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佛陀在竹林精舍,舍利弗和目犍连向他走来
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的6、7年,当时还是悉达多太子的佛陀离家出走,去寻求觉悟。
那个时候,佛陀曾经见到过频毗沙罗王,并且频毗沙罗王和佛陀相约,说如果佛陀成就了正等觉,那么他就邀请佛陀到自己的国家,也就是摩揭陀。
所以,佛陀成佛后前往摩揭陀,履约这个约定。当然,此时的佛陀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希望能够得到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支持。
当频毗沙罗王看到佛陀的弟子众多,而且弟子当众有许多人早已成名,比如迦叶三兄弟,还有很多弟子的年龄比佛陀的年龄还要大,频毗沙罗王大为惊讶。
频毗沙罗王请佛陀说法,非常喜悦。
频毗沙罗王想起王舍城内,有一片非常美丽的竹林,名字叫加兰陀,非常幽静,他就打算在这里建造一座房子,来供养佛陀。佛陀欣然接受,而竹林精舍就是史上的第一座寺院。
就这样,佛陀就带着1000多名弟子,从此过上了集体休闲的生活。
随着佛陀的名声越来越大,他又收获了两位重要的弟子,一个是舍利佛,一个是目犍连。当时这两个弟子都是已经成名的修行者,名声很大,而且博学多文,都是当时的大婆罗门。
他们各自都拥有自己的修行团体,每个人都有上百名弟子,所以自恃很高。他们对然听说了佛陀的名声,但是内心并不以为然,对佛陀刚开始时候并没有特殊的尊敬。
有一天,舍利佛在王舍城的街上,看到了佛陀的弟子,正好在托钵乞食。舍利佛的心里一动,因为这个佛陀的弟子非常安详,非常庄严,目光低垂,这给人感觉很不一样。
舍利弗就在旁边安静的等着,看对方乞食完毕,才上前请安问好。然后舍利弗问:“你跟随谁出家?老师是谁?通晓什么法?”
只听对方非常谦虚地说,他出家不久,他是佛头最早的五弟子之一,还没有能力详尽的说法,只能简单的表述。
“诸法是从因生。如果说明白了它们的因,也就说明白了它们的灭。”
舍利弗非常聪明,他马上就领悟到,世间万物有生必有灭。他意识到,这是遇到了前所未见的真理,他的烦恼在瞬间消失。他连忙跑回去告诉了目犍连,因为他们二人有约定,谁先得到不死的智慧,就要告知对方。
舍利弗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目犍连,目犍连在瞬间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悟。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人,带着各自的弟子,到竹林精舍拜见佛托。佛陀远远看见这二人走来,就对身边的众比丘讲:“这里走来的两位朋友将成为我的大弟子。”
经过一番深入交谈以后,舍利弗和目犍连皈依为佛陀的弟子,佛陀很喜欢他们,对他们的评价也非常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