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翻译佛经,为什么提出“五不翻”原则?
玄奘大师取经归来之后,就开始了佛经的翻译工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这两个字,很明显就是直接用汉语来表达的,但“般若波罗蜜多”这几个字,却是用的音译,为什么一部经的名字,要同时采用两种翻译方式呢?
其实这事远没那么简单。
最起码站在玄奘大师的角度,站在鸠摩罗什的角度,无论这两个人跟这部 《心经》的关系到底怎么样,但是在他们当时翻译的过程当中,他们的考虑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们知道,佛经翻译,是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庞大的文化交流工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印度的经典被翻译成了汉语。
把来自于梵文的专业名词,翻译成汉语里的一些名词,这样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比较容易接受。
玄奘大师的翻译,开创了中国翻译史的新时代。
他的翻译数量之大,难度之高,权威之坚,流传之广,罕见齐平。当然,他不能凭—己之力来翻译数量如此庞大的佛经,所以,他把各种角色有机地组合起来,分工细化,明集体合作。
玄奘大师在翻译领域里特别了不起,他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何为五不翻呢?就是在五种情况下,采用音译,而不用意译。
第一,秘密故不翻。
比如咒语,有些人甚至还经常会念诵咒语,这是一种学习佛文化的方法。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思就是“哦,莲花里的珍宝啊”。
但是一般就翻成唵嘛呢叭咪吽,而不用意译的方法,因为这里头有一些秘密的、神秘的含义,所以秘密故不翻。
第二,多义故不翻。
一个梵文的名词,如果对应汉语有好几种意思,怎么翻?不好翻,所以干脆音译,这就叫多义故不翻。
第三,此无故不翻。
在印度的某一个名词,它表达的那种东西,在中国没有。比如阎浮树,这是一种树,这种树只产于印度,中国没有,但我们又不能把它翻成樟树,也不能把它翻成是柳树,所以就音译翻成阎浮树。
第四,顺古故不翻。
在玄奘大师以前,佛经翻译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几百年,古人一直都那么翻译的,大家用惯了,那也就不再改变了。
第五,生善故不翻。
比如般若,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般若,为什么不直接翻译为智慧呢?因为般若的意义高于一般的智慧,它不是普通的智慧。
用般若,能够使人生发出向善向上之心,并旦还能够使人对般若产生一种更高的敬意,所以叫生善故不翻。
比如现在的国际歌力 ,“英特纳雄耐你就一定要实现”,如果今天把它改成“国际主义就一定要实现”,总觉得不大对,还不如用“英特纳雄耐尔”。这里边就符合了生善故、顺古故、此无故、秘密故。
玄奘大师的“五不翻”非常重要,在阅读佛经的时候,不妨把它记在心里。碰到一个专有名词的时候 ,脑子里就会跳出玄奘大师的“五不翻”的理论,是会有所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