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智慧,不懂拒绝的人,需要“戒”的力量
《金刚经》发起于乞食,代表以般若为食。意思是众生不要离开般若,就好像离不开吃饭一样。
所以发起于乞食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一种隐喻,就是把般若作为不可远离的一种食物,安住自性的时候,就是以般若为食。
但即使以般若为食,也要脚踏实地,所以佛陀总是赤脚行路,脚踏实地,持戒修福,注重威仪。
为什么在乞食和吃饭的时候,要有很多的规定?因为“戒后方有定”,持戒才有定。
戒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拒绝”,拒绝那些能让心产生痛苦烦恼,让心堕落的东西。
第二是“坚守”,坚守那些能得定得慧的东西。
也就是说,戒,就是守住该守的,拒绝该拒绝的。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不仅仅要调心,也要会拒绝。
当一个人拥有选择的智慧时,他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留;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时候该停;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该拒绝。
这就是戒,知道取什么,舍什么。没有戒的人,往往没有选择的智慧,不知道该坚守什么,该拒绝什么,这样会把自己活得很糟糕。
所以,佛陀在弟子们还没有选择的智慧时,就制定了很多规矩,目的不是为了束缚,而是在各个方面保护弟子,让弟子不要失去戒、定、慧,尽量远离一些恶缘。
因为有些人的智慧,不足以让他自主心灵,这时,他就需要戒的力量。
当戒的力量,足以让一个人拒绝欲望,选择智慧的时候,他就会升华。
相反,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心灵的控制力,没有拒绝的力量,他就会遭受打击,甚至堕落。
升华和堕落,是选择,这说起来很容易,但在红尘中历练时,要经历很多挫折、很多坎坷、很多失败,才会明白这个道理,才会慢慢读懂自己的心,明白自己的缺陷。
但有些人不行,道理可能他也懂,但就是做不到。所以这样的人,才更应该修行,更应该持戒。戒是在你不懂得如何拒绝的情况下,帮你立起的一堵墙,可以挡风遮雨。
比如佛陀着衣、吃饭、洗脚的过程,都在严格遵循规定,同时也在显示一种流动变化的空性。所以,佛陀无论在动中,还是在静中,心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光明境。
有人问他,他就讲一些东西;没有人问他,他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他无心无事。
很多人也会经常叩问自己的心,看看自己的心能不能如如不动,能不能把持得住,会不会时时翻起波涛,会不会时时生起念头。
其实他们不怕念起,怕的是觉迟,因为警觉非常重要。只要有了警觉,念头起了也没关系,因为自己不会随念头而去,那就有心灵有了自主力。
没有智慧的人,是不懂得如何对治念头的,他们要么抗拒它,要么与它纠缠不休,要么迎合它,但这些做法都会让人迷失,迷失就容易堕落,因为迷失的时候,人是远离觉悟的。
但这些问题佛陀都不用再问,因为他已经没有这个问题了,他已经消除了所有的分别心,也就没有什么远离不远离,也无所谓迷失还是觉悟,他已经没有疑惑,因此他如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