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传递的智慧:是否成就的三个标准,智慧、慈悲、行为
佛家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就的标准有三个:
第一,智慧
真正的佛家追求的是智慧,认可的是了义智慧,也就是《金刚经》中的正见,缘起性空,般若正见。这是佛的不共智慧,外道没有。
除了正见之外的智慧,佛家之外也有,但只有般若正见,是佛家独有的智慧。
《金刚经》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说,上升到无为法的层面之前,一切善法皆是佛法,大家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相同之处。而《金刚经》的伟大,就是承载了佛家的正见。
第二,慈悲
佛家之外也有慈悲,而且有些还更加慈悲,有非常伟大的传统,同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文奇观。
所以,在慈悲这个层面,有些佛家之外其实一点都不逊于佛家,甚至在许多方面更为博大,非常值得我们敬重,我想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点。
第三,行为
与慈悲一样,佛家不是唯一注重行为的,有些佛家之外甚至更为注重行为,在做着很多利众的事情。
所以,智慧、慈悲、行为,三者中只有般若正见这方面,佛家超越了其他。
慈悲和行为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慈悲和行为,人们甚至不在乎正见,更不会在乎证量,不会在乎成就的大小,不会追问证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明心见性?因为行为已经告诉了世界,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正见不重要。相反,正见很重要,因为正见在指导行为,有正见才能破除贪欲执着,才能消解小我,才能证得佛家真正的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有正见,才有正确的行为。
所以,强调正见的目的,主要还是因为看重行为。
“大悲当大度”,慈悲的“悲”,也就是度众。
我们经常说度众,什么叫度众?度众就是把自己的正见、慈悲和某种善行,传递给世界,改变自己,然后影响别人。
无论改变自己,还是影响别人,都是从正见、慈悲和善行三方面入手的,三者缺一不可。
缺了任何一项,另外两项都会失去意义,比如没有智慧的慈悲行为,或者有智慧有慈悲但没有行为,结果都是没有意义。
《金刚经》说,菩萨利众的同时,知道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大智,是了义之智,不执着。
当一个人同时拥有智慧和慈悲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对“福报”二字不在乎了。当一个人仍然在做着利众的事情,但他不是为了得到福报而行善的时候,这远比相信善有善报更伟大。
如果他觉得有名誉、感激、回报在等着他,所以他才行善,那这样的行善纯粹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而不是为了善本身,性质就变了。
当然,每个人的缘起不一样,心境不一样,行为的性质也会不一样。当一个人为自己的善良标好价值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是曾经受过伤,然后一时间没有了纯粹行善的勇气而已。
因缘际会,无论目的和动机怎样,行善总是好的,这样就很好,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