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只提出一个问题,却一口气说出64种文字
太子悉达多,也就是未来的佛陀,小时候的生活非常优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当太子到了7、8岁的时候,开始上学,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对他产生了很深厚的影响。这其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又都充满了神话的色彩,我们不妨把它当作有趣的故事,来加以了解。
前一篇文章我们提到了,毗奢婆蜜多罗是佛陀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悉达多在众多仆人的陪伴下,前呼后拥的去上学,佛经里对他用的文具,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比如他的写字板,佛经里叫“书板”,类似我们今天的小黑板,做笔记本用的。因为古印度那个年代还不大使用纸张,人们都是写在石板上或者木板上,写完以后就可以擦掉。
但是悉达多太子的写字板,是用“牛头檀香”做的,据说这是檀香木里面最好的一种。而且,写字板“纯用七宝,庄严四缘”,就是四边装饰着各种各样的宝石。还以种种特殊妙相图,雕刻在写字板的背后。
据说,当时师生一相见。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时彼大师毗奢蜜多,遥见太子威德力大,不能自禁,遂使其身,从座忽起,曲身顶礼于太子足。礼拜起已,四面顾视,生大羞惭。”
太子的老师毗奢婆蜜多罗,远远的看到走过来的太子悉达多,非常威严,以至于他都控制不了自己,居然从座位上一下子站起来,屈身弯腰跪下,顶礼于太子之足。要知道,亲吻对方脚的这种的礼仪,是最高的礼仪,更不必说是老师向学生来行这种礼。
礼拜好了以后,老师站起来,四处看看觉得很尴尬,内心非常的羞愧。要知道,太子刚一进入学堂,连老师都不能承受他的光辉和威力,这还怎么上课?果然,接下来上课又出了状况,悉达多主动问老师:
“老师,您是想教我哪种文字呢?梵文呢、还是怯卢虱底文呢、还是布湿迦罗沙利文呢、还是安迦文呢、还是文伽文呢、还是摩揭陀文呢、还是孟迦利耶文呢、还是安古利耶文呢、还是舍迦利文呢、还是婆罗摩婆利文呢、还是波卢瑟文呢、还是达罗毗荼文呢…”
佛陀这一个问题,竟然一下说出了六十四种文字!老师一听直接就晕了,心说:一个才7、8岁的孩子,一下子就说出了这么多种语言和文字,什么意思?那岂不是就是说他其实都会了吗?
于是,老师就赶紧念诵了一句:“奇妙啊,这个孩子天性纯洁,而顺应世俗,他已经通晓一切学科,居然还来到学堂。”老师对这个学生由衷的赞叹起来。
太子悉达多除了在文武两方面,都超越同龄的孩子以外,还有一个特点:
“太子性安重,行少而心宿,心栖高胜境,不染于荣华。”
就是说太子的天性非常的稳重而安详,他的样子是一个少年,心智却像一个老人,心思完全在那些高妙殊胜的学说上,虽然从小富养,但是他一点都不受沾染,兴趣、爱好都不在享乐上面。
按理说,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优点,然而对于太子的父亲净饭王却不是。对于净饭王来讲,这种情况反而让他担心,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悉达多太奇怪,如此的少年老成,对荣华富贵如此的淡漠,对那些高妙的权利一点也不感兴趣。
这隐隐约约让净饭王感到担忧,他在想:“与众不同的悉达多,今后到底会怎么样呢?他未来的人生会走向何方呢?”这个疑虑在净饭王的心中越来越大。不过随着希达多太子年龄的增长,情况好像出现了变化。
悉达多太子到了12岁的时候,开始变得:
“种种技能,遍皆涉猎,即通达矣,随顺时间,悦目适心,纵情放荡,驰逐声色”。
太子已经广泛涉猎了各种各样的技能,而且已经掌握通达,于是呢,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超凡脱俗,而是像一般的贵公子一样,开始追逐于各种声色。这样的孩子在现在的父母看来,肯定要急坏了,但当时在净饭王看来,似乎倒是好事。
因为在这个父亲看来,如果悉达多太子这样成长下去,他聪明,学习能力又强,那么在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技能之后,又享受到人间的所有声色,他肯定就会留在人间,会像他一样当一个非常好的统治者,去享受所有。
不过,这只是悉达多太子12岁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悉达多的行为越来越表现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