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递的智慧,“不知道” 是证悟之旅的起点
佛陀在菩提树下获得智慧之后,他并没有立即去说法,而是进入丛林中闭关了七个星期,思考了几个问题:
是否应该将自己所证得的正觉了悟,传达给人们?如果要传授,又该如何传授?
我寻获了甘露般甜美的法,
甚深,寂静,远离散乱,光明且非缘起,
我所要教导的任何人,都无法了解,
因此,我应该寂静无声地安住在森林中。
七个星期之后,天人们前来请佛陀分享他的证悟,佛陀接受了。当佛陀到鹿野苑附近的森林时,之前和他一起修苦行的五位同伴之一,看到佛陀前来,就马上飞奔回去。
他告诉其他四位同伴:“我看到一个很像悉达多的人,到了咱们的森林附近。”
于是他们五个人私下商议,最后决定:“我们不会再把他当成是老师一样款待他,就算他到了这裡,我们也不站起来致意,因为他放弃苦行之道,我们对他不再心怀敬意了。”
话虽如此,但是当他们看到佛陀时,就完全忘了自己的决定,马上起立致意。其中一个人立即去盛水,好让佛陀清洗双手和双脚,一个人拿来了板凳请佛陀上座,另一人则接过佛陀的钵。
他们都理所当然地服侍佛陀,因为佛陀所展现的威仪,强烈到让人无法抗拒。
就这样,佛陀温和地接受了他们的供养,对待他们一如往昔,他说:“我的朋友啊,我已经达成目标了,我已经悟道了,因此我想要跟你们分享。”
然而,那五个人半信半疑,于是发问:“你不是破了苦行誓戒吗?”佛陀以充满了力量和威严的声音答道:“我的兄弟啊,一个追寻正觉之道的人,应该避免并摒弃两种极端。”
第一种是沉迷于享乐之中,欲望就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对于当下永不知足,也不能欣赏、感恩当下。
第二种是过度的苦行,佛陀在正觉里发现了中道,这条修道上,没有享乐和苦行的纷扰,是一条达到正觉的道路。
接下来,这五位同伴之一的侨陈如,向佛陀提出了很多问题。就这样,佛陀首次在鹿野苑开始了说法,他谈到了人们欲求不满的状态和原因,以及痛苦可以结束和灭除痛苦的方法。
其实佛陀刚证悟的时候,认为传授给世人是徒劳无功的,但接下来的45年里他却一直在这样做。
佛陀尝试以各种方式,根据对方不同的根器所需,教导他人无法教导的境界。因为佛陀在证悟之前,一样有过厌倦虚幻生命的经历,所以他更懂得世人寻找实相的渴求。
佛陀证悟的旅程,并不是从对某种信仰产生强烈的信心而开始,也不是突然遇到了某个大师生起仰慕之心,然后踏上这趟特别的旅程。
佛陀追寻真相,并不是从“哦,我知道”这种想法开始,而是始于“哦,我不知道。”他明白自己并不了解,如果他是以“我了解一切”开始这趟旅程,那就没有什么好找寻了。
所以,当佛陀还是悉达多王子时,他看到了病人、老人、尸首和瑜伽行者,于是他说:“这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对生命和世界一无所知,我想要了解更多,我想要知道真相。”
这就是佛陀开始证悟之旅的起点。