吧!此文字数“一千四百余字”阅读时长预计需要4分钟!欢迎转发、评论、分享!南无阿弥陀佛!
在一次不经意间,翻阅到了一篇文章,什么文章呢?就是老和尚开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之中,大致的书写了老和尚对于在家居士,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去修行,如何去断恶的一些问答开示。
在这篇文章之中,有一段话老和尚和居士的对话,个人觉得非常好。而这段话也是针对在家学佛修行之人,日常生活中对修行的一些注意事项。
有一居士问老和尚:“我们在家居士,因俗事缠绕,如何好好修行?”
老和尚反问说:“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你搞清楚了吗?”
居士说:“为了成佛,为了解脱生死,离苦得乐。”
老和尚笑而不语,对所在听法的大众说:“学佛之人,世间诸事,无不是排在第二;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了脱生死大事。”
老和尚继续说,虽然其他事情都是排在第二,但对于修行或多或少都有影响。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该如何去修行?其实需要注意事项也有很多,但这一切注意事项皆离不开“五戒十善”。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五戒十善”,因此在日常生活之中的细节之处,需要时刻做好观照自心和反省。并且详细地讲述了日常生活之中,在家修行者需要注意的三个事项。来自一位老和尚的告诫: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一、少发脾气;
老和尚所说的,第一个在家修行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少发脾气”。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家都会遇到种种事情和烦恼。这些事情和烦恼,往往也是导致自己“发脾气”的根源所在。而一个人修行的好和不好,关键也是看脾气是否有着改变。
若一个人的脾气没有改变,那么在日常生活之中,无论如何修行,也是白费。在佛门中讲“修行是修心”,而发脾气亦属于“嗔心”。若不能让嗔心有所改变,那么行善了,也会随着嗔心而得不到福报。因此嗔心,必须要注意,不能让嗔心坏了功德。所以,日常生活之中,切记“少发脾气”。
二、少管闲事;
老和尚所说的,第二个在家修行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少管闲事”。佛教讲“因果”,正所谓有因必有果,如当下众生所遇到的一切,皆可称之为“因缘果报”。因此,祖师大德时常劝诫我们“要顺受善恶诸业障”。
而少管闲事,就是让自己知晓“什么事情是自己的,什么事情不是自己的。”就如当下修行来讲,在家修行本来就是烦恼多、事情多,自己都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内心。若你还有心情,去管一些“闲事”,那么就会让内心难以清净。因此而被烦恼折磨,甚至于被烦恼打断你的学佛之路。所以,“少管闲事”,要注意!
三、少说多做;
老和尚所说的,第三个在家修行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少说多做”。在家修行之人,遇到他人做错了事,说错了话,需要知晓“观照、反省”。若不能注意“观照、反省”,那么也就容易受到“他人和外在利益的影响”。
举一个非常普遍的案例来说,就如当下很多的学佛之人,往往才开始学佛,就喜欢问东问西。如“如何能够开悟、我现在修行到了什么境界”等等!但这些问题,问得再多,他人也不会告诉你,你能否开悟,你当下修行境界是如何?所以,收起这颗问东问西之心,发心精进学修,那么自然能够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以上,就是老和尚对在家修行者,提出的三个注意事项。学佛都知道,乃是学修诸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而并非找个靠山。因此,在生活之中,就必须用一颗慈悲心去学修,用一颗精进不疑之心去修行。如此,才能让自己的诸多坏习性和毛病,一一剔除,让心清净无比。
凡人本是尘间物,心有不甘而顿悟。
问缘能有几分福,禅来禅去皆是空。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