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学佛之后,这四个征兆,将会提前出现!你有吗?
学佛之后,是否会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变化?是否会如传言所说,学佛之后慢慢的就出家了,就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当然传言归传言,学佛之后具体有何表现,这跟发心至关重要。你学佛的初发心是对的,那么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好。如若发心不对或是有目的性的去选择学佛,那么所出现的征兆自然也就不一样。
《涅槃经》云;“有信而无解者,增长无明;有解而无信者,增长邪见;信与解圆通,方为行之本。”信佛但对诸多经藏或是佛所说的种种佛理不解,这没事,但若只懂其意,却不懂去行,那么这就是大事了。所以佛教常说“信、愿、行”,乃是作为一个拥有正信的佛弟子不能或缺的。学佛之后,所出现的几个征兆,你有吗?
一、越来越知“行善”的乐趣。
俗话讲;“找对一个方向,就能从中寻找到其趣味。”这就如同,培养兴趣爱好一样。有人喜欢运动,喜欢打篮球,也有人喜欢独处,喜欢阅读。行善亦是如此,常年行善之人,往往一天不做善事,不行善举都会变得难受。这已然是从行善之中寻找到了乐趣,行善也早已成为了他的家常便饭。
在佛教中讲行善能得善果,作恶能得恶果。行善不仅是在种下善因,还能让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行善有哪些好处?很多很多,如打开慈悲之心,从行善之中让自己欢喜。这种种无一不是利己的好处。如果你在学佛之后,越来越知“行善”的乐趣。那么你在学佛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远。
二、“心量”越来越宽。
古德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说的不仅仅是诸佛菩萨,还有我们自己。为何?因为我们能学佛,就代表已经种下了成佛的种子,在无量劫中早晚有一天能够修成佛。学佛之后,亦会发现我们心量变得越来越宽。以前可能因一点不顺,因一点口角就暴跳如雷。但在学佛之后,这种行为越来越少,这就是“心量”越来越宽的诸多表现之一,也是代表着你学佛越来越好。
三、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
在佛教中讲,“火烧功德林”。你越是发脾气,就越会烧毁自身功德。而在学佛之后,越是懂得克制,其发脾气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这就代表着,学佛学得很好,通过克制发脾气的次数,心量也就慢慢地打开了。俗话讲“脾气越大,福气越少。”懂得克制脾气,福报自然也就越来越大。通过学佛之后,脾气慢慢变好,发脾气的次数自然也就减少了。无论是在生活中与人相处,还是处理大小事宜皆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越来越有“智慧”。
何谓智慧,有人说是“智商”,也有人说是“情商”,还有人说是“聪明才智”。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是智慧呢?其实就是生活,让生活越来越好,让心离烦恼越来越远。佛教中所讲的智慧,亦是由“般若”翻译而来。《大乘义章》中云:“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
六祖慧能禅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何处?就在生活之中,就在为人处世之中。《妙法莲法华经义疏》云:“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学佛之后,越来越有智慧,这亦代表着你离烦恼越来越远。在为人处世,在生活之中亦能越来越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