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问佛陀:“为何说六入,也是以如来藏真如为本体呢?”(上)
阿难问佛陀:“为何说六入,也是以如来藏真如为本体呢?”
佛陀说,如果眼睛瞪视虚空太久,发生疲劳,就会看见虚空里狂花乱飞。实际上,此种现象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动所成。
眼根凭借明、暗两种虚幻的现象,而吸收相应的境相,便产生了见的性能。但此性能离开明、暗两种现象,并没有固定的自体。
这样,应当知道,此性能不是从明、暗来,也不由眼根而出,更不是虚空自已生出,为什么呢?
假如它是从明而来,暗时就应该当即消灭,也就应看不见暗。但实际上,明和暗是可以同时看到的。
假如它是从暗而来,明时就应该当即消灭。但实际上,也并非如此。
假如此性能是从眼根产生,必然就没有明、暗。这样看来,此能见之精,本来就没有自性。
假如此见精是从虚空产生,既然可以看见境相,反转回来也就应该可以看见自己的眼睛。其次,如果此“见”的性能真的是从虚空产生,也应是虚空自己在看,与自己的眼根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眼入是虚妄暂有的现象,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非无因自生的自然之性。
譬如有人用手指很快地塞住两只耳朵,久之就会使耳朵疲劳,头脑中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
实际上,耳朵因疲劳所发出的声音,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动所成。耳根凭借动、静两种虚幻的现象,吸受相应的境相,便产生了闻听的功能。此功能离开动、静两种现象,毕竟没有固定的自体。
因此,应当知道,这闻听的功能不是从动、静来,也不由耳根而出,更不是虚空自己产生出来,为什么呢?
假如此功能是从静止而来,则面对运动的境相时,就应该听不到声音。
假如此功能是从运动而来,则面对静止的境相时,就应该感觉不到静境。现在,耳朵动来闻动,静来闻静,可见它不是从动、静中来。
假如此功能是从耳根产生,可是耳根并没有储备动、静两种境相。如此看来,此闻听的功能本来就是没有自性的。
假如此闻听的功能是从虚空产生,但是,虚空既然具有能闻功能,就不应该再称之为虚空。再者,虚空既然自己听闻,那么,此闻听功能与耳入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应当知道,耳入只是虚妄暂有的现象,既不属于因缘所生,也非无因自生的自然之性。
譬如有人急速抽缩鼻子,抽缩久了而使鼻子疲劳,就会产生冷气冲入的感觉。
因为有了这种感触,便分别出了鼻子的通、塞与虚、实,以及香、臭等气味。实际上,鼻子因疲劳而产生的感触,都是菩提心一念妄动所成。鼻根凭借通、塞两种虚幻的现象而吸受相应的境相,便产生了嗅闻的功能。
此功能若离开通、塞两种现象,毕竟没有固定的自体。应当知道,嗅闻的功能不是从通、塞来,也不是由鼻根而生,更不是虚空自己产生,为什么呢?
假若此功能是因畅通而来,鼻孔阻塞时,感知的功能应该消失,为何仍旧能知晓鼻孔阻塞呢?
假如此功能是因阻塞鼻孔而来,鼻孔畅通时,感知的功能就应该随之消失,为何仍旧能辨别香、臭等感受呢?
假如此功能是从鼻根生出,可鼻根并没有储存通、塞两种现象。这样看来,嗅觉的性能本来就是没有自性的。
假如此功能是由虚空所生,它就应当能嗅到自己的鼻子。即便如此,这仍旧是虚空自己有嗅觉,与自己的鼻子又有什么相干呢?
因此,应当知道,鼻入只是虚妄暂有的现象。既不属于因缘所成,也非无因自生的自然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