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什么是“般若”?
般若是《金刚经》的精髓,但般若这个词不好翻译,因为它包含了很多涵义。
鸠摩罗什大师当初翻译这个词时,没有把它翻译成智慧,而是用的音译。就像涅槃一样,有些人把涅槃翻译成寂灭、灭度、无为,都不合适,所以就索性用音译了。
音译之后,再进行解释,有很多用汉字说不清的内容,都是这样翻译的。
那麽,“般若”跟智慧有什么不同呢?般若确实是智慧,但它是出世间智慧,而汉语中的智慧其实是一种世间法的智慧,是凡夫世俗的智慧。
般若不是凡俗的智慧,而是解脱的智慧,也就是佛陀说的“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的那种智慧。
因为过去的上师教弟子时,都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弟子说不同的法,般若就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到了哪个层次,就会明白哪个层次的含义。
佛陀就是因为众生的不同根器,才讲不同的法。
但是般若不好学,对于下根之人,佛陀会教一些简单的方法,如唸佛、诵经、礼拜、供养等等;如果能碰上根器好一些的人,就教一些禅定法门,等慢慢修得有智慧了,才能修般若。
《金刚经》中写道“传播四句偈子的功德,胜过用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宝供养三世诸佛。”
因为,解脱靠的不是供养,不是珍宝,而是般若。明白真理,才能对治烦恼,才能解除迷惑,心外的东西,不能让心清明。
没有智慧时,还是会认假为真,把一时的不顺心当成真的,为它焦虑,为它痛苦,为它做出很多不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知道眼前的一切,都会很快过去,不生执著的话,就会拥有当下的世界,安详而且知足。这时,才会了无牵挂。
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一点,遇到烦恼时,就拚命压抑自己,像压皮球那样,把烦恼压着忍着,一遇事就会松懈,一松懈就会发作。
其实,处理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看透它。当你看透它时,你就不会被它欺骗。你看透它,就会知道它是虚幻的,是一只纸老虎,不值得害怕。
你发现自己的缺点和毛病时,用般若智慧去观照它,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当欲望消除时,它们就会消失。人无求时,就无所畏惧了,就能坦然地面对命运给予的一切,也能自主地选择,这就是自由。
所以,即使没有将般若融入生命,也可以用般若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烦恼是虚幻的,不会永恆,很快就会消失,让自己放鬆下来,只要不害怕、不慌乱,它就控制不了你,你就不会做出错乱的行为。
运用世俗智慧掌控情绪,靠忍;而运用般若智慧掌控情绪,是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