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七喻的内容

时间:2023-04-25

法华七喻的内容

  借着浅显的譬喻来阐述深奥的真理,是《法华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法华经》之所以被推崇为“诸经中最具文学价值的经典”的原因。全经二十八品中,可以说处处使用譬喻,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即一般所称的“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

  又作三车喻,出自《譬喻品第三》。譬喻家宅遭遇大火,幼儿仍在宅中游玩,不知脱离危险,长者乃施设方便,告诉幼儿门外有他们所期望的羊车、鹿车、牛车,借以诱出门外,遂共乘大白牛车脱离火宅。此譬喻中,火宅比喻三界,谓三界为五浊、八苦等苦恼所聚,无法安住;幼儿比喻众生,谓众生贪着三界,耽于享乐的生活,不知处境的危险;长者比喻佛,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

二、穷子喻

  出自《信解品第四》。穷子为长者之子,年幼便流离失所,不知自己的出身,后辗转浪迹至长者家,见府第豪贵,心生恐惧,欲疾走而去,长者一见便识,设施种种方法,收为嗣子,以令其自觉。以此比喻佛对自认为声闻者施设种种方便,增上其心,转为菩萨之自觉。

三、药草喻

  出自《药草喻品第五》。譬喻诸药草种类有别,名色各异,虽同受一雨所泽,然因根、茎、枝、叶之别,大、小诸树各称性而长,以致各有差别。比喻众生根性各异亦复如是,佛陀随众生品类,以教化众生千差万别的智性,治愈其病惑,令证入菩提。

四、化城喻

  出自《化城喻品第七》。譬喻有旅行者,本欲行至五百由旬之宝处(真实之悟界),然于中途因疲惫而休止;其时,领导者即在三百由旬处假现化城(方便之悟界),借此诱导旅行者抵达宝处。比喻佛为引导众生入一佛乘,而以方便说三乘法。

五、衣珠喻

  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譬喻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时彼亲友因官事必须远行,即以无价宝珠系其衣内而去,其人醉卧,毫不觉知。其后,为求衣食故,备受艰苦,直至亲友告知赠珠之事,生活遂得改善无缺。比喻众生本自具足佛性,却迷而不悟,遂致流转生死,饱尝痛苦,如能一念觉悟,便得解脱。

六、髻珠喻

  出白《安乐行品第十四》。譬喻转轮圣王将覆藏在发髻中的宝珠解开,给予功臣观看。比喻如来说《法华经》,开权显实,给予二乘亦必成佛之证明。

七、医子喻

  出自《如来寿量品第十六》。譬喻孩童不知毒药而狂吞,其父给予妙药医治。然因孩子丧失神智,不肯服药,父亲遂借故外出旅行,并假称已客死途中,以唤醒孩子神智,进而服药病愈。比喻如来为救被错误及邪恶思想所迷惑的众生,而说《法华经》,并且为让众生心生渴仰恋慕之心,因而进入涅槃。

RECENT POSTS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德清招待胡顺庵的,是他平常所用的极为简单的饭菜。平时吃惯大鱼大肉的兵备大人的肠胃,此时以燕麦、野茶来调和一下,倒也是可以一去油腥。所以,胡兵备觉得十分新鲜、清爽。胡顺庵...
2025-01-19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冒雪向雁门关而去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东林寺文宣部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赴市心乐颜不变,蒙...
2025-01-19
阿弥陀佛之化身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人不能没有朋友,与朋友交往要带一点侠义之气。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为朋友两勒插刀、毁家输难,至少能偶而吃一点亏,让朋友多得一些利益,或是多担当一些责任,都不要太介意。如果对朋友...
2025-01-19
一日禅:交友应带侠气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德清上少室山、拜初祖、历游洛阳、伏牛山,最后至五台居留、开悟的日子里,他并不知道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雪浪,正在到处追随他的足迹。因为德清在五台山清苦的生活和雪浪沿途的艰辛...
2025-01-18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聚与散都有缘分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舍卫国,佛法的光辉普照大地,佛陀在此驻锡,引领众生走向解脱之路。彼时,尊者舍利弗秉持着慈悲济世的宏愿,昼夜不停地以天眼洞察世间,寻觅那些与佛法有缘、应当被度...
2025-01-18
狗身五百世,一朝遇佛缘:均提沙弥的前世今生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德清天天读经,时时与自己所悟境界相对照,时间长了,连做梦也在参佛道。德清所梦到的文殊菩萨在金刚窟大般若寺中,倚卧状上,妙峰法师在左首待候,德清即上前参拜,并...
2025-01-17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一天夜里,梦到了文殊菩萨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安心入梦乡,如舟泊静港,悠然自得;快乐品佳肴,似蜂采甜香,满心欢畅;欢喜展笑颜,犹花绽春日,明媚生光;健康行世事,若树沐朝阳,茁壮成长。此四者,乃人生之瑰宝,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2025-01-16
你知道人生四宝吗?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为何会陷入焦虑的漩涡?皆因那心中所求与手头所拥,宛如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才华似流星划过夜空,璀璨却短暂,难以承载那浩瀚如海的野心;存款犹如沙滩上的城堡,面对风险之潮,轻易便被...
2025-01-16
一日禅:对治焦虑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观人易如反掌,尤其是那些瑕疵与不足,在旁观的视角下似乎昭然若揭。然而,反观自我,却仿佛雾里看花,难上加难。我们所见的他人,不过是心灵镜像中的投射,是主观认知的剪影。 将过多的...
2025-01-16
人一定要看清自己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西元一五七四年,德清二十九岁,他先上燕京西面的香山游。在这里经过汪伯玉、汪仲淹兄弟的介绍,他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像王凤州、王麟州兄弟以及南海欧桢伯等许多名士。大家对这个年...
2025-01-16
「故事」高僧憨山大师:“傲气”的小僧

网站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