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智慧:不见自己的人,就像一个捧着金碗的乞丐
慧海法师到江西参见马祖,马祖问:“你从哪儿来?”
慧海答道:“从越州大云寺来。”
马祖又问:“来此干什么?”
慧海答:“来求佛法。”
马祖说:“自己的宝藏不顾,抛家乱走干什么!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求什么佛法?!”
慧海就向马祖礼拜,问道:“哪个是我慧海的宝藏?”
马祖说:“如今问我的人,就是你自己的宝藏,一切具备,绝不缺少,你可以自在地使用,为何还向外寻找?”
慧海一听,当下省悟,识见自己的本心。
——
很多人以为只有金钱、权力、名誉才能使人快乐,但佛认为,“精神空虚为最不幸,内在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富有。”
只有实现真我,成就质朴无华的人性,每一个人所固有的天性,才是光明的宝藏。
柏拉图说:“没有一件人间俗事,值得我们为它牵肠挂肚。”
一个人越致力于外部世界,对自身的关照就越少。精神外移,心性散乱,将使其丧失心灵的宁静。而这种心灵的宁静、内心的完满,才是追寻永恒幸福最根本的品质。
芸芸众生的自性是完美的,是生命的自然品质,也是我们唯一的财富。
王阳明有两句诗:“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我们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宝藏,这无穷无尽的宝藏就是自性本心,它是这世界上最完美无缺的宝物。
但有人却偏偏忽略了它,偏偏抛弃了它,就像一个捧着金碗要饭的乞丐,不见自己呀。
契仲是日本明治时代的禅宗大师,曾在京都东福寺当主管。有一天,京都新到任的总督来拜访他,在门外向侍者送上写有“京都总督北垣”的名片。
结果,契仲看了名片说:“我跟这个家伙没有瓜葛,我不认识他,也不想见他!”
于是,侍者送还了名片。
北垣诚恳地说:“大师不肯见我,那是我的错。”随即挥笔将“京都总督”四个字抹掉,并谦虚地请侍者再去通报。
大师看了抹掉头衔的名片,笑道:“噢,是北垣啊,请他进来吧!”
两人在禅堂里促膝谈心,就像一对相识已久的老朋友。
——
人最大的无知是对自己的无知。
生命最内在的品质是自身的佛性,它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生命是一种最内在的东西,当世俗污染了纯净的心灵,真实的本性随之迷失,那么,虚假的替代品就产生了。
就好像成人牙齿掉落后,要镶嵌上假牙,有一种叫“自我”的东西,也取代了我们的真实本性,这种感觉就像是“老虎不在家,猴子称霸王”。
自我是虚假的,它有很多的名片。因为失去了真实的本性,所以才必须画饼充饥,于是,人们追逐着名誉、金钱......
但虚假的东西永远不是真实的,无法代替,所以,我们好像永远无法满足。
人们总是不失时机地炫耀自己,即便自己无能,也要炫耀老爸如何有钱,或是自己祖上如何如何。
其实,除了自己真实的生命,没有什么别的可炫耀的,它是才是唯一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