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团内部的各种问题,佛陀是怎么面对的呢?
随着佛陀的僧团日益壮大,跟随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但是出家绝对不意味着只要成了佛陀的弟子,穿上了袈裟,就变得清净完美。
在僧团当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实际上还不如一般世俗之人,所以也经常发生各种纠纷。面对这样的情况,佛陀是怎么处理和面对的呢?
这里有一个故事:须提那是家里的独子,并且已经结婚成家,他想出家却得不到家人的同意,于是他就绝食数天,态度非常坚定地想出家。最后家人没办法,父母也只好同意。
于是,须提那向佛陀发愿出家,佛陀听完他的事后非常感动。
出家以后,须提那修行也非常的精进,在僧团里面,他是表现相当突出的一个。后来发生了大饥荒,比丘们就没有地方去乞食了,须提那就带着大家回到了他富庶的家乡。
须提那的父母知道儿子回来,非常的开心,就叫他回到家里来一次,因为须提那和僧团一起住在村外。
须提那很犹豫,因为出家了就不应该再住回家里,但是呢,他又想到佛陀,不是也曾经回到过自己的家乡,去探望亲人吗?
而且他想到,回去以后可以劝说父母施舍更多的食物,这样他就能够来帮助其他的比丘们。
于是,须提那就回家了,然而他却忘记了,他的修为怎么可以和佛陀相比呢?他的定力怎么能够和佛陀相比呢?回家以后,须提那的父母为了能有孙子可以传宗接代,就做了非常巧妙的安排。
须提那终于没有能够抵抗住,最后犯了戒。
虽然他事后主动承认自己犯戒,也深表忏悔,但是大错已然铸成,佛陀非常严厉地斥责了须提那,又对众人说道:
“受戒有十大利益:第一可使众生和睦,第二可接纳僧众,第三可降伏恶人,第四可使忏悔者安乐,第五可消除现世的烦闷,第六可消除未来的烦闷,第七可使不幸者幸福,第八可使信者进步,第九可使法永住,第十可使清净之心永住。”
触犯了戒律,就不能同住,必须逐出僧团。须提那后来也真的就回家了,恢复了世俗生活。
这是史上制定戒律的最初姻缘,佛陀制定出根本大戒以后,仍然还是有不少弟子守不住。比如须提那突破了最后的底线,他的罪是不能回头的,不能弥补的。
而比丘尼的戒律就更多了,有350条,并且佛陀还规定,每半个月要布萨诵戒一次。就是每半个月要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诵读戒律,希望大家能够牢牢的记住,以便遵照实行。
戒律的出现,正是僧团面临的各种考验,甚至是危机的一种反应。比如佛陀在世时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堂弟提婆达多引起的。
提婆达多与佛陀之间的矛盾,绝不是个人恩怨。
提婆达多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威望很高的人。但提婆达多从不向佛陀行礼,而且还和外道的关系非常好,佛陀就很生气,所以很早就认为提婆达多这个人心不好,恶性。
提婆达多也干脆和佛陀对着干,立了五条规矩:
他们吃乳酪,我们不吃,因为乳酪是用牛奶做的,我们吃饱了小牛就吃不饱了。
他们吃鱼肉,我们不吃,因为这里面有杀生的问题。
他们吃盐,我们不吃,因为盐里面有很多尘土。
他们的袈裟是把布剪成一块一块的,一条一条的,再缝起来,这不是把布截短了吗?我们不,我们就用整块的布,这样不损害织布人的劳动成果。
他们住在精舍里,我们就住在一般的农庄房子里,因为有很多施主让我们住在他们的家里,那我们就住在他们的家里,为什么一定要住在寺庙里呢?这样不是拒绝了施主的施舍吗?
以上就是提婆达多的五法,这五项理由在今天很多人看来,好像很有道理啊,他对自己的要求比释迦摩尼对自己和僧众的要求更高,更严格,然而问题没那么简单。
提婆达多提出的这五法,正是反映了僧团内部的激烈矛盾,在下一篇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